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區級音樂盛宴,新源學校精彩“上頭”

成都高新區小學音樂教師專業發展基地系列學習活動

2020年9月24日上午,成都高新區泡小天府小學音樂教師專業發展基地校和同盟校的30餘名音樂教師齊聚新源學校,開展小學音樂教師專業發展基地學習活動,高新區小學音樂教研員萬里燕老師出席本次活動,活動由新源學校王韻瑞老師主持。

在主持人介紹完本次活動流程後,新光小學嚴木參尼瑪老師上臺演唱了《卓瑪》,益州小學王藝老師演唱了《峽江情歌》,他們甜美的歌聲和熱烈的掌聲拉開了本次學習活動的序幕。

這場區級音樂盛宴,新源學校精彩“上頭”

這場區級音樂盛宴,新源學校精彩“上頭”

首先,由新源學校藍婷老師從學科理念、教研活動安排、常規教學工作、開展的活動、課題研究情況、獲得的榮譽幾方面給大家介紹了近年來新源學校音樂教研組建設發展情況。全面展示了這支由五人組成的青年教師團隊,團結協作、積極進取、敢於創新,力求人人有進步,人人有發展。他們始終追求團隊整體進步,不怕艱難險阻、勇於挑戰自我。

這場區級音樂盛宴,新源學校精彩“上頭”

緊接著是兩節民歌課的展示-----新源學校藍婷老師的《富順豆花》、泡小天府餘世鳳老師的《採花》。藍老師的《富順豆花》民歌課例素材來自於她的家鄉富順。在課堂中,她通過營造吃富順豆花的生動情境將學生自然地帶入到歌曲的學習中。讓學生在富順本土民俗民間音調和當地特色方言“富順哪個豆花舍,辣呼兒、辣呼兒,麻嚕兒、麻嚕兒,嫩冬兒、嫩冬兒、閃巍兒、閃巍兒,連吃幾碗還想拈……”中想象品嚐富順豆花的情景,讓大家忍不住想嘗一口富順豆花的美味。

這場區級音樂盛宴,新源學校精彩“上頭”

這場區級音樂盛宴,新源學校精彩“上頭”

餘世鳳老師的《採花》民歌課例素材來自人音版五年級下冊教材中的一首四川民歌。餘老師教態親切自然,通過與學生豐富多樣的互動方式中進行教學,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律動遊戲中充分感受到這首四川民歌的音樂特點,在參與和體驗中很快地將這首八段歌詞的民歌學會了。

這場區級音樂盛宴,新源學校精彩“上頭”

這場區級音樂盛宴,新源學校精彩“上頭”

在這兩節展示課結束後,在座的三十餘名教師分成五個組對這兩節做30分鐘的深度評課談論。大家各抒己見,在積極探討中碰撞出彼此思想的火花。

這場區級音樂盛宴,新源學校精彩“上頭”

待大家討論完畢後,每個組推薦一名教師代表上臺進行評課發言。評課老師們對上課的兩名教師做得好的地方給予肯定:老師們將民歌的地域特色都把握到位,做到“化繁為簡”,通過肢體和語言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課堂氛圍濃厚。同時,也對這兩節課的教學細節處理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如民歌教學的重點還需落實到學生的聲音狀態引導上,教學中情境的帶入還需多一點,教學中需從容地面對教學失誤……思想的碰撞、觀點的交鋒,大家都沉浸在探討教學的熱烈氛圍中。

這場區級音樂盛宴,新源學校精彩“上頭”

最後,萬里燕老師從三方面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總結:1.抓住重點,聚焦歌唱。2.擺正身份,自我反省。3.看到問題,給出建議。萬老師強調,在教學中需要關注如何讓學生唱好歌曲,讓我們音樂學科的核心素養真正落地;我們的學習圍繞教學問題展開,“取長補短”,需要不斷地反思總結;每位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都必須主動去思考--怎樣的教學才能給學生帶來完整的成長。

這場區級音樂盛宴,新源學校精彩“上頭”

大家在這次實訓基地學習活動中的感受頗深,通過觀課和評課更新了大家對民歌教學的一些思想理念。教學的道路且長且遠,我們的探究也永無止境,我們是一群樂學善思的高新音樂教師,讓我們在這條探索教學的道路上共同成長,共同傳遞我們音樂教師的素養和情懷吧!

這場區級音樂盛宴,新源學校精彩“上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