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兒童家長需不需要自己學習如何幫孩子康復?

蔡龔亮


您好,我是黑龍江沃桑教育的首席行為指導師David,有很多自閉症孩子的家長問我:“我們在家裡要需要做什麼?家庭有沒有一些簡單易行的干預方法?”

今天分享的是小齡的自閉症兒童的家庭干預互動方法---舉高高,當你舉起他的一瞬間,舉到你頭頂的時候,你抬頭看他的時候,你會發現他的眼睛似乎會跟你形成對視。這個時候可能短期的孩子會有些害怕,這個時候你要先用語言來引導,你一定要盯著他的眼睛,然後呼喚他的名字。(這個也特別需要我們家長的體力,互動的時,是10分鐘左右為最好,一天互動的次數,越多越好)這個時候我們會刺激我們的孩子對事物,尤其對我們人臉,這樣在他逃避的過程當中,恐懼的過程當中,跟我們的家長進行一個短暫的鏈接,在家庭干預當中它是行之有效的,也是非常好的一個方法。


沃桑2017


在知乎上遇到過這個問題,基本上所有答案是統一的,不管是家有自閉症孩子,還是其他特殊兒童,家長需要自學相關的康復知識嗎?

我的建議是:一定要學習,而且宜早不宜晚。


講幾個例子,都是真實發生的案例。

一、在平臺上看到一位年輕母親的留言,“我從小就有顎裂,小時候做完修復手術後,父母就外出打工去了,語言障礙沒有得到系統的康復,到上學後才開始斷斷續續的進行矯正。

直到現在開口說話時,聲音還是有很多瑕疵,大了以後,我媽覺得我可能嫁不出去了,不斷的給我相親,結婚後愛人對我也很好,婚後2年,我們生了一個可愛的小女兒,沒想到也是先天顎裂,老公雖然嘴上安慰我,但是公公婆婆很明顯不高興,還沒出月子就商量著怎麼處理孩子,或者打算生二胎的事情,根本沒人關心我的感受”。




感言:

學習語言病理學知識真的很重要,可能直接影響家庭關係和幸福指數,有些語言障礙是有遺傳性的,比如先天耳聾,先天顎裂,甚至還有其他一些不明原因的遺傳等,都會很大幾率遺傳給孩子,早早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就會在婚姻和生育方面考慮周全,做好全面的檢測,做好應對措施。

二、江夢南出生在瑤族教師家庭,半歲時藥物導致重度神經性耳聾,徹底失去聽力,大夫判定將來開口說話的機會十分渺茫,幸好父母都是知識分子,不放棄任何希望,在哪個缺少語言康復資源的年代,父母可謂歷盡艱辛,尤其是她的媽媽,辭職後,特意去了一個聾啞人學校學習手語和唇語,最後成為本地第一個拿到特教職業師資證書的人。




在父母的努力下,江夢南2歲時就已經開口說話,語言能力和同齡孩子不相上下。那麼父母付出了這麼多的努力,收到了什麼樣的回報呢?江夢南高考615分考上吉林大學,碩士畢業後,又考上了清華大學博士研究生!


在我們語言矯正師眼裡,江夢南的父母不是一般的偉大,他們完成了99.9%聾兒父母所未能達到的高度,不得不承認,教師這個職業對學習有著先天的敏覺性,他們去過很多機構諮詢過很多專業人士,對孩子的語言康復有著理性的認知,很早就確定了給孩子進行聾人雙語教學方法,手語和唇語的雙重介入,讓孩子的語言理解和表達得到了彌補和發展,憑藉這個能力,江夢南才得以進入正規的學校,完成逆襲!

三、2019年暑假的時候,我們收了一個來自山西的11歲孩子,這個孩子是語言發育遲緩,據孩子媽媽講,這是第六次去外地矯正語言障礙了,從孩子5歲開始,一年換一個地方。

你可能想不到,語言發育遲緩居然從5歲才開始干預矯正,前三年這個孩子居然上的是口才提高班和普通話學習班。這六年帶著孩子走南闖北經歷過的故事,比悲傷還悲傷,比無奈還無奈。


這位媽媽至少犯了3個錯誤。1、語言發育遲緩5歲才開始矯正有些遲,至少要從2-3歲就應該發現,並做出早期干預。2、但凡有一點語言病理學常識,就應該知道學拼音和矯正語言障礙是兩碼事,就不會把孩子送到幼兒園,早教班、口才班去康復語言問題。3、掌握一些語言障礙知識,對語言康復機構的選擇就會客觀理智地甄別,不至於讓孩子在後三年連續中斷語言康復。

家長懂得語言障礙,能讓少走很多彎路

看完上面三個真實的案例,如果您是孩子家長,作何感想?和我們面對面交談時,把後悔留到當下或未來的家長比比皆是,特殊兒童的康復需要學校和家庭的無縫銜接,很多孩子在學校得到的是方法和技巧,在家庭得到的是語言習慣,父母需要協助語言矯正師,做好家庭輔助訓練,才會幫助孩子早日擺脫語言障礙的困擾,重新迴歸生活和學習。

語言障礙涉獵的知識繁雜,不是所有的都要掌握,家長可根據自己孩子的需求做最大化選擇,由淺入深,逐步掌握,從基本常識開始學習,您所學的可能暫時無法幫助孩子,短期內可能也看不到任何效果,但是至少可以讓您在幫助孩子的方向上不犯錯,至少讓您和語言康復老師高效溝通,至少讓您懂得如何照看特殊兒童,至少讓您為孩子做一些心理安撫。


結語:

說真心話,所有康復機構可以是救命稻草,但不是可以依賴一輩子的柺棍!對語言障礙兒童而言,時間是最寶貴的財富,早發現,早預防,早干預是金規玉律,在0-6歲的最佳干預時期,每天父母與孩子接觸的時間遠遠大於與訓練老師相處的時間,在老師那裡教的知識需要在生活中泛化。讓孩子重歸家庭和社會,我們一起努力吧!


陽光語言矯正師


自閉症兒童家長需不需要自己學習如何幫孩子康復?我個人認為,答案是肯定的。


自閉症孩子的主要特點是,不願意與他人溝通,也可以說是拒絕與他人溝通,所以,作為家長,我們要主動想辦法與孩子拉近距離,學習關於自閉症兒童如何相處的方法,怎樣與自閉症兒童交流和溝通。


一個患有自閉症的兒童,他對周圍的人和事物是有提防的,也是拒絕交流和溝通的,那麼首先,我們的家長應該為自閉症兒童創造一個溫暖的生存環境,讓他感受到周圍的人和事物沒有那麼可怕,沒有那麼多敵意。


其次,在自閉症兒童不願交流和溝通的時候,家長應該不厭其煩的,多多與他們講話,試著交流和溝通。


因為很多自閉症患者,他自身是不願意溝通和交流的,如果周圍的人再不和他主動講話和交流,那麼?這個自閉症患者只能越來越自閉。


因為在家長試著溝通和交流的同時,或許有那麼一分一秒,孩子產生了想與你交流的慾望,或者說想說話的衝動,這就是進步。


所以,面對患有自閉症的兒童,家長一定要有耐心,不厭其煩,對孩子溫柔以待,讓他慢慢卸掉內心的防備。


我曾經看過一本書,一個自閉症患者的兒童,6歲之前沒有和父母說過一句話,在父親殘忍離開之後,母親並沒有放棄這個自閉症的孩子,天天與他講話,溫柔的和他溝通,終於,孩子在6歲生日的那天,開口叫了第一聲:媽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