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配送將解決“最後一公里”難題

昨天文章,我們介紹了無人機技術的發展現狀、未來趨勢及其對交通系統的影響,相信大家對無人機技術都有了一定的瞭解。今天文章,小編將為大家解密未來與大家生活息息相關的“無人機配送技術”。

以“無人”敵“百萬小哥”|無人機配送將解決“最後一公里”難題

目前,快遞小哥承擔著物流業螺絲釘的角色,把大量快件從快遞點運送到千家萬戶,據北交大和阿里研究院聯合發佈的《全國社會化電商物流從業人員研究報告》顯示,目前全國從事社會化電商物流行業的一線快遞小哥約有160萬人。但在未來幾年,這份高強度的重複性勞動,很可能就會由一部分無人機來完成了。

無人配送是指應用現代化的無人機、無人車、無人船進行貨物的配送,旨在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其中,無人機配送,即通過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無人駕駛的低空飛行器運載包裹。

無人機接受調度中心調度信息,待接收到目的點信息後,無人機利用已經編寫好的程序自動規劃路徑,通過夾持設備對專用快遞盒進行夾持並自主飛行到客戶所在地,待用戶接收確認後,再自行返回調度站。

以“無人”敵“百萬小哥”|無人機配送將解決“最後一公里”難題

目前物流無人機技術已經基本成熟,更多則是運營標準及監管政策的落地。物流無人機作為無人機在商用領域的重要落地項目,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和大力推進。總體來講,美國在技術和項目落地上仍是先驅(亞馬遜、UPS、Natilus公司等),歐洲各國近幾年也在積極佈局(DHL、NATS、Siroop公司等),中國由於從發展之初既得到政策的支持且更注重項目落地,已經從追趕者逐漸轉為領跑者。

在國內,京東早在 2015 年啟動了無人機項目,並以“幹線級——支線級— —末端級”三級智能物流體系作為發展方向,在 2017 年首先實現末端級無人機常態化運行。中國郵政、順豐、圓通、中通也相繼在 16 年、17 年完成無人機測試及試飛。


以“無人”敵“百萬小哥”|無人機配送將解決“最後一公里”難題

據報道,2020年4月29日, 美國亞馬遜快遞配送人員稱因為在配送過程中無法保持安全距離,擔心感染新冠病毒,紛紛罷工。而與之相對的是,谷歌無人機派上了大用場,業務量翻倍。無人機配送服務主要優勢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提高配送速度和效率。在消費者對配送時效不斷提出新要求的今天,“當日達”、“次日達”、“限時達”已經不能完全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兩小時達”、“即刻達”逐漸成為消費者的一種呼聲。而無人機送貨可以實現同城物流的加急業務,其避免了堵車、等紅燈、快遞員找地址等難題,並且配送路徑能直接走直線,則配送效率比快遞員高出好多倍,甚至可以實現“閃電達”。

降低配送成本。在我國,由於農村網購用戶居住分散,道路不暢,交通不便,配送量少,因而配送路線長,耗時多,配送成本高。即使是在大城市,由於交通擁堵、交通管制等原因,貨物在從物流中心到收貨人手裡的最後一公里路程中產生的成本和運送複雜性也很高。而無人機具有部署便捷、成本低、機動性強、對任務環境要求低等優點,用無人機來替代傳統運輸工具進行快遞配送,則能更好地解決快遞成本問題,如京東提到採用無人機進行農村快遞配送,成本大約為 5 元/單。

靈活應對各種複雜情況。隨著城市汽車的不斷增長,地面配送受到擁堵等因素帶來的不確定性逐漸增加,無人機可以通過接管小型包裹運輸市場來降低路面運輸的數量,從而提高城市物流運送效率。此外,在面對諸如本次疫情等大範圍的社會公共衛生事件時,無人機配送更是能發揮其靈活、便捷、無接觸配送等特點,為市民在特殊時期提供安心的物流服務。

以“無人”敵“百萬小哥”|無人機配送將解決“最後一公里”難題

通過分析國內外無人機物流的發展歷程和實際應用情況,總體上可以看出,未來無人機物流配送技術的發展趨勢將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未來無人機物流的發展是電子圍欄技術和物流雲監管系統的結合。電子圍欄為無人機提供禁飛區域,物流雲監管系統為無人機提供航線、氣象等服務,同時能夠將獲取的無人機數據實時地傳輸給航空監管部門,對物流無人機進行監管。未來監管雲系統將是開放的、在不同物流公司間共享的,可以通過監管系統直接向空管部門進行航線申請,申請批准後雲系統根據實際情況規劃路線,不同物流公司的無人機可以通過接入監管雲系統,獲取相關信息。

物流配送無人機續航更長、投遞更精確、運行更高效。未來物流無人機可以通過“無人機+移動無人機中心”的方式實現充電和包裹運輸,不再受續航和載重限制;並通過標籤內置系統實現快遞的準確、高效的投遞,真正解決無人機物流的“最後一公里”問題。

政策與技術加快融合。“無人配送”從來不是一個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是一個需要政府、產業鏈上下游、社會各界共同協作解決的系統問題。目前,不論國內還是國外,對於無人機進行物流配送都沒有專門的可適用的法律法規,無人機的運營大部分還是遵循通用航空的標準。因此,應該積極開展政策研究,規範物流無人機運營服務,並制定有針對性的監管政策。同時,研究出臺配套產業政策,對生產、銷售、運營等環節給予支持,加快政策與技術的融合創新。

以“無人”敵“百萬小哥”|無人機配送將解決“最後一公里”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