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創新對非銀行金融機構有哪些影響?

北染陌人


1、金融創新是在不違反金融監管規定的前提下,對金融產品和金融組織結構進行的優化重組,並不斷創造出新的金融業態的過程。

2、金融機構包括銀行業金融機構和非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銀行業金融機構主要包括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投資銀行等銀行以外的金融行業。

3、金融創新對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積極方面:

a.為非銀行金融機構提供更多的金融工具,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投資選擇。比如資產證券化的出現使得缺乏流動性的資產能夠進行流通轉讓,增加了非銀行金融機構比如證券公司的金融產品,同時投資者也有了更多的投資標的選擇。金融衍生工具諸如期權、期貨、互換等也極大的便利了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投資和融資活動。

b.擴大了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資金來源。例如證券公司開發新的投資產品,迎合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投資者購買證券使得資金進入非銀行金融機構。

c.提升了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競爭力。金融創新增強了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盈利能力,一些旨在規避監管的金融創新降低了運營的成本,進而增強了金融機構的綜合實力。

(2)消極方面

a.增加了非銀行金融機構的風險。金融創新產品依然包含著各種金融風險:利率風險、匯率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等等,金融機構無序過度的開發金融產品會產生風險積聚,比如2008年的金融危機就是因為次級抵押貸款這一金融創新產品的濫用,而導致資金鍊斷裂引發金融連鎖反應,最終導致金融海嘯。

b.擾亂金融市場秩序。在金融自由化的浪潮下,各種金融創新產品層出不窮,你方唱罷我登場,各種金融創新產品魚龍混雜,不利於理性有序金融市場的建設,也不利於金融市場化的順利推進。


百家百言


國內現代金融行業與美國相比,發展時間還是比較短的,很多都是在西方相當成熟的產品、模式,才會引入國內,所以與海外相比,我們並不能稱之為創新,只能叫學習、借鑑。至於從自身角度出發,其實除了證券、保險、信託、基金等非銀金融機構在行業設立初期就存在的業務之外,後續變化都可以稱之為創新。比如,在產品方面,保險行業15年的投連險+萬能險就可以稱之為創新,當然現在回頭來看已經偏離了保險行業的本質,更多的是一種理財行為。再比如,股市的熔斷機制,也能叫創新,但是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發現效果與預想的存在偏差。

所以,金融創新對於非銀機構,既是一種有益嘗試,又可能是潛在風險的伏筆,需要動態去看,不能因噎廢食,也不能縮手縮腳,要從市場需求角度出發,在創新的同時控制好風險。


金融民工老曲


更多是概念,例如:從互聯網+金融,到如今提出的金融科技,其實本質還是金融,只是用互聯網科技給了金融一些推動和新生命力,當然也不乏道德缺失的行為。其實,這也是一種金融創新。而一些利用通道,套嵌等方式、手段,而底層資產並沒什麼不同的金融包裝產品,這種偽創新還是比較多。市場在經歷了內部一系列逆回購和正回購,外部的全球貿易摩擦以後,經濟對金融的影響突顯,創新變得無足輕重。各類非銀金融平臺因流動性緊張等原因,於近幾年陸續出現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