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的寶寶出去玩之後不願意回家,趴地耍賴打滾,有什麼好辦法勸離?

家有熹熹


啦啦啦,滾呀滾,我就是不想回家,我還想繼續玩兒!孩子的心聲作為父母的你聽到了嗎,聽懂了嗎!

這種事兒我一歲三個月的兒子犯過一次:上週五,因為爺爺上晚班,我們提前給小朋友餵了晚飯,然後出門送爺爺,我正好去拿快遞!按照我的想法,拿了快遞迴家接著吃晚飯,因為我還沒有吃!可是,小朋友就不幹啦,拿著快遞就不回家,外面接著玩!為此,大哭了一場,最後好說歹說,告訴他媽媽還沒有吃晚飯,一會兒吃完了我們還要出來的!終於回家了!

為啥呢,因為在小朋友的思維裡面,每天晚上吃了晚飯我是要出門散步到8:20才回家洗澡睡覺的!可是今天為啥剛剛出門就要回家,太欺負小朋友我了……


所以說,孩子哭泣是有原因的,兩歲寶寶,他們的需求總是很簡單直白,作為家長的你要學會去讀懂孩子!

我是唐糖,一個男孩的媽媽,有著10多年教育經驗。喜歡我記得點擊關注!

悅指教育信息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2歲寶寶出去玩不願意回家,趴地耍賴打滾,其實是到了孩子的反抗期。

2歲的孩子慢慢的懂得了自我,懂得可以控制自己的身體,對於一切他都處於好奇探索的時刻,出去玩不願意回家,其實也是反抗期的表現。


什麼是反抗期?

這裡我們談論的不是十一二歲的青春期反抗。

而是2歲的寶寶在真正體會到自己可以做什麼?面對不的反應。

孩子會對一切要求都說“不”,經常任性、哭鬧、 難以調教。英語中有一個詞來形容這個階段,叫做the terrible twos,“可怕的兩歲”。

反抗期的孩子表現

媽媽在洗衣服,順手就把肥皂扔進了水盆裡,當母親把肥皂收起來的時候,孩子就開始自己的哭鬧、抵抗。

媽媽的角度:孩子拿肥皂會弄髒了地面、會摔倒。

孩子的角度:肥皂扔進盆裡會出現很多漂亮的泡沫,多神奇啊。

其實可以看到這個例子,從孩子的角度這是他自己的新發現,正在為自己發現高興不已時,卻被生氣的媽媽剝奪了。

就像問題中孩子在戶外玩的不想回家一樣,孩子在和父母撒嬌,因為沒有給孩子一個適合的、可獨立的場所,只抓住最後孩子哭鬧耍賴的結果是錯誤的。

遇見寶寶第一個反抗期,家長應該怎樣做?

  • 戶外的互動時間給孩子設定好

其實孩子明白自己走路的能力以後,慢慢家裡的小世界已經不能容下他的小“野心”,這時候父母可以帶孩子來一些公園、草地、花花草草的地方。

引導他做一些適當的戶外活動,如果不想回家。

也要蹲下來慢慢詢問孩子是否有自己的一些想法,當我們接收到孩子的信息以後。

也要把我們的想法傳達給他,可能一次兩次不會見效,但是時間久了,給孩子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這樣孩子的需求滿足了,我們父母的目標也達到了。

不要當眾吼孩子

太多孩子在商場、玩具店、遊樂園哭鬧不想回家的事件上演了,這其中也不乏父母當眾教育孩子的事情發生。

這個時候你賣力的吼他,多半他也聽不進去。

就像上面提到的,孩子和父母的角度永遠都是不一樣的。

更何況2歲的寶寶還沒有到跟媽媽鬥智鬥勇的時候,她也沒有自己的“私心”,在我們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要想想我們是否給孩子好的引導,而不是每次出來都要無休止的哭喊、打鬧。

2歲的寶寶迎來了他第一個反抗期,其實有的孩子可能一歲半就開始了。

希望我們的父母做決定之前先要尊重孩子的本能,理解他、接受他!


我是lucky媽媽,是一名高級工程師,也是2歲寶寶的媽媽,我將會持續和大家分享育兒母嬰知識,讓我們和寶寶們一起學習成長,如果您喜歡我的內容,記得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lucky月寶兒


兩歲的孩子應該可以跟媽媽簡單交流了,即使不會說,但是大人說啥孩子都能聽懂:


第一、選擇合適的一天,帶孩子在外面玩兒,讓他一次玩夠。孩子不張羅回家大人不要主動說帶他回家。看看孩子到底能玩多久。

第二、出門之前告訴孩子今天下樓玩兩個小時,到點了就要回來,寶貝要睡覺,媽媽也有重要的事兒。一個小時四十五分鐘的時候提醒孩子還有十五分鐘我們就要回家了。

然後回家之後跟他說寶貝今天很棒,媽媽一說要回家了,寶貝就跟媽媽回來了,明天我們多玩五分鐘好不?

這樣激勵孩子。

第三、觀察孩子回家以後的表現,看看孩子是很難受還是回家以後就自己去玩別的,很開心。


不用擔心孩子哭了鬧了,有情緒是正常的,哭鬧


可以關注我的主頁,每天更新家庭教育知識,也可以訂閱我的主頁專欄《0-6歲孩子培育案例課》,科學養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