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歐佩克+(OPEC+)將全面減產1000萬桶/日,為期兩個月?

Fny丶樂兮


減產的量太少了,低於市場預期,應該減產2000萬桶比較合適,現在全球受疫情影響經濟處境艱難,原油需求也少了很多,所以減產1000萬桶是遠遠不夠的。


MM變富之旅


如何看待opec+將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全面減產1000萬桶/日?


首先,此前的3月份,正是因為opec+會議未能達成減產協議,反而因“賭氣”增加市場供應,導致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幾度跌破20美元/桶的“地板價”。儘管對於主產國和某些主要石油輸出國而言,這樣的價格照樣還是離自己的成本差距很大,但是作為生意,誰又能不想能賣著高價呢?


其次,此次的石油戰,在很大層面上還是打擊著美國的頁岩油市場,所以,在油價出現暴跌後,美國還是顯得更為焦急一點,不斷的多邊斡旋,希望能夠儘快達成減產協議,穩定油價。這次會議重啟,大家對於減產的大方向還是沒什麼問題,但是墨西哥這邊的小插曲還是使得談判當日的油價大起大落,本以為能夠持續反彈的油價又跌回了較低的位置。

對於opec+的這個減產意願,從進行一些相關投資的角度來講,總是談了又談,每次也都是中間出點么蛾子,最後受傷的還是廣大投資者。即使此次協議達成,不見得未來沒得變數,畢竟對原油價格而言,這些只是從供給端帶來的影響,還需要考慮到需求端的情況。


抄底狂人松果


OPEC+集團會議4.9日舉行,經多方磋商計劃自5月份起減產2個月,減產規模為1000萬桶/日,按理說此舉應該刺激國際原油大漲,但事實上美油和布倫特都是高開低走,其中美油從高開10%到最新的收跌超7%。這要歸功於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墨西哥的突然抵制。

OPEC+集團此前曾提出減產1500萬-2000萬桶/日,相當於全球供應量的15%-20%,不過各產油國最終沒有通過這項提議。雖然此次會議最終確定的減產1000萬桶/日將是OPEC成立以來最大的減產規模,但俄羅斯堅稱,只有美國加入該協議,俄羅斯才會減產。面對目前全球需求端高達30%的缺口,現有庫存量明顯是供應過剩了,而沙特等國則是通過提高日產量和降低價格的手段,進一步擴大其市場份額。所以說,內憂外患導致市場對於此次減產效果並不看好,就此次疫情對經濟和石油的影響來說,減產規模所能產生的化學反應還是太渺小了。

此次OPEC+集團會議曾計劃是分期限、分不同數量的逐級遞減,2020年5、6月僅減產1000萬桶/日,從7月到年底將減產800萬桶/日,從2021年1月開始將減產600萬桶/日。而美國預計到明年才有可能減產200萬桶/日,結果墨西哥半路殺出,拒絕加入,這也導致歐佩克代表表示,OPEC+不會在沒有墨西哥的情況下削減石油產量。墨西哥能源部長稱,墨西哥準備好減產僅10萬桶/天。而其他很多國家都是貌合神離的感覺,即便是表面上答應,但是暗地裡卻偷偷增加產量。

歷史上,OPEC+關於石油減產的會議不止一次的擱淺,也驗證了這些集團國家雖然能夠坐下來談判,但是各懷鬼胎,誰都不會輕易放棄千載難逢的機會,減產雖然可以拉高石油價格,但是對於各產油國市場份額和話語權恐怕沒有什麼好處,所以說理性分析此次會議或又將以沒有協議收場。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