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一起越久矛盾越多?

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和體會:親密的人際關係經常發生摩擦和矛盾,反倒不及初次交往容易,很要好的朋友常常會因為一點點小問題反目成仇,幾十年的夫妻有時竟然在轉瞬間就各奔東西。按理說應該是交往得越深就越容易相處,人際關係也越好,可事實上並非如此。原因何在?很簡單,就是人們忽略了一個“度”的問題。人們常說“距離產生美”,的確,儘管我們都有著美好的願望,都希望自己所擁有的人際關係親密度越高越好,但這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要記住“親密並非無間,美好需要距離”。


為什麼在一起越久矛盾越多?


1.和愛人保持距離

丈夫丈夫,一丈之內是為夫,夫妻之間別追的太緊,保持距離;一丈大概是三米多的距離,意思是我會隨時在你的視線內,也會第一時間趕到你面前,但是我們彼此又不會特別粘膩。

唯距離方可產生美。

于丹老師曾說過,“最恰當的距離是彼此互不傷害,又能保持溫暖”。


為什麼在一起越久矛盾越多?


2.和父母保持距離

一碗湯的距離,就是子女煲好一碗湯送往父母處,剛好保持享用的溫度,近了太燙,遠了太涼,恰到好處才舒服。

美國有一個著名的“二十碼法則”,要求子女與父母保持至少“二十碼”的距離,但不能跑到二百碼或二百里之外互不往來,而是要在二十碼之外,時刻注視著,隨時準備在恰當的時機進行切入和引導。

這種牽掛是隨時能見面,卻不會過多打擾彼此的生活。


為什麼在一起越久矛盾越多?


3.和子女保持距離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父母應當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讓孩子去獨立成長,同時養成與孩子溝通的習慣,不心存疑慮,不觸犯孩子的隱私。

身為父母,要守好那扇保持距離的門,尊重孩子,不越界,讓他們獨立地成長。


為什麼在一起越久矛盾越多?


4.和朋友保持距離


長久而穩定的友情,並不需要兩個人每分每秒都待在一起。

其實真正的友情,不在於交往多密切,而在於是否能夠相互幫助。高曉松在人生最困難的時候,向朴樹發消息借15萬,那時候的朴樹也並非很有錢,但他回覆高曉松兩個字:賬號。

不需要每天見面,不需要每天問好,想起的時候打個電話,一切心知肚明。


為什麼在一起越久矛盾越多?

人與人相處,惟有保持距離才能最大限度地感受美好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