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自己太記仇了,會很可怕嗎?

Fheio


我們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一下這個問題吧!

人類的記憶一般分為感性記憶和理性記憶,理性記憶和我們學習過程中的知識記憶很像,英語單詞記憶或數學公式記憶之類的。

而感性記憶就是情緒記憶,而情緒又分為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所以感性記憶也包含了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記憶。

下面我們來看看儲存方式:理性記憶和感性記憶中的積極情緒記憶都是儲存於海馬體中的,感性記憶中的消極情緒記憶一般儲存於杏仁核中,杏仁核是腦部主管情緒的區域,和海馬體是鄰居,位置上緊挨著。

為什麼我們對痛苦的記憶一般比快樂的記憶更強烈?那是因為杏仁核區域造成的,所有痛苦的感受都會讓杏仁核產生預警,例如一次被狗咬,以後就特別怕狗,這就是安全預警導致的杏仁核區域的情緒記憶造成的。

心理學說還有一個“選擇性遺忘”的概念,我們對快樂往事的更快,因為沒有安全預警,所以別人對你的好處往往也會選擇性遺忘,別人對你的壞處,卻沒齒難忘,這是一個相同的道理。

記仇這種現象也充分證明了這個理論。可能有人說:為什麼有的人就不記仇呢?

所以記仇這種現象出現還是和杏仁核有關係,如果童年時期經常遭受不良情緒的刺激,杏仁核的面積就會偏大,導致不良情緒的記憶更加敏感。例如小時候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單親家庭、寄養家庭等,或者曾經遭受重大事件的刺激等,這些都是導致記仇的原因。



認知心理研究者


對於您的遭遇,我想給您一個輕輕的擁抱。

您不是記仇,而是因為這件事情給您帶來了很大的痛苦,對於您的心靈造成了創傷。

從您的描述中,我看到了您的無助、憤怒、內疚及恐懼。

無助:被弟弟打的時候,自己無力反擊,只得忍受他的攻擊。好不容易等到大人回來,想向他們尋求幫助,哪怕一點點安撫也好。可是他們沒有提供任何有效的幫助,還叫您算了。我體會到了您當時不被支持與被暴力的無助。

恐懼:在被打的那一刻,心裡一定充滿了恐懼吧。暴力經常性地出現,會對人的心靈造成極大的傷害――至少在被打的時候感覺世界都變黑了。

憤怒:被人無故攻擊,憤怒的情緒是難免的.只不過在面對比自己強大的人時,對他的不滿與憤怒只得壓抑起來,避免二次受傷。除了對弟弟打自己的憤怒,還有對父母及家人不理解的憤怒。(明明自己受了傷,不僅沒有得到幫助,反倒被說成記仇、小心眼)

對家人的憤怒需要您進一步察覺。

內疚:您覺得父母當時沒有管您,是因為重男輕女的思想所影響。您的這種想法很快就被壓抑了,因為您覺得父母現在很愛您,這麼想父母是傷害了他們,是沒有良心的(內疚)。


情景英語


古人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記仇是中華五千年留下的歷史,但是報仇的方式只要是積極向上的,反而是好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21bad4d780ba466eba1ec1454e04254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