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肝是與春天和諧共振的

人的肝是與春天和諧共振的

與春天和諧共振的是肝


「五臟應四時,各有收受乎?」什麼叫「應」?中醫有句話叫「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意思是說,兩個人踩到同一個步點、頻率上的時候,一個人動,另一個人也會跟著動;一個人發聲,另一個人也跟著發聲,這叫「應」。當四季出現了變化以後,人內在的臟腑也會跟著變化。


什麼叫「受」?古人講:男女授受不親,「授」和「受」發音雖一樣,但意思卻不同,一個是給予,另一個是接受。兩個陌生男女之間互相傳遞東西,給的那個人叫「授」,接的那個人叫「受」,他們不直接發生這種授受關係,而是通過第三方,這叫授受不親。


「收」和「受」區別在哪兒呢?有一種新的理解,把「收」翻譯成英文receive,把「受」翻譯成accept;我收到你寄來的一封求愛信,這叫「收」;我是否接受你的求愛,這叫「受」。


當春天到來的時候,各個臟腑都要receive春天的信息,但誰跟它和諧共振,跳起舞來了?是肝,這就是「五臟皆收,唯肝受之」。


人的肝是與春天和諧共振的

東方的氣能讓人的眼睛明亮


岐伯說的第一類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東西,是出於東方,指的是以中原地區為中心的東方,就是現在山東的方向,再往北的遼東、東北這一帶都屬於東方!


人的肝是與春天和諧共振的


包羅萬象——顏色、植物、動物、聲音、韻律、數字等,它首先講的是我們肉眼能看到的色。「東方色青」,「青山綠水,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青色就是深綠以後趨於藍的那種顏色,英文直接就把它說成blue and green,藍綠的混合色。


以前學校的黑板都是黑色的,現在都變成墨綠色的,後一種顏色看起來更舒服,因為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


中國人把東方歸到一色——「青」,然後發現東方的氣起來以後,能影響人的肝膽功能,進而能讓人的眼睛更加明亮。


人的肝是與春天和諧共振的

肝藏精還是藏汙,取決於你的身體狀況


支撐五行東方這套系統的,有物質基礎,有氣,也有神,其物質基礎就是我們的肝。


藏精的時候,肝是生動活潑的;如果肝藏汙納垢,就會變成脂肪肝、肝硬化、肝癌。所以,肝是藏精還是藏汙,都取決於你的身體狀況。


所謂「人老珠黃」,意思就是肝血不足,眼珠都變黃了。


人的肝是與春天和諧共振的

對肝觸動太大,人就容易受驚嚇


如果對肝觸動太大的話,就容易讓人受到驚嚇,因為東方的肝膽系統會影響到人的神經系統,而神經系統受到刺激以後,容易讓人產生一種震顫,從而影響到內心,出現「驚駭」。


人的肝是與春天和諧共振的


「驚」是容易接受信息的意思;「駭」是一種心頭被陰雲遮蔽的感覺,是一種特別沉重、壓迫的感覺。所以,當你出現驚駭的時候,哪怕再害怕,也應該冷靜地看看,我現在是驚了呢?還是駭了呢?當你這麼思考後,就沒那麼驚駭了。


我們經常說,澀酸主收斂。當人病發驚駭的時候,其實是他的肝氣發散太過了。一驚一嚇,人就容易哆嗦、抽筋,這時候吃點酸的東西,能夠幫他收一下氣。


人的肝是與春天和諧共振的

吃雞肉可以補肝血


我們說「五畜為益,五穀為養」,東方是日出的地方,呼應日出最早的動物是雞,所以吃雞肉入肝經,補肝血。


所有的飛禽中,不沾水的都算雞類,比如鵪鶉、麻雀、鴿子、雞都屬於飛禽類,都能鼓舞肝氣。女人產後,通常會燉一隻雞吃,因為女人在順產時出的血都是肝血。


人的肝是與春天和諧共振的


雞肉吃多了也不好,因為現代人不管自己的肝氣是虛還是實,總是吃雞,結果導致營養過盛,而且雞肉吃多了,容易引起小孩子多動症,發病驚駭,整天不是擠眉,就是弄眼兒。


肝火旺、好動、有抽搐病的人,要少吃雞肉。


人的肝是與春天和諧共振的

想讓肝氣充盈,你最應該吃麥子


「五穀為養」,五穀又對應五臟,如果你五臟的功能有不同的缺損或者病害的時候,應該選擇與其相應的谷去吃,而想讓你的肝氣充盈旺盛,眼睛明亮,你最應該吃的谷就是麥子。


人的肝是與春天和諧共振的


為什麼補肝氣需要吃麥子呢?麥子是五穀中返青最早的。麥子是在冬天播種,在春天第一個返青,一般到夏天就要收割;麥子還有一個特點,它的麥芒特別尖銳,生髮力量特別強的植物,比如中藥裡面用的皂角刺、玫瑰花,也是疏通肝血的,都帶點刺兒。


所以肝氣虛、肝血弱的人,要吃白麵。換句話說,如果你肝氣、肝血都很足,甚至有點肝火旺,這時候再吃白麵,就是相當於吃毒藥。


來源:正安聚友會(摘自梁冬&徐文兵對話《黃帝內經》第一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