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是否會降低企業地位?

威遠聞


不會,因為中國實行養老保險繳費是從1992年一月份開始執行並逐步推廣全國,又逐步推廣至五險一金的養老繳費並執行到全國。如今已經近三十年時間並且習慣成為自然,所以不會降低企業的地位。


張鴻順602


企業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無可非議,關鍵要一視同仁。現在是好的企業退休人員每年有很多補貼,醫藥費全報,還有很多隱性的待遇,這不是對社會化管理的嘲諷嗎。即然退休了,應該沒有高低了,為什麼差距還這麼大呢?出臺一大政策,要執行下去,關鍵是完善在執行中採生的問題,這樣才能使政策正確執行下去,否則,矛盾總一天要激化。一旦退休人員進入社會化管理,對企業來講是天大的好事,對企業不會有任何影響。反爾更有利於企業的發展和管理。因為退休人員都有一種自豪感,總認為自己是老職工,容易以老買老,反爾有時會給企業帶來不少麻煩。特別企業的改制,老年人很難適應,更容易說三道四,會使領導很為難。退休後,脫離企業,進入社會化管理,是個重大的改革舉措,應該繼續堅持和不斷完善。


顧老虎3


為什麼要推動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

今年,國家開始大力推動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

過去的時候,私企、外企、靈活就業人員退休人員早就實施了社會化管理。簡單點說,就是有居住地的社區管理。

實際上,還有一部分國有企業秉承著過去的單位管理模式,由單位專門建立一個機構,管理服務著本企業的退休人員。這種情況在機關事業單位也比較普遍,比如說大多數機關事業單位都會設有老幹黨支部。

實施用人單位管理的退休人員,一般職工檔案和黨組織關係都會保留在用人單位。而且單位而偶爾也會發一定的福利待遇,比如說組織老年人體檢、旅遊等等。

用人單位管理退休人員問題也比較突出。首先需要用人單位而是高度穩定,長期存在的,即使單位變遷也要承接單位。由於退休職工分散居住在各個地方,實施管理和組織活動的成本較大。單位專設部門進行管理,成本也是很大的。但是如果兼職指定部門管理,往往又會輸給業務工作,很多事情流於形式。

所以,推動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是一種進步和實事求是的做法

對企業退休人員實施社會化管理,實際上是給企業減輕了包袱。早在2000年初期,我國就明確取消了企業的行政級別,不再搞行政化管理。企業的主要目的就是生產經營,提升效益。無需再搞很多跟本職工作無關的事情。這樣反而會增加企業的競爭力,對於建立現代化企業管理體制是一種良好的助力。這是一種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