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採茶,“雲”上大賣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上官智慧

“採茶勞動力缺口解決了,銷路打通了,營業額也上來了……”4月中旬,在海拔高達800米的張家界西蓮雲霧茶葉基地,見不少茶農忙著採摘茶葉,張家界西蓮雲霧有限公司總經理祝春娥的眉頭漸漸舒展,正準備給記者介紹情況時,硬是被好幾個預定茶葉的電話給打斷。

“往年這個時候,很多客戶都會到這體驗採茶樂趣,觀摩製茶工藝,茶葉一制好就被搶購一空。”祝春娥直言今年有些“孤單”,可面臨重重壓力,當地黨委政府多措並舉幫渡難關,“好在策略得當,茶葉市場基本回暖。”

“今年我不負責炒茶,專把技術關,提升茶葉品質。”走進生產車間,機器轟鳴,曾是技術骨幹的向緒剛來往穿梭車間,嚴格地對每道程序進行把關,還時不時給員工進行示範。另一旁的倉庫,幾個工人拿著剪刀和膠帶,忙著分揀、包裝、裝車……不一會兒,一盒盒印有“西蓮雲霧”的茶葉被放入貨箱,等待裝車。

“今年重點突破網絡市場,沒想到‘雲’端賣茶的感覺還真爽。”公司董事長唐懷庭說,在政府的幫扶下,企業果斷調整策略,派出精幹力量“網”拉客戶。目前,公司茶葉被納入財政網和政府採購平臺的扶貧網系統,企業電商平臺基本建成,銷售人員正抓緊與山東、廣東等客商對接……自疫情發生以來,公司已生產4000餘公斤幹茶,訂單100多筆,營業額高達200多萬元,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我們將繼續推出線上+線下的模式,通過‘雲端’促銷擴大銷量。”唐懷庭說,公司將進一步探索電商、直播等線上銷售模式,拓寬銷售渠道,提升茶葉銷售額。

“這曾是明清貢茶基地,我們會進一步挖掘茶文化、提升茶品質、創立茶品牌。”腳踏碧綠蒼翠的茶園基地,眼前盡是整齊排列的茶樹,青翠欲滴的茶芽正墜滿樹梢,人潮溪鎮黨委書記張太平說,目前鎮里正著手打造一個集白茶、綠茶、紅茶等生態種植、精深加工、銷售管理、品牌塑造於一體的茶葉特色小鎮,“到時候不僅能賣茶,還可以賣茶文化,企業和村民的收入絕對翻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