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特輯:今日份的愛和期盼,都想給辯論

熬夜成習慣,和朋友通著電話,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

院隊群裡挺熱鬧,在說班賽找人的事兒,加了幾個新生才真有點大二的感覺。我就要從弟弟變成帶弟弟的老學姐了(當然我依然是個弟弟)。

朋友那頭問你事情不是很多,幹嘛一直都要打辯論。我想想好像也是,尤其暑假經歷了實習、運營頭條號,開始感覺到辯論對我的一些不好的影響。比如寫東西,要求的是發散性思維,想象力、概念化……但是辯論是邏輯性、判斷力,打多了,開始慢慢形成固有的思維模式,雖然寫作和辯論某些程度上有極大的共通性,但是我還太菜,沒法融會貫通。

再比如,和隊友處久了,就更加不能接受"體制化"的東西。任何一個部門,校內校外都一樣,彷彿都難以長期容下一個不太會做人(詞庫貧乏。。。)的人,可是辯論卻可以,在個圈子裡,除了要保有起碼的尊重之外,基本可以暢所欲言,好像所有的辯友都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又多少帶著點"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的風骨。可是,在這樣的江湖裡肆意久了,往往難以融入需要洞察世事,練達人情的集體。當然,也是因為我太菜,所以還不能運用其中微妙的聯繫。

互相分析了半天,我說,還是不行,主持要慢慢放了,項目比賽也不想再參加那麼多,但是辯論可能還是得"賴活著"。

記得去年剛開始接觸辯論打班賽的時候,當時的領隊說菊哥是個和辯論談戀愛的牛逼人物(當然那時候還沒有孜然姐hhhh)。我就覺得很莫名其妙,和辯論談戀愛??嗯??但是後來。。。。真香!不是信仰,說不上熱愛,可能也夠不上喜歡,甚至有時候很厭惡,但是會習慣。備賽、打比賽、和隊友瞎聊好像和吃飯寫東西一樣,都成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最典型的就是,不打比賽的時候不去食堂討論,室友都問"你今天怎麼不出去?"

然後半夜情緒上來,開始翻照片,差不多是一部發際線上升集哈哈哈哈。

不得不說,打班賽是我融入大學生活,認識許多人的第一步。如果不打班賽,可能我不會發現小孫是個賊有意思的男孩子,小屠美貌實體並存,領隊還是有點靠譜(對不起大哥誇你的詞彙有點貧乏)。如果不一直打下去,可能不會熟悉菊哥,不會認識手很好看的學長(ly是你哈哈哈哈),很話癆但是思想很amazing的黃大隊長,看似直男實則騷氣的小鐘學長,超級體貼的宋宋,奶奶的星華學長,可可愛愛的小廖學長,暖暖的郝隊,也不會認識各個學院的學習大佬,真是我學習路上的明燈啊(小謝小許小胡一手佳辯一手獎學金實在是6),還有各個學院的門面擔當,比如米妮哈哈哈哈哈,也看不到陳煥和胡康學長每天的恩愛日常……而和這些人的交流,一直是舒服不顧忌的,所謂"體制內的自由",當和這群人相處的時候,我感受到了。(而且做表情包真的太愉快了!!!)

後來,打了院賽、校賽,又認識了一些其他學校的plmm哈哈哈哈,很神奇,大家也沒有很熟,但是就是可以共同探討一個話題,聊得熱火朝天。而這樣的交流,通常不會發生在我和其他朋友之間。所以人們往往說辯論本身沒有什麼意義,可是迴歸自身,看到一路以來的變化和成長,就會發現其中的價值。

再後來,去了杭辯組委,又認識了很多學校的有趣的靈魂。杭辯就很有愛,就也很有歸屬感,畢竟逢年過節popo都會發紅包哈哈哈哈哈,很多事情一開始做不好,也不夠細心,但是就有那麼人願意包容啊,尤其孜然姐真是人美聲甜有耐心,就這麼一點點帶著我(彷彿在養個孩子),辦比賽雖然累雖然會出很多差錯,但是大家都很開心很有滿足感,為了同一件事一起努力,高中時候的快樂大學也能體會到全是因為辯論啊。之後,加了果車又認識了很多親民的大佬,(說起來我還一場比賽沒打真的十分愧疚……)。

就這麼一捋,我發現,要是沒有辯論,我的大學生活可能就侷限在寢室,或者學校,我的視野也就這點格局,我也不會去主動了解什麼大乘佛教小乘佛教、網絡輿論管制的條例……蒐集資料也就停留在百度層面。這麼看下來,加上打比賽時候虐別人和被人虐的酸爽,好像熬夜做個攻防出個論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儘管去年,我們真的十分菜,沒打出什麼成績,今年也不一定會有什麼成績,但是我願意一直和隊友守護這點得之不易的自在!總之,希望大家中秋快樂!!!未來,還想和你們一起並肩作戰走下去!!!

中秋特輯:今日份的愛和期盼,都想給辯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