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中最大的“騙局”就是:年輕人,要學會處理同事關係

社会中最大的“骗局”就是:年轻人,要学会处理同事关系

就在前两天,许久没联系的同事小静忽然给我发信息,约我周末出来聚聚。准确的说,小静是我上个公司的同事,人长得又高又瘦,典型的白瘦美,985院校毕业,学历和工作能力都很出挑,在没离职的时候,我俩相处的还很不错。

在咖啡厅再次见到她的时候,她整个人的状态就很不对,眼神里透着疲惫,也不见往日那股子利落劲儿,她说:“喵姐,我感觉现在整个小组的人都讨厌我,我不知道我做错了什么,我快抑郁了,每天上班都提不起精神”。

我第一感觉是她玻璃心,随后仔细了解了经过,才恍然大悟。

原来,小静前阵子主导了一个公司的竞标项目,因为经验丰富,再加上工作能力很强,她带领小组日夜奋战了一个多月,顺利拿下了几百万的项目。

在公司大会上被总裁点名表扬,升职加薪,同时让她负责整个项目的后续运作,还当场允诺了几万块钱的项目奖金和半个月的带薪假期。

小静奖励自己去巴厘岛玩了几天,原想着休假结束,全身心的投入到项目中,可谁知道,再次回到公司的时候,一切却不尽如人意。

她在茶水间无意中偷听到同事小声议论:

“你瞧瞧人家小静,几万块钱的奖金就这么轻易到手了,顶咱们好几个月工资”

“哎呦,可别提了,她自己独吞了团队的功劳,自己出去浪,团队的人还在这儿苦哈哈的干活”

“可不是吗!没见过这么自私自利的人”

“你们知道吗,这个项目最早不是她负责的,不知道她怎么抢过来的,Sherry离职还不都因为这个项目赌气走的”

午餐的时候,小静主动提出要一起去吃饭,却被同事孤立。

项目推进过程中,同事的配合度也很低,项目开展起来非常困难,工作互相推诿。

小静说,她的出发点只是想努力把项目拿下来,好好赚钱,早点实现给自己买一套小公寓的梦想。但却没想成了全部门都讨厌的人。

我问小静,在项目竞标的过程中,是不是对同事过度的严苛?在项目成功以后,是不是没有做到利益与功劳共享?

她沉默。

社会中最大的“骗局”就是:年轻人,要学会处理同事关系

小静的状态其实和我现在一个小同事华子很像,但又不同。

华子是我公司新招进来的一个95年的小男孩儿,毕业不久,工作能力一般,但长了一张好嘴,能说会道,每天办公室里面哥哥姐姐叫个不停,人也算是勤快,帮忙打印复印,做个表格,忙个不停。

每逢公司聚会,在饭局上,华子也总是有办法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虽然没什么职场经验,但凭借超高的情商,和察言观色的本事,也算在公司有了立足之地。

起初,领导和同事都对这小孩儿有好感,但久而久之,办公室里渐渐有了微词。

同事们觉得他溜奸耍滑,总是喜欢耍心眼儿,每天曲意逢迎,没有正事儿。久而久之,都对他渐渐疏远了。

半年过后的一次裁员,华子不幸出局。

小静和华子,一个有真才实学,埋头苦干,另一个是人情世故方面的人精。他们本是两类人,但却都成了职场中的同一类人——办公室中的讨厌鬼。

关于办公室中的讨厌鬼,知乎上列举了办公室中最不受欢迎的几类人的特征:

1、 缺乏责任感

2、 贪慕虚荣

3、 散发负能量

4、 暗箭伤人

且不论这几种特质是不是涵盖了全部,但我想说:

只要你身在职场,总有一天会成办公室中的讨厌鬼

社会中最大的“骗局”就是:年轻人,要学会处理同事关系

俗话说,一入职场深试水,无论你是职场小白,还是职场大牛,在这个大染缸里面,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要改变。

曾经有篇文章写过道,最不好惹的三类人:城府深、智商高、太精明,这放在职场同样适用。

职场中有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

有的特立独行,不喜接受他人的建议。

有的冷冷清清,让人难以接近。

有人心思细腻,公司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还有人热情似火,和你见得第一面,都像失散多年的老朋友重逢。

这些人各不相同,都是表面无害,但一旦当你触及到他们的核心利益,他们就会发起绝地反击。

很多公司说,我们公司最大的优势就是没有人事斗争,我们每个员工都像家人一样。

如果你信了,那你就输在了起跑线。

职场的本质就是利益交换的场所,大家因为利聚集在一起,也因为利而分崩离析。

要知道,进入公司上班,你赚的是工资,老板赚的是你的价值产出,同事赚的是你们的共同利益。

有人会因为几百块的利益,把你捧上神坛。自然也有人会因为几块钱的分歧,对你交詈聚唾。

进入职场的第一课,不是学会如何做同事都喜欢的小可爱,而是学会摆正心态,接受别人眼中不完美的自己。

一个成熟的职场人,学会的最重要的课程也不是对公司如何忠诚,而是不要妄图获得每一个人的认可。

宋·戴复古《寄兴》中道:“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世界上本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金子也没有十足肢之赤。

我们要做的,不过是在职场中活出自己的样子罢了。

社会中最大的“骗局”就是:年轻人,要学会处理同事关系

我常说,一个人对于自己的接纳度决定了他在职场上能走多久。

过度的追求完美,容易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过度的追求职场人际关系,容易陷入过度交往的深渊。

每个人都想活成理想中的样子,都想接受周围人的夸赞。但是认清现实吧,你只是一个在职场中不断打怪升级的小白,即使做的在优秀,也不可能次次都拿满分。

既然无法避免成为办公室讨厌鬼这个新身份,那就学着强大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职场情商。

作者莫拉格·巴雷特在《精简社交》一书中提出在工作中要建立可视化的人际关系生态系统,智慧的应对身处的环境。

他建议我们要看清公司周围的环境:谁站在你身边(同盟关系)、谁在背后挺你(支持关系)、谁在暗中叫板(竞争关系)、谁在背后捅你一刀(敌对关系),从而扮演好自己在各种关系中的角色,在工作这个“大江湖”先胜一筹。

这种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我们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不断观察、不断提升。

显然在文章开头的案例中,小静和华子都没有做到职场中的高情商,小静疏于处理人际关系,为了完成项目,完全忽略其他人的感受。而华子则是过于重视人际关系,从而忽略了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所以,他们两人都成了办公室中遭人非议的对象。

试想,他们两人如果都学会了建立可视化人际关系网络,在工作中培养同盟者、团结支持者、掌控竞争者、对付敌对者,那么我想,故事的结局又是另外一个版本。

社会中最大的“骗局”就是:年轻人,要学会处理同事关系

请记住职场每一步都是坑,需要我们练就十八般武艺,才能去到你想去的地方。

工作的压力、公司的利润、同事的闲言碎语,每个职场人都在负重前行

前一秒老板夸你聪明能干,同事夸你是精英中的精英

下一秒,就会有人说你自私自利

所以,请学会在职场中 “闭目塞听”!

闭目——对与自己无关的人和事,视而不见。

塞听——对影响自己的闲言碎语,充耳不闻。

学着掌控自己的职场情绪,经营自己的职场人际关系。

既然无法成为办公室中的一百分,那就做一个高情商的讨厌鬼。

面对妒忌的时候,云淡风轻的一笑而过,让别人的一记重拳落地无声。

面对非议的时候,心大一点,脸皮厚一点,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槛。

记住,有时候,让自己一直优秀下去,是对敌人最好的打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