《銀河鐵道之夜》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曾給宮崎駿帶來創作靈感

宮崎駿的《千與千尋》我看過很多遍,印象深刻的那趟列車,總會引起我無盡的遐想。千尋和她的小夥伴們下車,來迎接他們的那盞小黃燈,一跳一跳地給他們照亮前面的路。這一幕在我的腦海裡也記憶了很久,每次重看,依然覺得好新奇。如果我也能坐一次這樣的列車,來一次美麗而夢幻的旅程,是不是會很美好呢?

《銀河鐵道之夜》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曾給宮崎駿帶來創作靈感

《千與千尋》裡的電車,在海面上行駛。

對於動畫或童話,人們傾向於認為更適合孩子,因為會給孩子帶來歡樂。可是成年人也應該擁有,因為好的童話是可以治癒人心的。

後來我發現,這趟美麗的列車,也出現在《銀河鐵道之夜》。我每閱讀一次,故事裡的主角就會帶著我經歷一次旅程,每一次都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銀河鐵道之夜》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曾給宮崎駿帶來創作靈感

《銀河鐵道之夜》充滿夢幻的列車之旅。

在一次採訪中,宮崎駿曾經說過,《千與千尋》中,列車的創作是《銀河鐵道之夜》帶來的靈感,作者宮澤賢治也始終是引導他方向的那個人。

宮澤賢治,是日本昭和時代早期的詩人、童話作家、農業指導家、教育家、作詞家。也是名虔誠的佛教徒與社會活動家。

宮澤賢治生於日本生於日本東北部花捲市,那是一個貧窮寒冷的地方。他生於富裕的商人之家,卻目睹農民的悲慘生活,常常有著矛盾的心境;他所信奉的宗教,讓他心懷悲天憫人之情,也常因不被理解而痛苦。他的一生都以自我犧牲的方式去付出,最後辛勞過度,不幸早逝。

《銀河鐵道之夜》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曾給宮崎駿帶來創作靈感

宮澤賢治

宮澤賢治的作品在他逝世後,才被人們熟知,這一篇《銀河鐵道之夜》是他的代表作。短短的故事,卻隱含了豐富的內涵。我跟隨著主角,在這一趟鐵道之旅,看見了主角的內在變化和成長。

(一)成長,是在接受現實之後,才開始的。

整個故事,分三個階段:現實→夢境→現實。講述了一個叫做喬萬尼的小男孩因為孤獨,跑到山上睡著了。夢裡坐上了前往銀河世界的列車。在車上他和好朋友一起經歷了一段美好的旅程,也遇到了很多人。可是最後,只有他回到了現實之中。

走進銀河鐵道之旅前,喬萬尼是孤獨的。因為父親常年外出捕魚,人們謠傳是做了壞事被捕了。喬萬尼受盡了嘲笑。因為要照顧媽媽,他需要工作賺錢,沒有時間與其他孩子一起玩,他漸漸獨來獨往。也因為自尊,他即使很想和小夥伴一起玩,也不願主動靠近。

除了康帕內拉,唯一一個不會嘲笑他的好友。喬萬尼渴望他能夠陪伴自己,可是當見到他和其他人玩得開心,喬萬尼感覺到更加孤寂。

《銀河鐵道之夜》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曾給宮崎駿帶來創作靈感

喬萬尼孤獨地走在大街上。

銀河鐵道之旅,不是喬萬尼一個人的旅程,因為康帕內拉也在列車上。從銀河站上車,到北十字和普利奧辛海岸、天鵝站……,他們曾下車,遇到挖化石的學者;也在車上,遇到其他乘客:捕鳥人、青年大學生、姐弟倆、燈塔守護人。

《銀河鐵道之夜》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曾給宮崎駿帶來創作靈感

在車上看著窗外美麗的風景

列車上,在喬萬尼與康帕內拉的互動中,有著前後心境的變化:

他們一起聊著看到的風景,遇到的奇特的事情。在捕鳥人上車之後,給他們大雁腿吃。喬萬尼感覺像糖果。剛好康帕內拉問到:“這不是鳥,只是一般的糖果吧。”喬萬尼也是同樣的感受,“看來兩人考慮的事情果然是一樣的”。在喬萬尼的心裡,康帕內拉就像他的知己,懂他的好友。

後來,有一對姐弟上了車,姐姐和他們聊了起來。但喬萬尼感覺康帕內拉和她聊得很開心,開始在一邊生悶氣。連那位姐姐後來和他聊天,他也不理不睬。“啊,真的沒有可以和我一起前往天涯海角的人嗎?就連康帕內拉現在都和那樣的女孩子那麼開心地聊著天,我真的很痛苦啊!”此刻他的表現,跟他在現實生活時很像,看到康帕內拉和小夥伴吹著口哨走了,他痛苦地奔跑,直接跑到了山坡上。此時的喬萬尼,不知是因為自尊心,還是對好友的佔有慾,他不能接受和自己一起玩耍的好友,和其他人太過親密,忽略自己。

《銀河鐵道之夜》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曾給宮崎駿帶來創作靈感

喬萬尼與康帕內拉一起坐在車上

車窗外的風景不斷變化,喬萬尼的心情愉悅了起來,開心地加入了孩子們的聊天。當姐弟要下車,喬萬尼請求他們不要下車。在這裡,他們有了一段爭論。他跟姐弟倆的信仰不一樣,所以下車的選擇也不一樣。喬萬尼忍者淚水,氣呼呼地接受了離別。喬萬尼對旁邊人的不理睬並沒有持續很久,很快就和其他人重新聊天了。這也是他接納他人的開始,但最終還是因為需要離別而傷心。

所有人都下車了,康帕內拉陪他坐到了最後一站。喬萬尼說:“康帕內拉,又只剩下我們兩個人了,不管天涯海角,我們都一起去吧!”康帕內拉沒有正面地回答他,而是看到原處的媽媽,直接消失了。喬萬尼拍著胸膛,放聲大哭。喬萬尼的痛哭,是他與不再能夠陪伴自己的好友的告別。

《銀河鐵道之夜》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曾給宮崎駿帶來創作靈感

大哭的喬萬尼,在山坡的草叢中醒了過來,重新回到了現實。

現實的結局,康帕內拉為了救人,落水了。他的爸爸在河邊焦急地等待救人結果。喬萬尼心情急切。他覺得康帕內拉已經永遠留在了遙遠的銀河那頭了。

與康帕內拉的爸爸打過招呼之後,喬萬尼知道爸爸快要回來了,他跑著回家告訴媽媽,再也沒有回頭。他接受了康帕內拉已經離開的事實,在那段特別的旅程結束之後,故事對於他孤獨的悲傷描寫,淡了好多。“再也沒有回頭”是他接受現實後的最後行動。不回頭,向前走。

每個人的人生,其實都是自己在走。如果不能接受這個現實,人是會痛苦的。但如果接受了這個現實,人生會走得更加輕盈一些。不管接不接受,現實都是一樣的,但人的心境卻不一樣。

《銀河鐵道之夜》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曾給宮崎駿帶來創作靈感

對於喬萬尼和康帕內拉的原型,有著很多不同的解釋。這兩個名字是意大利人的名字。意大利哲學家托馬索.康帕內拉,幼年時的名字是焦班.多米尼克.康帕內拉,對宮澤賢治有著很深的影響。

宮澤賢治的一生是孤獨的,他有一個妹妹,在他寫《銀河鐵道之夜》的前兩年逝世了。這位妹妹是唯一理解他的人。她的逝世,讓他非常痛苦。他也有過曾經很要好的朋友,但最後卻因為宗教信仰的不同,而最終決裂了。

有人說喬萬尼寫的是作者自己,康帕內拉就是他的妹妹、他們朋友,也可能是他的另一個自我。

不管人物角色所隱喻的人是誰,這個故事對於作者來說,都是一個從痛恨孤獨到接受接受孤獨的一個過程。人生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成長的過程,想法總會隨著年齡的改變而改變。自己的選擇,總不會讓每一個人都認同。

《銀河鐵道之夜》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曾給宮崎駿帶來創作靈感

《銀河鐵道之夜》是一篇永未完成之作,因為在作者逝世前,仍然在修改中,尚未定稿。未定稿的手稿,總共有四個版本。這些版本有著不同的結局。我看的版本的結局是主角夢醒,重新回到了現實。夢裡在車上遇見康帕內拉時,他的上衣是溼漉漉的。回到現實中,康帕內拉因為救人在水裡消失了。

故事因為未完稿,內容也是有缺失的。在銀河旅程中,他們看到每一個星座的形狀,到了“半人馬星座”的時候,卻缺失了一整頁。在故事的開端,現實中正在進行著“半人馬星座祭”,正是喬萬尼坐在的小城的活動。

作者也許還未能完全接受現實中的悲劇,寫到這一段時,把這一頁一再修改。也許他的內心變化過程仍在進行中,就像書中的主角一樣。成長是一生的過程,是從學會接受孤獨的現實之後,慢慢開始的。

(二)找到自己的幸福定義

人生的成長,不僅要接納現實的自我和人生,也會逐漸形成屬於自己的信念。

《銀河鐵道之夜》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曾給宮崎駿帶來創作靈感

幸福信念,為人生找到出口。

故事裡,角色多次提出一個疑問“什麼是幸福呢?”

第一次是康帕內拉突然說:“媽媽會原諒我的吧?”“只要媽媽真的能夠幸福,我什麼事都會做。可是,對媽媽來說到底什麼才是最幸福的事呢?”

在車上剛見到康帕內拉的時候,喬萬尼發現臉色發青。故事描寫“溼淋淋黑色上衣”讓我心中一沉。他對媽媽幸福的追問,是擔心自己因為救人而離開,會讓媽媽傷心吧。

但康帕內拉最後像下了決定一樣:“要是真的做了一件很好的事,就是至高無上的幸福吧。我想媽媽是會原諒我的。”

經過一個美麗的小島,康帕內拉的臉頰紅得彷彿紅蘋果,散發美麗的光彩。

《銀河鐵道之夜》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曾給宮崎駿帶來創作靈感

列車經過美麗的小島

第二次對幸福的討論,是一個年輕大學生帶著兩姐弟上車之後。燈塔看守人也加入了討論:“我不懂什麼叫做幸福。可是啊,不管多麼令人痛苦的事,只要它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不管是上高山,還是下陡坡,都是在一步步接近真正的幸福。”

青年大學生和兩姐弟,遭遇災難,把生的機會留給了他人,接受了自己的結局,沒有怨恨。善良的人是會得到善待的。討論結束,姐弟倆睡著了,本赤著腳的弟弟,不知何時穿上了一雙潔白柔軟的靴子。

第三次討論,在其他人都下車之後,喬萬尼問康帕內拉:“真正的幸福到底是什麼呢?”康帕內拉沒有回答他,但此刻的喬萬尼已經領悟到了自己的幸福。他想像小女孩講述的故事“蠍子”一樣,“燃燒自己,造福他人” 。想到這裡,他的胸中彷彿升起了熱氣“我們一定要振作起來!就算在那巨大的黑暗之中我也不會害怕,我一定要找到眾人的真正幸福。”

《銀河鐵道之夜》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曾給宮崎駿帶來創作靈感

列車遠去:真正的幸福是什麼呢?

從提出疑慮,到尋找到答案;從低落失意,到生髮出新的生命力;從恐懼孤獨,到不畏懼黑暗。喬萬尼的銀河鐵道之夜旅程,也是他的成長之旅,更是作者去探尋思想和精神的旅行。

意識到人生的意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對幸福定義的探索,更是人類的追求。喬萬尼在旅程結束之後,給出了自己的答案。而作者,對幸福定義的終極解答,也體現在他的作品裡,體現在他的行動上。

“東邊有孩子生病,就去看護照顧;西邊有母親勞累,就去幫她扛起稻束;南邊有人垂危,就去告訴他莫要怕;北邊有爭吵或衝突,就去說這很無聊請停止。”這句詩歌就是作者的寫照。

但幸福的定義,對每一個人來說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清楚,有的人一輩子都不明瞭,而更多的人,是在人生的成長過程中磕磕碰碰地領悟到的。

對於讀者來說,跟隨作者的故事,來一次精神的旅行,得到到領悟,也只能是屬於自己的。然而這種領悟,也是無比珍貴的。

《銀河鐵道之夜》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曾給宮崎駿帶來創作靈感

最後的話

《銀河鐵道之夜》這個故事有著強烈的真實感,讓人不知不覺就融入其中。閱讀過程中,美麗的景色真實地浮現眼前,跟隨著主角,情緒低落或者情緒愉快。

作者宮澤賢治的一生是短暫的,他對身邊的人,或來或走,感受是痛苦的,對自己的選擇不被理解,是孤獨的。他對幸福的定義一遍遍地拷問,唯有找到自己的幸福方式,他才能更堅強。

孤獨的人生路,沒有人會從開始,一直陪伴到最後。找到自己人生的幸福定義,是不斷成長的過程,也是不斷完滿的過程。

《銀河鐵道之夜》對孩子來說,是一個美麗的童話,可以看到美麗的星空。但對於成年人來說,不僅僅只有美。還有思考與觸動。我在閱讀過程中,像是經歷了一次一樣的美麗旅途,也像是在思想的煉獄裡走了一遭。成長也是一個不斷自我蛻變的過程,痛苦過後,會是一個更堅強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