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三絕”收官之作,交通線上鬥智鬥勇

“红色三绝”收官之作 交通线上斗智斗勇


  “这部剧再现了当年红色交通员们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下遇险不退、遇难不避、遇死不畏、机智勇敢的战斗场景,讴歌了交通员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总策划袁锦贵如斯介绍。

  “就在这么一条线上,在这么一个危险(环境)之下,他们怎么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创造了从来没有一起事故的这么一个奇迹,我觉得这一点交给观众,观众应该也是能够感同身受的。”编剧钱林森讲述着自己的创作初心。

  “在这条线上有无数的革命青年,牺牲在这条线上,把自己的青春、把自己的生命奉献在这条线。我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但是这条线的供给以及这条线上的人都不可忘记,不可磨灭。”演员张桐诠释他在剧中所扮演角色背后的群体。

  袁锦贵、钱林森、张桐,因为闽西味道浓厚的《绝命后卫师》《绝境铸剑》两部剧而为闽西人民熟悉,他们分别在这两部剧中担当总策划、编剧、主演。此次,三人再度携手,聚焦红色交通线,演绎《绝密使命》。

“红色三绝”收官之作,交通线上斗智斗勇

主创团队合影(钟桂兰供图)

  9月9日,永定区城郊镇伯公凹,为献礼建党100周年,由华策影视、厦门万盛影视联合出品的“红色三绝”收官之作、大型革命历史题材剧《绝密使命》,在这个邹氏一门七忠烈用生命捍卫的中央红色交通线入闽第一站、水路转陆路第一站、白区进苏区第一站,正式开机。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王强,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周继红,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邢善萍,广东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红兵,龙岩市委书记李建成,《绝密使命》总策划袁锦贵等出席开机仪式。

“红色三绝”收官之作

  “红色三绝”指的是由袁锦贵担当总策划的三部大型革命历史题材系列剧,包括已经播出并深受好评的《绝命后卫师》《绝境铸剑》及9日开机的《绝密使命》,三部剧聚焦同一个地域,同一历史时期,深耕闽西红色文化,将闽西题材做深、做透、做大,开创了绝无仅有的红色剧系列,这在中国电视剧史上尚属首次。袁锦贵表示,“三绝”系列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要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书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的重要指示精神。

  “三绝”系列一脉相承,却各有主题,角度不一,全方位展现了闽西儿女在中国革命进程中的历史作用与贡献。《绝命后卫师》以“坚守”为主题,以红三十四师的壮烈事迹为素材,展现了我党我军历史上最为艰苦的一段历程;《绝境铸剑》以“成长”为主题,讲述了经过“古田会议”精神洗礼,一支鱼龙混杂的部队如何在战争中不断壮大,于绝境中淬火成钢,铸造成为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红色铁军;《绝密使命》的核心思想主题则是“忠诚”,再现当年中央秘密交通线的艰难与险恶,以及交通员们的智慧和忠诚。

  《绝密使命》延续了“三绝”前两部作品“小人物大格局,小故事大智慧”的表现手法,突破谍战领域中谍战剧集中聚焦“特科”战线的传统,以“小站点大风云,绝密处见忠诚”,首次揭秘红色交通线隐秘故事,填补“秘密交通线”的荧屏空白,用宏大叙述和个性表达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在尊重革命史实、英雄人物个性特征的前提下,进行艺术的升华再造,从而达到革命的英雄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影视表现效果,展现了这条创造“中共党史奇迹”秘密交通线的使命与贡献,讴歌了潘雨青、邹叔宝等无名英雄,深刻诠释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用“忠诚”和“信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何能领导人民军队,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再现红色交通线斗智斗勇

  上世纪30年代初,党中央机关秘密设在上海,为加强中共中央机关与湘鄂赣、鄂豫皖和闽粤赣等革命根据地的联络,打破敌人的反革命“围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建立了长江线、北方线和南方线三条主要秘密交通线。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南方线,由党中央所在地上海出发,途经香港、汕头、大埔、永定、长汀,最后到达苏维埃临时中央所在地瑞金。 

“红色三绝”收官之作,交通线上斗智斗勇

(图片来源:福建闽西伯公灯红色文化)

  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这条交通线虽经中央苏区多次残酷的反“围剿”战争,但始终没受破坏,安全畅通达5年之久,被称为中央红色交通线,是苏维埃的血脉、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

  这条交通线连接着上海党中央与中央苏区两大战斗核心,横越沪、港、汕3大城市,绵延闽粤赣3省高山密林,蜿蜒长达数千公里,要突破敌人的重重关卡,穿越赤白交界地区的层层封锁线,闯过国民党军警的盘查和暗哨的追踪,避开反动军团的袭击,严防叛徒的出卖和破坏,困难重重。但就是在这苛刻的客观条件下,交通员们冒着生命危险护送周恩来、刘少奇、陈云、博古、聂荣臻、刘伯承、左权、李富春、林伯渠、董必武、谢觉哉、徐特立、张闻天、王稼祥、李维汉、邓颖超、蔡畅、邓小平、杨尚昆、陆定一、王首道、瞿秋白等领导干部,国际人士李德,技术人员及著名文艺工作者200多人进入中央苏区,以及数不胜数的往来文件、情报,数千吨的军用、民用物资(包括向上海党中央运送的大量黄金、白银,向苏区300万军民运送的每年需要的价值900万元的食盐和价值600万元的布及其他苏区紧缺物资以及无线电设备)。

  《绝密使命》聚焦中央红色交通线,取材自红色史料《中央红色交通线研究》中记载的真实史实,刻画了以潘雨青为代表的,隐姓埋名、乔装身份自觉、自愿投身绝密交通线隐秘斗争,默默严格执行各种危险艰巨任务的我党交通员的形象。该剧开篇就以六名青年干部半途牺牲的紧急事件,引出了党中央要建立独立交通网,打通上海经香港、汕头到闽西直达瑞金中央苏区绝密交通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承担传递情报,运送人员及物资的交通线工作,其保密重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通过剧中人物的刻画,真实再现当年交通员要实现生活社会化、大众化,不管乔装成何种身份,如杂货铺老板、送差、物贸公司经理等,其衣食住行都要有“保护色”,以各种隐秘的身份与敌人斗智斗勇,在复杂斗争环境下,完成红色交通线上的绝密使命。

  交通线有一套独特复杂而又行之有效的秘密工作方式。比如:交通员之间的联系只能是单线联系,没有往来的交通员之间,一般相互都不认识,即便是站长也不一定认识全线的交通员。在交通点的安排上也是费尽心机,比如:有的点是以家庭的形式出现,而有的点则是以店铺或学校的形式出现,甚至有的点还出现在娱乐场所。而交通员的选择无疑是整个工作的重中之重。比如:交通员要求有很强的党性,丰富的对敌工作经验,而且身体必须健壮,思维缜密,有一技之长。此外,交通员还必须与各色人等打成一片,懂得当地“行话”,以便混入人群之中不容易被人察觉。同时,在每次行动之前,他们都要准备好一些能自圆其说的“托词”,通晓各种隐藏文件、金钱和重要物质的技巧。

  然而,牺牲依然存在。以伯公凹为例,这个以家庭形式出现在由粤入闽之地的交通小站,先后有6人牺牲于中央红色交通线存续期间(1930年到中央红军长征):邹端仁,小站负责人之一,1934年7月运送食盐时被捕后牺牲;邹作仁,赤卫队班长,1933年护送擦枪油时被捕后牺牲;邹春仁,1933年5月为掩护所护送的同志及电台配件转移,将敌人引开后战死;邹昌仁、邹佛仁,因叛徒出卖被捕后牺牲;邹振发,1931年4月被敌人杀害。此外,同为该站点交通员的邹启龙则于1949年7月牺牲于永定县溪南战斗。

  中央红色交通线上的交通员们,以忠诚和生命,创造了护送零事故的奇迹。


“红色三绝”收官之作,交通线上斗智斗勇

剧组拍摄夜景场景(赖珊盛、林泉镇摄)


熟悉的“配方”对标电影的制作水准

  为使经典得以延续、优秀得以传承,《绝命后卫师》《绝境铸剑》的总策划袁锦贵、编剧钱林森再度合作,携手《川西剿匪记》《青盲》《和平饭店》的著名导演白涛,潜心创作《绝密使命》。今年7月,在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联合组织召开的《绝密使命》剧本论证视频会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中国视协电视剧艺术委员会主任胡恩、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伟国、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岳思平、《当代》主编孔令燕等知名专家共同对剧本进行了深入研讨。配置高端默契,程序优化集智,《绝密使命》再创辉煌,“红色三绝”完美收官值得期待。

“红色三绝”收官之作,交通线上斗智斗勇

探班摄制现场(赖珊盛、林泉镇摄)

  演员方面,由第31届飞天奖优秀男演员获得者,因出演战争剧《亮剑》中魏大勇一角而为观众熟知的张桐出演男一号,他也是《绝命后卫师》中的陈树湘,《绝境铸剑》中的李化成,同一个演员连续主演三部“绝”字剧,在业内绝无仅有,备受各界关注。剧中,张桐饰演的潘雨青尽显英雄本色,一次次在交通线上脱离险境,顺利完成了组织交予的艰巨任务,堪称一名头脑冷静,富有杰出组织领导力的优秀地下党员。因精彩演绎《我是特种兵之火凤凰》《特种兵之霹雳火》而被观众熟知的著名女演员牟星在剧中与张桐饰演夫妻。两人奋战在绝密交通线上的革命情感将是该剧一大看点。此外,应昊茗、李易祥、贾宏伟、文馨、侯煜、宗峰岩、郭晓峰、施羽、刘卫华、刘梦珂、刘慧、王岗、谢瓦(俄罗斯)等实力演员的倾力加盟,更为该剧增色不少。

“红色三绝”收官之作,交通线上斗智斗勇

探班摄制现场(赖珊盛、林泉镇摄)

  为了更真实地呈现这段革命历史和展现客家风土人情,创作团队多次深入当年中央苏区交通线的福建省永定、上杭、长汀和广东省汕头、大埔等地采风采访。另据了解,在永定区高陂镇西陂村的夜景场景拍摄,往往是从前一天的夜幕降临一直忙到次日的天将微白,工作人员的敬业与奉献,着实令人敬佩。

“红色三绝”收官之作,交通线上斗智斗勇

探班摄制现场(赖珊盛、林泉镇摄)

  此外,在制作水准上,《绝密使命》将以电影水准拍摄电视剧,不仅首次启用了国内罕见的碳纤维T8电子伸缩炮,剧中场景更多达500多个,涉及上海、广东、福建,涵盖海、江、河、溪,浅滩,水戏,船戏。剧中,闽西多植被的原生态绝美风景一览无遗,剧组还大手笔重新改造了一整条老街,力图呈现最真实的年代场景。

  “红色三绝”的前两部一经播出,便深受好评。《绝命后卫师》斩获“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和“金鹰奖”,《绝境铸剑》刚播出时酷云实时收视率高达1.5%,收获了实时收视率排行榜位列第一的好成绩,亦入围了第3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评选结果将于10月揭晓)。对于《绝密使命》,袁锦贵表示,“这些人应该说当时都是交通线上很普通的人,但是他们出于对中国共产党的一种信仰,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忠诚,所以在他们非常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为党的秘密交通做贡献。期待通过荧屏传播,这部剧能让今天的人们从中得到感悟和教育,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们流血牺牲换来的,今天无灾无难无战争的太平繁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打造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必须担当的。”(本报综合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