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暴力,為何總存在我們身邊?

這幾周在看一部日劇,叫做《3年A班》。這部劇講述了某高中三年A班全體學生被老師柊一颯綁架後,共同尋找同班同學自殺真相的故事。在劇中顯示出了在極端情形下人性的惡。對於劇中自殺的同學,她的同學在她還未自殺前對她進行了一定校園暴力,在某種程度上給這個女生造成了心理陰影。看完這部劇,我不由得想起高中時發生在班級的校園暴力。

校園暴力,為何總存在我們身邊?

(圖源百度百科)

高二剛開學,學校要收取書本費用。一個人大概20元,班裡大約有45個人。錢雖然不多,但是得防有心之人偷取,所以班長十分小心。

隨著人數的增加,收的金額越來越多,班長開始頭疼,因為自己沒有好地方拿來放錢。而體育課又不得不要下樓活動,於是班長和她的同桌商量,把一部分錢放在了她的書包暗格中。

一個星期後,她們兩個把錢都拿了出來,開始一起清點,發現少了300元。兩人仔仔細細核對了一遍之後,發現真的少了300元。她們先跟班主任講了這件事,班主任建議是再好好找找,可能放在宿舍也不一定。真的找不到再去保衛科調監控。下課回到宿舍,兩人翻找,依舊未果,只得去保衛科。監控一查,卻是什麼都沒有。班長不由得開始懷疑是同桌偷的錢。她把300元偷了自己拿來私用。後來兩人各自拿了150元貼了這費用。貼完錢,她們都沒有感到鬆氣。

班長覺得錢是在同桌的書包裡丟的,應該要同桌出那300元,但是班長還是平攤了這費用。同桌覺得是你把錢要放我這的,我這裡只是儲存地,我憑什麼要出這個費用。於是兩人各懷心思,鬧得十分不愉快。但是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後來,女生宿舍發生了一堆亂七八糟的事情,同桌也開始成為女生裡面的攻擊對象。

女生們總是會在背後說著同桌的壞話,總是會故意在同桌面前擺臉色,總是會故意拿一些事情嘲笑同桌。而班長在那群女生中間對女生笑著,甚至裝作不經意地去把之前的這件事情以自己揣測的角度去告訴別人,許多人都誤以為同桌是小偷,費用忽然沒掉都是同桌的原因。但是同桌沉默寡言,什麼都沒說,也什麼都說不出口。同桌的精神狀態開始越來越差,她開始排斥這個班級。從班長脫離她之後,她變成了只有自己一個人。班級裡面成群結隊的,而她從來都是自己一個人走路,一個人打水,一個人做題。她好像是裝作什麼都沒發生,又好像是什麼都發生過。

後來,女生宿舍的事情鬧大,班主任知道了這件事。先是詢問了班長,班長把宿舍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班主任。

晚自習開始了,班級裡面躁動不安。今天晚上好像有大事發生。十五分鐘過去了,班主任找上了同桌,兩人在走廊交談許久。

半個小時過去了…一個小時過去了…一個半小時過去了…同桌進來教室了,班級小聲討論的聲音在那一瞬間全部消失,空氣中只有她的腳步聲,以及她的啜泣聲。她的眼眶藏滿淚水,但是卻又不掉落下來。往窗外看,她的媽媽已經在等待她收拾東西,準備帶她回家了。她慢慢地慢慢地收拾著那幾本屬於她的課本,拉上書包拉鍊,走出教室。

她走了。

班級又開始新一輪的躁動,班主任進來了。再次把班長叫出,問了她幾個問題後,班長再次把上次的金錢事件全盤托出。班主任就讓班長進去了。

半小時後,同桌媽媽狂奔到辦公室。說同桌不見了。班主任開始慌張了起來,先問同學們她在班裡有沒有玩的好的同學,得到的答案都是班長。班長跟班主任說,我和她現在關係也不好,老師您也知道。班主任只好自己開始找人。

過了半小時,傳來消息,找到了。

人呢?正躲在樓梯口的最深處哭泣。

後來?後來她就沒有回來了。

我們也再也沒見過她了。

回憶完這個事情,我現在很後悔。我向來都認為自己的性格中雖然不是全善,但也有沾到善的半分。但是在回憶的過程中,我發現我沒有。

我現在能清晰地回憶起這個事情,因為我有參與。我感覺自己就是那群女生之一。在事件發生後盲目地去相信她人說的話,於是開始惡言相向。很奇妙,對於一個人沒有過深瞭解的時候竟然也能罵出有半分毒辣的言語,有著對她外貌的評價,有著對她行為的評價。如今想來,我覺得我是十惡不赦。

上了大學之後就一直想給這位同學好好地道歉,但是我一直缺乏勇氣,因為覺得是件丟臉的事情。我知道這種思想很不對,但是我真的缺少足夠的勇氣。

我無法想象在那個時期我的助紂為虐給那位女生心裡帶來多大的傷害,我是有罪的。不光是我,整個班都有罪。因為總是有著冷眼旁觀的人去默認這種事情的發生。在一群人和一個人中,總是會選擇一群人,於是事情開始發酵。最後成了罪源。

《3年A班》裡面有句話令我印象深刻:

“語言有時候會成為兇器,和刀無法比,更深,更銳利的插入你的心。”

校園暴力,為何總存在我們身邊?

願你我都不成為施暴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