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無差別殺人事件,我們與惡的距離究竟有多遠?

最好的文藝作品,一定可以看見"作者情緒"。不是無病呻吟,不是懸浮於現實,而是真正地對這個世界有話說。最近完結不久的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就展露著這種充沛的作者情緒。

以無差別殺人事件為起點揭露身邊人的人性問題,話題惹人深思,在網上掀起熱議,相關視頻轉發量驚人,很多人開始思考一個問題:我們與惡的距離究竟有多遠?

街頭無差別殺人事件,我們與惡的距離究竟有多遠?

當我們還在糾結答案之時,這一次,影視劇中的劇情卻真實發生在我們身邊了,原來,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麼近。

不久前,江西南昌紅谷灘街頭出現一起突發的惡性案件,讓社會震驚。5月24日17時15分左右,一名實習女律師與另外兩名律師結伴下班回家,當行至鳳凰中大道地鐵衛東站1號口時,犯罪嫌疑人萬某突然衝向毫無危機意識的三名女子,持刀向該實習女律師砍去,最後經全力搶救無效後死亡。

街頭無差別殺人事件,我們與惡的距離究竟有多遠?

一個正處於最美好年華的姑娘無端殞命。犯罪嫌疑人極端殘忍,刀刀砍在致命的動脈。

4天后的日本川崎市,再次發生了一起命案!

街頭無差別殺人事件,我們與惡的距離究竟有多遠?

據日本NHK新聞網報道,當地時間28日早上7點46分左右,日本川崎市一家公園內發生持刀傷人事件。最新消息,警方表示13名女童和3名成人共計16人受傷,其中1名小學4年級女生和1名30多歲男性心肺停止。之後警方確認,1名女童死亡。兇手已自殺身亡。

曾經以為,犯罪殺人都是兇手和被害人有矛盾,直到十年前發生了"秋葉原殺人事件"(2008年6月,日本東京秋葉原發生血案,造成7死10傷),有一種報復社會的犯罪行為"無差別殺人"——逐漸讓公眾熟知,也沒想到,這種事情會頻繁發生。

"無差別殺人犯罪"在全球各地均有發生。那這些兇手是為何變得如此兇殘的呢?

警方在辦案中發現,有些嫌疑人之所以作案與其性格特徵有一定關係,他們固執、偏執、封閉但情緒易衝動,與人交往溝通能力差。但也有一些人,在平時看起來是很正常的,無任何犯罪記錄,無法被識別為危險人物。

無差別殺人犯罪心理的形成除了犯罪人本身因素以外,還有其形成的社會基礎。要有效控制無差別殺人案件的發生,離不開對社會整體大環境的改變,而且這種改變是比進行心理防控更為有效和根本的方法,當然也不能忽視心理預防的積極作用。

街頭無差別殺人事件,我們與惡的距離究竟有多遠?

"無差別殺人犯罪"的突發性太過於強,發生一般都是一瞬間。

警方在完善立體化防控體系的同時,在發生案件時能以最快速度到達現場進行處置,第一時間控制兇手。但對這類案件的完全預防,也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當然,預防是綜合性的,需要每個家庭和全社會各部門的共同努力,將這類犯罪幾率不斷降低。

國家相關部門曾在聚焦公共安全的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工作會議上特別強調,在運用好傳統的風險排查機制基礎上,依託物聯網技術、智能安防系統,探索"人力+科技""傳統+現代"的風險預警模式,提高對風險動態監測、實時預警能力,及時切斷風險鏈。這對於降低公共安全風險,應對"無差別殺人"事件,同樣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有觀點認為"犯罪預防就是要調動社會上的一切積極因素,採取社會性和專門性的防治措施,限制、消除犯罪產生的原因和條件,以達到防止、遏制和減少犯罪的目的。因此,犯罪預防的首要選擇就是要從社會預防入手。"犯罪預防首要選擇要從社會預防入手,尤其應當注重建立較為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但並不認為應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進行犯罪預防,也不認為犯罪產生的原因和條件是可以完全消除的。

預防無差別殺人犯罪的根本在於減少為數眾多的社會邊緣人群,而之所以產生這一數量龐大的社會邊緣人群,和他們缺乏良好的教育和技能培訓有很大的關係,沒有一技之長使其難以在社會上立足;而諸如"一病返貧"之類的問題仍舊困擾著社會上的大多數人,國家致力於建設完備的社會保障體系自然能有效減少邊緣人群數量,緩解社會矛盾,從而降低犯罪率。

無差別殺人的行為人雖然出於對社會不滿的動機實施犯罪,但是他們對自己所處的困境卻未必有清晰的認知。因此,建立起一種合適有效的幫助系統,幫助處在困境和犯罪邊緣的人群"增強自我認知、自我調節、自我控制能力的心理危機干預系統實有必要。

街頭無差別殺人事件,我們與惡的距離究竟有多遠?

同時,我們應積極發揮科技的作用,雖然目前在預防無差別殺人案件這件事情上,科學技術等各個方面均有很大發展空間,但智能識別技術中的微表情識別、情緒識別技術等,未來勢必將在此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堃乾智能作為一家深耕智能安防的企業,未來將不斷提高識別技術精準度,為維護社會公共安全提供一己之力。在預防無差別殺人案件這件事上,怎麼預防都不為過。

善與惡並存,絕望與希望並存,公平與偏見並存,扭曲和真理並存,這是現實的世界,也是我們正在努力改變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