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知章《回鄉偶書》之類的詩算故事嗎?

江南閒人


《回鄉偶書》是唐代詩人賀知章因年事已高,身體抱病,辭官回鄉時的興之所作。闊別故鄉五十餘年,多少故事在心中,遊子們都會深有感觸。

賀知章生逢盛世,為人曠達不羈,好飲酒,對李白有知遇之恩。

賀知章是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武后證聖元年(695)登進士第,也是浙江歷史上第一位有記錄的狀元,三十六歲進入朝堂,仕途順利,官至太子賓客、秘書監,世稱“賀秘監”。

賀知章交友廣泛,上到皇族,下到平民百姓,還有道士。他們在大唐盛世飲酒作詩,尤其是賀知章,醉酒後狂寫草書不歇。

賀知章去世後,杜甫作《飲中八仙歌》,把賀知章列為“八仙”之首,是名副其實的頭號“酒仙”。賀知章善草隸,畫聖吳道子曾向他學過書法,與張旭、包融、張若虛號為“吳中四士”。

賀知章比李白大42歲。唐天寶元年(742),一介布衣的李白來到京城長安,碰到了朝廷重臣賀知章。

賀知章見到李白並讀了他的詩文後說:“子謫仙人也!”賀知章向玄宗皇帝推薦李白,皇帝也欣賞李白的天才,於是任命李白為翰林待詔。儘管李白的第一次入仕最後以失敗告終,但對於賀知章,李白唯有感恩和敬佩。

賀知章自號“四明狂客”,是人生大贏家,殊榮備至 ,全身而退作《回鄉偶書》。他的詩風格清新,緊貼社會生活,語言樸實,感情自然,易引起共鳴。

回鄉偶書二首(其一)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我少小的時候就離開家鄉,距今已經五十多年了,直到老了才回來,中間不知道發生了多少人事的滄桑變化,雖然鄉音沒有改變,鬢髮卻早已斑白稀疏。

久別家鄉老了才回來,昔日相識的人不見,兒童們看見我都不認識,他們笑著問我:客人你是從哪裡來的?

詩的前兩句是常用語,在兩相對比中,蒼茫之感油然而生;後兩句的相問情節,將年邁重返家鄉時的若喜若悲之情,表現得自然貼切,樸實無華,回味無窮,最能打動我們的心。

唐天寶三年(744)正月,賀知章因病上表玄宗皇帝,告老還鄉,請度為道士。皇帝詔準,唐玄宗親自作詩相贈,並下詔讓百官為他餞行。由此可見,賀知章是盛唐時期的大贏家,可謂殊榮備至。

這首詩源於生活,詩人興之偶至,一氣呵成,情景宛然,生活情趣真切。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猶如移動的故事畫面,娓娓道來,在腦海中久揮不去。

【大家好!我是九日文談。希望喜歡我的原創文字。一起學習,一起探討,共同進步,傳承文化。】


九日文談


大家好,我是愛學習的雁知,我來回答。

關於作者

賀知章,唐代著名詩人。

關於作品

《回鄉偶書》是賀知章八十六歲辭官回到故鄉浙江,距詩人離開故鄉已經五十多年,其實是兩節小詩,我們熟知的是第一節:

回鄉偶書

賀知章

其一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其二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作品釋義

從年少時離開家鄉,到現在老了才回到故鄉,口音倒還沒有改變,但頭髮早已經是稀稀拉拉的了。看到了一群小孩,一個都不認識,孩子們天真的笑著問道:“你是哪家的客人?你從哪裡來?”

離開家鄉幾十年年了,特別是回家後才覺得人和事都變化太多,只有門前的鏡湖水,在春風吹拂下,依然泛起漣漪,只有這還是舊時模樣。

我的理解,作品表達了什麼?

一 這是一首回鄉感慨的詩。詩人年少時離開家鄉,風風雨雨五十年,經歷了多少的坎坷,終於在年老時可以告老還鄉,也可能是榮歸故里,可是,故鄉的人和事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小孩子都不認識了,還問客人從哪裡來。

我年輕的時候,會只說是作者表現的生動,詩句朗朗上口。現在讀這首詩,卻有一些淡淡的憂傷,有一種傷感在裡面。

二 這首詩像一個小品,場面非常的生動,熱鬧,卻讓人久久的回味。詩人回鄉是充滿了喜悅之情的,回鄉後卻又感嘆人間的世事滄桑,好在又回到了日夜思念的故鄉,因而又覺得很幸福,所以感慨萬千。

三 這首詩像一幅畫。有風景,有人物,有故事,詩人和孩子的形象非常豐富,是一幅非常有趣的生活場景,又蘊含了深深的人生哲理。

這是作者最為成功的作品,詩人通過自然樸實的語言,將回鄉的喜悅和對人事滄桑的感嘆,非常好的融合到一起,情感自然真摯,是一首發自心底的感情流露,是一首千古傳頌的不朽之作。


雁知


賀知章《回鄉偶書》之類的詩算故事嗎?

原文《回鄉偶書》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要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我們瞭解什麼是詩歌?什麼是故事?以及詩歌和故事的特點(特徵)各是怎樣的?

詩歌

小說、散文、劇本並列的一種文學式樣。←(非本質屬性) 特點是:1.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會生活。2.形象性強(詩要運用形象思維)。3.想象豐富,感情熾烈。4.語言精練,富有音樂性。←(本質屬性)

故事

一種接近於短篇小說而又便於口頭講述的通俗性文學體裁。←(非本質屬性) 特點是:1.故事性要強。2.要通過故事情節刻畫人物性格。3.語言要口語化。←(本質屬性)

通過上面詩歌和故事兩者的概述,很容易看出:詩歌與故事的"本質屬性"是不相同的,也根本沒有任何交集。從而說明像《回鄉偶書》之類的詩不能算故事。

從非本質屬性看,好像詩與故事的交集是小說,但那是非本質屬性。A與C是朋友,B與C也是朋友,則A與B不一定是朋友,也可能A與B是朋友。非本質屬性的東西可以忽略。

讓我們例舉《回鄉偶書》之類的詩。

1.賀知章寫《回鄉偶書》,是寫的一個場合,一種感受,一種心情。由"偶書"可以看出,說明寫作偶然,隨時所見所寫,臨場有感而發。天寶三年(公元744年),八十多歲的賀知章經唐玄宗批准回故鄉,對家鄉既陌生又熟悉,兒童不認識,但鄉音無改。仕途在外幾十年,回到家鄉,能不讓家鄉晚輩們感到新奇嗎?總之,《回鄉偶書》是無故事情節的敘事以抒情為主的詩。

2.現實主義詩人杜甫所寫的一些長篇敘事詩,仍然是抒情、抒感慨為主結合敘事,沒有明晰的線索和曲折的故事情節。例如,《北征》敘事細節是從一個視角展現歷史的畫面。《石壕吏》是通過一種生活現象,反映了唐軍亂抓人補軍隊的暴行。說明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痛苦。

結語

本質屬性是事物的有決定性意義的特有屬性。例如人的本質屬性是製造工具和利用較為複雜的工具,而猩猩只會利用木棒石頭這些簡單工具,它不具備人的本質屬性,所以猩猩不能算是人。從這裡可以說明詩就是詩,故事就是故事,詩和故事各有各的本質屬性,兩種本質屬性之間沒有交集。所以,《回鄉偶書》之類的詩不能算故事。

(注:以上僅代表本人的見解,如有不到之處,敬請諒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