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我就好這口”


一個人只要你樹立執著追求的信念、不怕吃苦的決心、挑戰自我的勇氣、樂於奉獻的精神,就一定會取得成績,張在兵就是這樣一個人。他說,我就好這口。

張在兵,定遠縣藕塘鎮回民村荷花歌舞藝術團團長,他從白手起家創辦荷花歌舞藝術團。該藝術團演出從村到鎮、從鎮到縣、從縣到市,先後上演30多場,吸引觀眾近10萬人次,張在兵用實踐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013年10月31日,荷花歌舞藝術團代表定遠縣,參加滁州市民生杯鄉鎮綜合文化站文藝演出,榮獲二等獎、優秀組織獎、優秀編排獎,三獎並舉,可敬可佩。

張在兵是如何創辦荷花歌舞藝術團呢?這話還得從1994年說起。張在兵,今年63歲,定遠縣藕塘鎮回民村人。1994年春暖花開之際,他看到很多人外出打工,不甘寂寞的張在兵也到老浙江嘉興市擺攤設點做生意。每當晚上閒暇之餘,他到廣場上參加唱歌、跳舞文藝活動。2010年張在兵回到家鄉藕塘過春節,晚上來到廣場上去跳舞時,有人說三道四,也有人譏笑他,他感到心裡很不舒服。在跳舞時,張在兵發現當地一批文藝愛好者無用武之地,於是決定成立一支文藝團——荷花歌舞藝術團。

張在兵是個說話果斷,幹事利索之人。在得到當地黨委、政府及回民村領導支持後,他做生意賺取的2萬元拿出來,作為創辦荷花歌舞藝術團啟動資金,大張旗鼓做宣傳、買樂器、購服裝。

素有“小莫斯科”之稱的藕塘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化底蘊豐厚。聽說張在兵創辦荷花歌舞藝術團,藕塘鎮鎮府支持2000元,熱愛文藝事業的有識之士也紛紛伸出援助之手。第一個捐款的是張在兵鄰居,在上海做生意的商人郭慶捐款6000元,隨後汪強米業有限公司、大全米業有限公司、永建食品有限公司分別捐款1000元。隨著資金的注入,又增加了先進的音響設備和專用舞臺車輛。該團始終本著“邊籌建、邊演出、邊發展”的宗旨,於2013年11月經定遠縣民政局批准正式成立定遠縣藕塘鎮回民村荷花歌舞藝術團,也是全縣唯一一家村辦藝術團。

服裝、道具、音響等籌備停當以後,張在兵先後在藕塘、仁和等地招收一些文藝骨幹分子以後,又瞄準朱馬腰鼓隊,一些文藝愛好者和當地的文藝骨幹分子紛紛前來加入,荷花歌舞藝術團隊伍不斷壯大。正在轟轟烈烈順利進行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腰鼓隊裡一名藝術精湛模仿秀女隊員,因為丈夫卻竭力反對,外出一個多月無影無蹤。張在兵動員隊員一起尋找,女隊員在荷花歌舞藝術團隊員們的真情感動下,迅速歸隊。

面前,藕塘鎮回民村荷花歌舞藝術團由最初的18人發展到現在29人,各種藝術人才濟濟一堂,編劇、導演、演員身懷絕技,各顯身手。為了提高藝術水平,無論颳風下雨,隊員準時參加排練,節目有原來的歌舞、合唱、獨唱,擴大到現在的相聲、小品、快板、雙簧等多種。演出舞臺由休閒廣場到廣闊天地——農村;由集鎮劇場到縣城劇院;再由縣城進市大劇院,所到之處無不受到好評。張團長說,沒有黨委政府的支持,就沒有荷花歌舞藝術團。特別是鎮文化站長王雲和回民村黨總支書記劉成璐為荷花歌舞藝術團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近年來,張在兵團長帶領荷花歌舞藝術團,圍繞十八大文化發展精神,提出要以新思維、新理念、新狀態,為推動群眾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奉獻自己的藝術才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荷花歌舞藝術團曾先後多次參加滁州市琅琊山廟會、定遠縣政府舉辦的春晚、藕塘令狐山民俗文化街、界牌集鎮四州廟會等地演出,並且多次獲獎。現在,藕塘鎮回民村荷花歌舞團還承擔藕塘鎮18個行政村文藝下鄉演出任務,緊緊圍繞文化藝術“下基礎、進校園、入社區”活動,組織文藝院團近20臺優秀戲劇、音樂、歌舞、雜技節目下基層開展公益演出活動,大大地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6P�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