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可能給別人自己都沒有的東西


我們不可能給別人自己都沒有的東西

公眾號【伴你拾級成長 ID bnsjcz】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不可能給別人自己都沒有的東西。你相信嗎?如果父母們都能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怎麼說呢?首先,你要求孩子是什麼樣子,先看自己有沒有達到這個樣子。然後,就是對內尋找,找自己,找自己的問題,成長自我,愛自己,給自己滿滿的正能量。這樣,孩子才能被感染,才能慢慢向你打開心扉,才會願意去模仿你,才會變得更好。

換言之,一個人如果力量不足,他就很難有餘力分給別人,也很難和別人良好互動

我們不可能給別人自己都沒有的東西

想起自己小時候的場景就是,獨生子女,無兄弟姐妹,爸爸性格內向甚至有點冷漠,不和我說話,偶爾教我寫字、畫畫,但不會問我想什麼,喜歡什麼,不聊太多。媽媽脾氣直爽甚至有點暴躁,就是忙著自己的事情,雖然很疼我,買吃的買穿的,但總感覺離我有很遠的距離,她每天皺眉頭在想事情,發呆或者應對工作,從來沒問我想什麼,就是每次問考了多少分。

很早的時候,我的日記裡面就有孤單、孤獨、寂寞這些詞,不過好在我會寫點東西,還能疏解一下藏在心中的不良情緒。

很多年之後,我瞭解了一點心理學,看了幾個心理醫生,參加了一些學習訓練,看了一些書,聽了一些講座,我終於能有一點點了解和理解自己的父母了,他們不是不愛我,而是真的沒有力量好好愛我。

誠然,他們是農民的孩子,吃上那個年代的商品糧已經是佼佼者了,也為我提供了比較好的生活條件,他們可能怎麼也想不明白,這個在他們看來有著優渥生活條件的女兒,怎麼這麼不開心甚至有過走絕路的念頭。

因為,我像一個機器,或者被圈養的貓,只是有程序輸入或者有食吃,這個源於本能親情,源於一種責任,但是我絲毫感受不到那些濃濃的父愛母愛,我覺得我是一個孤島,沒有人知道我在想什麼。

成家之後,我父母已經60多歲,內心柔軟了很多,也會和我聊起一些陳年往事,我才知道,原來他們都有自己的“內傷”。

媽媽在家裡兄弟姐妹7人排行老么,有哥哥有姐姐,她有“只有別人關心自己而不需要去關心別人”的錯覺,還有就是,家裡重男強女思想嚴重,她被自己父母區別對待,也在內心留下了痕跡,有時候說起來會哭。

爸爸小時候家裡窮,也是家中老么,曾經靠乞討為生然後吃完飯去上學,內心形成了極度的自卑,不願意和別人交流,時間長了就是人際關係障礙,而且卑微的處境讓他只學會了忍讓,而不懂得去爭取自己的利益,邊界不清晰。

我們很幸運,現在有很多家庭教育和心理學方面很成熟的理論和實踐可以學習,可以參考。他們也在我這個山寨小老師的帶動下,一點一點療愈自己。

於是,我想到了我小時候,雖然那時候父母他們都是30幾歲的成年人了,但是在某些方面是不充分成長,而且作為父母,對於科學育兒也沒有覺知。也就是說,他們自己還沒有長大呢,還需要有人來關心自己呢,怎麼會想到身邊這個需要關懷的人呢?

我的一位恩師曾經說過:孩子的問題本質上都是家長的問題,家長的問題本質上是成長不充分的問題。

對於80年代出生的獨生子女,當爹當媽更是一種挑戰,因為我們都沒怎麼吃過苦,關心別人的概念也很淡薄,我們背了很多鍋,什麼垮掉的一代、最不負責任的一代……但是,我們同樣有理由不背鍋啊,我們現在擁有了成長覺知和育兒覺知的最佳機會,我們有很多致力於成長的專業機構和專業書籍,還有網絡上那麼多免費資源,我們要成長,我們要為自己正名!

我們不可能給別人自己都沒有的東西

回到原點,請多愛自己吧,如果你真的愛你的愛人和孩子,如果你真的愛自己的父母,只有多愛自己,我們才有力量,我們才能滋生出更多無窮的愛。還有就是,二胎甚至多胎家庭的孩子,得到的愛不能是分散的,而是愛又增加了厚度給老二、老三……

愛本身不會傷人,傷人的不是愛。

請讓自己富有起來吧,讓自己有愛,有力量,然後愛人和孩子就會感受到我們的氣場,我們也能把愛傳遞給他們。

所以,親愛的朋友們,你們的爸爸媽媽是不是也有讓你們不能理解的事情呢?那麼我們是不是試著理解他們,因為他們沒有能力做到更好,所以,請原諒他們,請慈悲。

所以,親愛的朋友們,你們的愛人是不是不是那麼配合,或者你陷入了喪偶式育兒?那麼我們是不是試著理解他們,因為他們沒有能力做到更好,所以,請原諒他們,請慈悲。同時,我也倡議,請給與愛人更多的愛吧,和對方一起成長,不要指責、不要抱怨。

所以,親愛的朋友們,你們的孩子是不是不是那麼乖?

那麼我們先去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然後給予他(她)愛和力量,要有耐心,要共情。

【老虎爸媽】(公眾號ID: laohubama),來這裡解決您的教育煩惱吧~

我們不可能給別人自己都沒有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