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日課500丨今天為什麼還要讀《論語》:知命,知禮,知言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尧曰》20.03)


论语日课500丨今天为什么还要读《论语》:知命,知礼,知言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孔子是五十而知天命。富贵在天,死生有命。知天命,则有所敬畏,勇于尽人事。倘若不知天命,可能凡事都会趋利避害,缺少底线和担当。论语日课105:尽人事而听天命《集注》引程颐言:


知命者,知有命而信之也,人不知命,则见害必避,见利必趋,何以为君子?


趋利不一定获利。《朱子语类》进一步指出:


《论语》首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终云: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此深有意。盖学者所以学为君子,不知命则做君子不成。

死生自有定命,若合死于水火,须在水火里死;合死于刀兵,须在刀兵里死,看如何逃不得。此说虽甚粗,然所谓知命者,不过如此。若这里信不及,才见利便趋,见害便避,如何得成君子。


不知礼,无以立也

不懂礼,便无法在世上立身。知礼,则举手投足之间,从容不迫,落落大方;做事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展现的是自信与风度。《集注》言:


不知礼,则耳目无所加,手足无所措。


张居正又言:


礼为持身之具,故必知礼,乃能检摄威仪而有以自立。若不知礼,则进退周旋,茫无准则,耳目手足惶惑失措,欲德性坚定,则卓然自立难矣。


论语日课500丨今天为什么还要读《论语》:知命,知礼,知言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不懂得辨知言语,就不可能对人有真正的认识。要了解一个人是否值得信任,必要要从了解他说的话开始。张居正言:


若不知言,则众言淆乱,漫无折衷,得失无由而分,邪正无由而辨,人不可得而知之矣。


判断的依据自何而来呢?社会阅历不足怎么办?阅读中来。当看不清未来,迷茫无所措时,不妨回头看看历史。经典实则是历史经验的传承。人生有限,我们需要从经典中汲取养分,用以生活之借鉴。

《论语日课》至此讲完。虽说自古注释《论语》之书不少,但有参考价值且易得之书却不多。我将这些书目附在文后,供大家参考。


论语日课500丨今天为什么还要读《论语》:知命,知礼,知言


欢迎你在留言区交流。别忘了把今天的内容转发给你的朋友,大家一起成长。明天见。



附:《论语》阅读参考书目


(一)入门书目

1.《论语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

译者与语言学家杨树达是叔侄关系。本书初稿由杨树达审读,二稿由王力、冯友兰和童第德审读。本书注重文法,比较可靠。


2.《论语本解》,孙钦善,三联书店

注释精练准确,最大的特点是以《论语》本身解《论语》,对互见关系注释得很细致。


(二)基本书目

1.《论语集注》(收入《四书集注》中),朱熹,中华书局

四书系统的权威注本,是读《论语》绕不过的。

2.《论语正义》,刘宝楠,中华书局

古代注释《论语》最详备之作。

3.《论语集释》,程树德,中华书局

网罗甚众,诸多今不易得之典籍,多可于此书得之。


论语日课500丨今天为什么还要读《论语》:知命,知礼,知言


(三)延伸书目

1.《论语新解》,钱穆,三联书店

注释多本于朱熹(论语集注),把朱熹省去的,补出来。二者可互为补充。

2.《张居正讲评《论语》》,张居正,上海辞书出版社

一代名相,帝王之师,其讲解的视角是其他人所无法具备的。

3.《去圣乃得真孔子——论语纵横读》,李零,三联书店

如作者在《丧家狗》中所言,去政治化、去道德化、去宗教化,还原一个真实的孔子。

4.《论语疏证》,杨树达,上海古籍出版社

广泛征引先秦、秦汉与《论语》相关的典籍,相互印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