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我所知道的緬甸翡翠原石場口——會卡場口(五)

。。。接上期。。。

判斷會卡的裂,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細緻。會卡的裂多,眾人皆知,但是大部分的裂,在皮殼上,都有表現,有的甚至非常明顯。會卡的裂比較密集,也比較細小,如果只是用電筒在皮殼上走馬觀花的掃過,根本不會發現任何蛛絲馬跡。必須非常慢,非常仔細,大拇指壓住一半的電筒光源,慢慢的在表面移動,避免光線太強,反倒影響看不清細微的毛裂。

這種方法,對於蠟殼的會卡料子比較有效,但是要反覆看,多次看,仔細看,可以很負責任的說,一定不是一兩次,就能看出端倪,這句話大家一定要記牢,以後你會理解的。

對於水翻砂的料子,由於表面有翻砂,打燈看裂,不像蠟殼那麼容易,大裂可以看到,毛裂就很難看清了。這時候可以在原石表面噴水,再用上面提到的方法仔細、反覆觀察,就會有明顯的效果。而噴水,對於蠟殼來說,效果反倒是不太明顯,因為蠟殼根本就不粘水,噴不噴,沒什麼變化的。

另外,在資金條件允許的前提下,技術有保障的前提下,儘量選會卡的大料切。所謂“大料出奇跡”,這句話用來形容會卡更加貼切。而且產大料,本身就是會卡場口的優勢,沒理由不揚長避短。

大料意味著迴旋餘地大,內部綠色的變化多,不像小料,有幾條裂,整個料子就廢了,大料可以從幾個不同角度切,更多機會避裂,出手鐲的概率更高,如果料子種水好,尺寸大,起貨率不錯,那就算切的種水不理想,不能靠成品的質量取勝,起碼也可以靠成品的數量挽回損失。

當然,大料意味著價格更高,一旦切垮,損失更大,所以,一定在技術有保障的前提下去切。挑選會卡大料,一看皮殼,二看松花和色帶。如果皮殼夠老,可以重點關注,而如果還有綠色,那就更要仔細研究了。

還要提醒大家的是,會卡盛產水沫子,共生料,由於比重差異大,小塊的會卡料,通過掂分量,大概也能判斷密度,而幾十公斤,上百公斤的大料,就沒辦法通過掂分量判斷,那隻能通過仔細的觀察,好在會卡料子皮殼都很薄,基本打燈都有光感的,而翡翠原石的光感和水沫子原石的光感,差異還是很大的,尤其如果翡翠原石能通透到水沫子那樣,那基本都帶有熒光了。

最後,老杜再強調一下我們切會卡料的目的。我們講了這麼多翡翠場口,每個場口的優缺點我都做了詳細介紹。我們切某個場口的料子,必須要有明確的目標,方向必須正確。

如果你想從莫西沙裡切滿綠戒面,想從後江裡切手鐲,想在會卡料子裡切玻璃種,這都是緣木求魚,概率極低。

會卡料,以大料為主,以出手鐲為主,飄綠花的,紫羅蘭的,春帶彩的手鐲都是強項。會卡料的棉比莫西沙表現好一些,但是比木那差了不少,而且本身並不擅長出冰種、高冰種和玻璃種的料子,所以用會卡料子做掛件,牌子,如果不是飄綠,效果不佔優勢,總會差強人意的。

所以,如果想切滿綠蛋面料,後江,木那,南齊,莫灣基都是目標場口,如果切冰種無色蛋面,莫西沙,木那是目標場口,如果切手鐲,會卡、木那、翁巴利是主力場口。

最後再強調一下:給大家分享這些賭石的內容,不是為了鼓勵大家去切賭石,剛好相反,是希望大家能認識到賭石的專業性,經驗的積累是多麼漫長,奉勸所有還幻想靠切賭石賺錢的朋友,早早放棄這個打算,喜歡賭石,可以多看,多聽,多多交流,最好買明料切,學習相玉知識,瞭解玉文化,多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不要再聽信那些暴漲的傳說,幻想靠賭石發財了。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