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長該不該參與期末複習?

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長該不該參與期末複習?

期末考試就在眼前,一個階段的複習也即將迎來最終的檢驗。在這段時間,孩子每天都面對著堆積的複習資料、試卷,忙忙碌碌,常常寫到半夜。

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長該不該參與期末複習?

都說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那麼作為家長的我們,到底要不要幫助孩子複習呢?聯想到之前一年級小朋友媽媽的疑惑:看見孩子的錯誤,難道不指出來,任他錯去嗎?

是的,我在孩子小學時候就是這樣做的,孩子做錯了題我也不會告訴他,以至於作業本上經常一片一片的大紅叉子。老師會在課堂上反覆講這些易錯的題,最終基本都能掌握。

家長負責孩子的學習習慣,老師負責孩子的學業成績,這是我們的理想。

但是,如果理想主義可以橫行天下,那麼為什麼社會還有那麼多陰暗與不合理?

自從升入初中之後,小學時一直被稱為“學霸”的孩子迅速墮落成“學渣”,身份的轉化就是來得這麼猝不及防。

為什麼會這樣?這讓向來對孩子成績充滿自信的娃媽情何以堪?

首先是因為功課的變化,數量上從小學的語數英三門直接增加為七門,用於每科的時間就少了很多;難度上也是直接上臺階,比如數學,一開學就給了孩子一個下馬威,什麼正負號、括號、絕對值號、指數符號,總有一種手忙腳亂、顧此失彼的感覺。

其次是老師的授課方式,不再是手把手教。網上不是有精闢的解釋麼:小學老師花一節課的時間教你和麵,作業是和麵;一節課教你擀皮,作業是擀皮;直到教會你包餃子,考試就考包餃子。到了初中,一節課教會你包餃子,作業是回家蒸包子;考試的時候,考的是烙餡餅。

而且既然班裡有永不會出錯的學習機器,有常年霸佔機構集訓隊的同學,有通過二級編程考試的同學,有航模比賽獲勝者,總之,有一堆理科學霸,那麼,老師就必然根據這些孩子的平均水平來教學了。

怎麼辦,還是堅守家長負責習慣、老師負責成績的理想嗎?現在我才跟之前的“學渣”家長們感同身受,我們成了統一戰線的人。

是的,我們可以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可是孩子的習慣往往也會被一些表象所掩蓋,到了中學,還是得繼續培養習慣。

老師負責知識的傳遞,可是老師也是人不是神,無論是精力、能力還是責任心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你聽別人介紹經驗說“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長不要干預”,那麼他的孩子多半是成績好的天使娃,他是飽漢不知餓漢飢。

孩子是自己的,自己的孩子已經落後了,還要在“誰負責成績”的問題上劃清責任,只能說是傻。當孩子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甚至他自己可能並未意識到,家長髮現了,能坐視不管嗎?老師教給孩子的是知識,家長教的知識就低人一等嗎?同學之間可以互相探討,家長自然更加有權利。

排球女將小鹿純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離婚多年的媽媽小野民子果斷出現,教她絕技“晴空霹靂”、“幻影旋風”,少年郭靖在初學武功時候愚笨不堪,馬鈺師傅不顧郭靖已有七位老師,專門跑去傳授他心法。可見,技不壓身,學到了才是自己的,不問出處。

所以在必要的情況下,家長可以參與孩子的學習,也應該幫助孩子,那麼怎樣才能合理適度地參與呢?

首先,明確孩子是學習的主角,家長只是配角,在孩子需要的時候出手,不需要的時候退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比如剛開學的時候,孩子的計算總是出錯,我便提醒他看看有什麼方法,需不需要買本計算題天天練呢?他自己也覺得有必要,我便買了習題集,讓他把計算安排進每天的學習中去。

其次,功夫在平時,隨時發現知識的漏洞,隨時補上,不要試圖在期末考試前統一處理。那樣你會發現需要精衛填海女媧補天。下半學期開了物理課,孩子太輕敵了,以為自己都會,結果第一次小測就只得了60幾分,我趕緊給他買了名師網課,陪他聽課,結果第二次小測考了滿分。這樣的小測成不足喜,敗亦不足憂,只是為了讓我們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

隨著孩子的功課越來越難,有些問題可能家長也不會,怎麼辦?這個施展拳腳的機會來了!就像羅振宇在跨年演講裡提到的,“世界不是按照領域來劃分的,而是圍繞挑戰來組織的”,家長在知識方面不是全能,但在解決問題方面要給孩子做出榜樣——我們可以展示自己努力的過程,可以向別人求助、可以上網查閱、可以花錢解決,這不僅是一種對學習的參與,也是家長自身的成長。

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長該不該參與期末複習?

總之,要不要參與孩子的學習、參與程度如何,因人而異。也許孩子都做得很好,完全不需要家長,那就讓孩子放飛自我好了。但更加現實的一個情況是,在如今這個時代,野蠻生長獲得成功的可能性已經大大降低。在孩子成長的路上,比拼的是全家的保障力,這個保障不是後勤與吃喝(除非孩子要走專業廚子的路),而是家長的能力、眼界與資源。

前幾天,一個朋友的女兒在校服設計大賽中獲獎,她的媽媽幫她把設計的校服做成人偶,獲得奇效;另一個朋友的兒子喜歡看NBA,他在父親的引導下寫出《籃球進攻效率分析》的數學小論文,每當看到這樣的案例,我就看到孩子們的自信心正在茁壯成長,我也深深地替他們感慨:軍功章裡,有你們的一半,也有我們的一半。


歡迎關注"老虎爸媽"公眾號(id:laohubama),瞭解更多內容。

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長該不該參與期末複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