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顯個性 | 不合群的人並不是“異類”


彰顯個性 | 不合群的人並不是“異類”

生活中總會有那麼一些人喜歡扎堆,比如很多女生,吃飯要一起,去衛生間也要一起,上下班也要約個伴,週末更是約上好姐妹逛街、看電影、做頭髮等等。

我同事丹丹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因為和男朋友是異地戀,平日裡很少見面,估計是一個人多少有些孤單吧,因此平日裡做任何事都喜歡拉上一個伴。

相比於她,我就是截然相反的人。每當她們中午一起吃飯聊八卦的時候,我可以一個人吃飯看劇,當她們週末相約逛商場的時候,我可以在家寫寫文字刷刷綜藝。

相對於她們來說,我是一個典型的“不合群”的人,但這樣的時光,我並不覺得孤單,即使是一個人,內心也十分充實。因為人生在世,活著並不是為了取悅他人,真的沒必要努力讓自己去合群。

彰顯個性 | 不合群的人並不是“異類”

不合群的人,多半是聰明的人,不把時間浪費在無效社交上

現在人的無效社交很多,沒事就約著一起吃個飯,唱個歌,喝個酒,名義上是聯絡聯絡感情,然後酒足飯飽之後,回想起來根本沒什麼收穫。

尤其是自己混得不好的時候,找三兩個混得差不多的朋友借酒澆愁,喝完後,相互吐槽吐槽,散場後生活的一地雞毛一如既往。

同事小徐就是這樣的人,他進公司三個月都沒有出業績,每月拿底薪,非常苦惱,和他一起進去的小李也是一樣,二人天天沒事就去吃飯訴苦抱怨,覺得是公司這個業務有問題,又或者是時運不濟,後來他倆就離職了。

後來小徐去了別的公司,也結識了更多朋友,一樣還是沒事就和同事去吃飯喝酒。每逢看到他發聚會的朋友圈,就會給人一種他“人緣很好”的感覺,其實呢,他混得還是一般。

這就是因為他一直在努力去合群的緣故。生活中很多人都是這樣,深怕自己不去參加公共活動,就會被人認為是特立獨行,會被孤立,會混得不好。其實你混得不好,跟別人關係不大,關鍵就是把時間都用在這些無效社交上了,根本沒有花時間去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要知道那才是你制勝的法寶。

彰顯個性 | 不合群的人並不是“異類”

不合群的人,往往是優秀的人,私底下努力學習提升自己

因為我自己不是個合群的人,也不願意去花時間在那上面,所以往往也會比較關注人群中“與眾不同”的那一個同類。

同事小紅就是這樣的人,她的一天基本和我一樣,處理完當天的工作以後,她就開始埋頭做起自己的事來。她經常不與人閒談交流,但她桌上擺了好幾本書,都是自學技術的那一類。那是她的心願,想要去從事更高深的工作,所以需要花時間去鑽研。

此外,聽說她私下裡開了網店,經常和快遞聯繫,業務還挺繁忙,像這樣一個優秀的人,她又哪裡有時間去和別人閒聊,刻意去經營無謂的人際關係呢?我也相信,只要你足夠優秀,你的人脈也不會差,而且不會是一般的圈子。

所以,那些你看起來“不合群”的人,很有可能她正在為了提升自己而努力,當你還沉迷在東家長西家短的八卦中,當你還揮霍著青春肆意玩耍時,那些你看似不合群的同齡人很可能已經把你甩了一大截了。

彰顯個性 | 不合群的人並不是“異類”

不合群的人,其實是自信的人,內心的充實遠勝於外界的浮華

有句話說得好:要麼讀書,要麼旅行,總要有一個在路上。這句話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的追求,那是因為不論是讀書還是旅行,總會給人帶來精神的充實或閱歷的豐富。

而見過了世面的人,他的精神層次就會更加高級了,在你獨處的時候,很多人可能會感覺孤獨或寂寞,但他們感覺到的可能是自由和愜意。在你悲傷的時候,多數人會覺得生無可戀,但他們可能會懂得疏導自己:這都是人生的經歷,邁過去就是風淡雲輕。

之所以有這樣的不同,是因為越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越是明白:這世間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何須在意。越是看過山河日月的人越是能體會到人本就渺小,如滄海一粟,經不起半點波瀾,又何須沉淪?

所以,很多時候,人真的沒必要去合群,也不要因為你的“不合群”而感到自卑,不如把寶貴的時間留給自己,去旅行,去讀書,去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你會感受到天地萬物的力量,滌盪你的靈魂,就不會侷限於眼前的這一方天地。

彰顯個性 | 不合群的人並不是“異類”

內心不夠自信或充實的人,即使身在人群中也會感到一群人的狂歡是一個人的孤單。因此,我們更加沒必要去努力合群。與其花時間討好他人,不如取悅自己的心。

做自己想做的事,成為自己喜歡的人,即使你在別人眼裡是不合群的“異類”,你也足夠有底氣去告訴自己:我只要知道自己有多好就夠了。願每個人都能為自己而活。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