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操作堅瑞沃能的經歷

文/见证财富

6月初的某日,三个操作股票的人在一起聊天,无非是对大盘走势的近期看法,或者是近期每个人关注的操作的个股和收益。其中A是自己的同事,那时主要操作坚瑞沃能,彼时的坚瑞沃能还在1.6元的价位波动。而B是自己的同学,操作的是高价的次新科技股,没有人询问其持仓的是什么,B一贯认为只有几十元的次新股,才有买入的价值,才有足够的赚钱机会,对于2元以下的低价股是嗤之以鼻的。而自己操作的是浙江东方,除权后刚刚创下低点不久,是基本清仓了伊力特后买入重仓的。对于至少都有5年以上股市操作经验的人来说,没有谁会轻易给出别人的操作建议,交流的结果也仅仅是把对方操作的个股加入自己的自选股而给予适当的关注罢了。

同事操作坚瑞沃能的经历


7月初的某日,还是三个操作股票的人在一起聊天,不同的只是B换成了C,而A还在。C也是老股民了,探讨的话题已经延伸到了如何利用软件能够在新股开盘的有限交易里抢买成功,从而坐享其后的一字板涨停。能想到这个问题的,可以想象出C介入股市研究的深度,虽然以C的实力目前尚无法做到,但许多的事情如果连想法都没有的话,是谈不到后继的可能成功。而其操作的股票是科创板的硕世生物,彼时的股价400多,这绝对是让A和自己敬而远之的存在。说话的期间涨跌是几元钱的波动,按百分比来算,和坚瑞沃能的2分钱波动是一样的,就如同A所说,习惯了几分钱的波动是无法适应几十元波动的,也是无法想象的。过了一个月后的坚瑞沃能股价依旧在1.6元附近波动,而自己的浙江东方经历了除权后的低点6.04后已经达到了接近8元的价位,一波超过30%的涨幅,而自己准备在价格达到9元以上之后卖出。

终于,坚瑞沃能在创业板的普遍涨幅调整到20%之后发力了,连B都打来了电话,问A的坚瑞沃能是否还持仓。当初和A交流的时候,自己曾说过只要坚瑞沃能超过2元的话,自己就会买入部分,而事实上在坚瑞沃能超过3元超过4元的时候都曾少量买入并且及时出掉。再次见到A的时候,已经是9月下旬的事情了。A没有说得太详细,重仓的坚瑞沃能基本在2元附近清仓了,虽有所斩获,但却错过了后面的大涨。A接受了C的建议买入了医药的EFT,还被套了几个点,自己的浙江东方由于贪婪没有在8.7元的高位出掉,而做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过山车。而那位C的硕世生物股价被腰斩跌破200元以后,目前的价位仅仅是260元。

同事操作坚瑞沃能的经历


满打满算就是3个月的时间,但个人持股的结果却大不同,不被B和C看好的坚瑞沃能成了大牛股,最高涨幅240%,A前前后后重仓操作了一年多,甚至在波动给几分钱的时候,有些给日子还能坚持当日做T,在最后的大涨之前离开后,面对坚瑞沃能动辄超过10%或者更多的涨幅,只是观望。B的科技股应该是不温不火,C的生物概念股几乎被腰斩,自己的浙江东方坐了过山车。那么,问题来了:股票有好有坏么?持有的牛股拿到最后了么?40%的波段涨幅落袋为安了么?疫苗生物概念收割结束了么?已经改名成保力新的坚瑞沃能还能在6个月锁定期结束后再次发力么?显然,答案是各种各样的,或者说根本没有答案。我们是这个市场的参与者和见证者,面临着一个又一个机会,也错过了一个又一个机会。我们反思了么,而经过反思之后,下一次的我们又该如何操作呢?

同事操作坚瑞沃能的经历


买和卖都是一个简单的动作,简单到一秒钟就可以完成,但却足以产生不可挽回的结果,而鲜有成功者。坚持了错误的,放弃了正确的,是头脑里善变的偶然决定么?A说只是暂时买入医药EFT,等坚瑞沃能再次下跌时,再买入。想法是这样的,结果被医药EFT套住了,就错过了坚瑞沃能的疯狂。而如果没有被医药EFT套住呢,在坚瑞沃能超过了2元之后,还有买入的勇气么?也是不好说的事情。因为在事后坚瑞沃能的大幅波动之下,选择的是观望,而医药EFT接近解套的时候,又开始了别的股票操作。

坚瑞沃能已经成为了历史,就像诸多的A股消失的名称。不同风格的交易者,不同资金体量的参与者,推动着价格的形成和可能的趋势,大多的时候,谁的资金量大,谁持仓多,谁对基本面研究得比较透彻,才能带动若干散户引导股票价格向某个方向发展的吧。

买与卖不是个问题,但是个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