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鳴鄉羅溪村:群眾心中最棒的“騎手”

在鹿鳴鄉羅溪村,有這樣一個人。每天騎著摩托車行駛在脫貧攻堅的路上,雖然摔倒擦傷是常事,但他是羅溪村民心中最棒的“騎手”!大家親切地稱呼他為“小高”,提到他都紛紛豎起大拇指。

鹿鳴鄉羅溪村:群眾心中最棒的“騎手”

2018年3月,高仟被雲南省氣象局派駐到祥雲縣羅溪村擔任駐村扶貧工作隊長,面對陌生環境,作為工作隊員的他迅速進入角色,開始瞭解熟悉村情民情,遍訪建檔立卡貧困戶。

鹿鳴鄉羅溪村:群眾心中最棒的“騎手”

“高隊長,下午你們要去走訪畢德邦戶,還是等我們村上的開完會回來騎摩托帶你去吧,他家路最遠,不好走。”村主任楊加滿說。“沒事的,你們忙你們的,村裡這點路沒問題,我們沿著村組路走進去。”高仟和工作隊員信心滿滿地出發了。直到吃晚飯時他們才拖著痠疼的腳回到村委會,地理條件差,交通不便不僅制約了羅溪村發展,也嚴重影響了工作隊開展扶貧工作。

鹿鳴鄉羅溪村:群眾心中最棒的“騎手”

為了方便入戶、及時解決群眾難題,氣象局工作隊兩人自費湊錢買了輛摩托,兩年來,他們騎著摩托訪遍了羅溪村4個小組、田間地頭、村組巷道,幾乎跑遍了羅溪村所有村民的家。

羅溪村4組建檔立卡貧困戶畢雲俊戶,戶主畢雲俊有精神疾病,妻子的精神狀態偶爾也不太正常,女兒已外嫁到雄裡坡村,兒子常年在外處於失聯狀態。老兩口一有什麼事電話馬上就打來工作隊手機上,來電時間不分早晚,“給是工作隊,我家電視放不出來啦,快來幫我修修。”清晨6點,畢雲俊打電話到工作隊手機上。工作隊兩人一到畢雲俊家就開始看線路,爬上屋頂檢查接收器,修好後兩人又向畢雲俊宣傳了廁所革命的政策“阿叔,今年建廁所的補助標準已經下了,你家可以補到2200元,要在今年4月底前建好,所以要抓緊時間開工啦。”

鹿鳴鄉羅溪村:群眾心中最棒的“騎手”

為補齊影響群眾生活方面的短板,高仟和同事一遍遍挨家挨戶走訪,一邊向村民宣傳黨的惠民政策,一邊竭力為村民解難事做實事。

鹿鳴鄉羅溪村:群眾心中最棒的“騎手”

“我們每天走田埂、騎摩托,宣傳便民政策、動員發展產業,晚上還要彙總白天發現的短板問題確實很辛苦,但是兩年多來,看著曾經騎車難行的陡坡硬化成了水泥路,村集體的致富產業探索了一種又一種,村裡橘子越種越多,村民的生活一天天變好,我覺得值了。”高仟笑著說。

鹿鳴鄉羅溪村:群眾心中最棒的“騎手”

“我們的駐村工作隊員,每次有什麼困難都衝在最前面。前不久的疫情防控是這樣,他們每天早早的就守在監測點,現在我們橘子賣不出去,他們又騎著小摩托,到種植戶家裡統計數量,在微信朋友圈幫我們推銷,還向單位發佈了愛心購買沃柑倡議書。”羅溪村支書茶學聰高興地說。

鹿鳴鄉羅溪村:群眾心中最棒的“騎手”

脫貧不是終點,而是奮鬥的新起點。挨戶走訪,融入群眾,助力脫貧,是相同的使命感,讓高仟和小夥伴一頭紮根貧困的山區,用愛和熱情譜寫無悔青春。“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的關鍵時期,我要做的,就是騎上我的小摩托,繼續走家串戶,記錄下每一條意見,做好每一件小事。”羅溪村駐村工作隊員高仟在筆記本上寫道。


圖文作者 通訊員唐亞玲 王彥楠

責任編輯 楊仕宇

圖文審核 胡林果

圖文總審 劉永春

講好祥雲故事 傳播祥雲聲音

祥雲時訊 與你同行

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媒體地址

龍溪小區308號(縣融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