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經典小故事:朱元璋賣酸梅起家的故事

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他一生的所作所為,史書早有詳細記載,功過是非,後人多有評說。但提起他在民間的軼聞趣事,知道的人可就為數不多了。

朱元璋雄心勃勃,為了幹一番大事業,便聽從了劉伯溫的建議,開始訪尋三眼道人。這三眼道人住在何方?他不知道!何日才能訪見?他心裡更沒有譜。反正,他漫無目標,這裡尋尋,那裡找找,一日復一日,到哪個地方天黑,就到哪個地方投宿。轉眼幾個月時間過去了,但一點線索也沒找到。他心亂如麻,焦躁不安。怎能不著急呢?當然急!試想,作為一個牧童、活尚出身的人來說,手無分文,口要吃飯,身要穿衣,日子好熬嗎?天長日久,幾乎變成了一個叫花子。儘管如此,他一點也不灰心,他信得過劉伯溫,早起晚睡、跋山涉水繼續尋著訪著。


民間經典小故事:朱元璋賣酸梅起家的故事


好幾個春秋過去了,朱元璋遊離了不少山川名勝,古剎府鎮,但還是沒有獲得三眼道人的一點信息,更談不上看到廬山真面目了。為此,他愁腸百結,心急如焚。一天晚上,他走得精疲力竭,來到一個去處,遠遠望見一處道觀,松柏掩蔽,香菸繚繞。於是,便急急忙忙趕到跟前,掀開半閉的山門,進入虛掩的殿堂。也不細看,在神龕前的供桌上和衣躺了下來。

朱元璋乏癱了,剛躺下就鼾聲雷響。懵懂中,見一道人走進門來,拜伏在地,口稱:“貧道未曾遠迎,望你多多恕罪!”朱元璋問道:“你是何人?”道人睜著三隻眼答道:“我乃三眼道人,你的來意我早已知曉。你多備些錢財,廣積酸梅,夏末秋初,我便散佈瘟疫,此病諸藥無效,惟有你的酸梅可解。出賣酸梅,才可趁此廣積銀錢,好用於招兵買馬,圖就大業!”

朱元璋驚醒,原來竟是南柯一夢。夢是心頭想:日省所思,夜有所夢。他沒當一回事,翻了個身,又睡著了。不多久,又夢見了那位三眼道人。這次朱元璋驚醒,天已微明,抬頭一看,神龕中的坐尊和夢中見到的三眼道人相差無異。朱元璋又喜又惱,開口罵道:“為了找到你個瞎瘟神,我腳上都打起了燎漿泡,苦苦尋了你不知多少日子,而你卻在這裡圖清閒!不過,打開天窗說亮話,戳破的鬼不害人,倘若你若哄了我,我可饒不了你……”

從此後,朱元璋尋親訪友,借了不少銀錢,只等酸梅成熟。

朱元璋不失時機,以微金收了大量酸梅,堆積了數百筐。到了七八月間,果然瘟疫流行,挨門逐戶打起擺子來(即瘧疾)。病者求醫,諸藥無效,惟有朱元璋的酸梅可治。一人傳十,十人傳百,買酸梅者蜂擁而至。朱元璋一人忙不過來,便找了幾個當年一起當過牧童的朋友,幫著賣。起初,一塊白元可買十餘顆。後來,覺得酸梅供不應求,便漲了價,一塊白元只能買到兩顆。但購買者仍然有增無減。朱元璋又採取了提價的法子,一塊龍元可買到一顆。當時四塊白元才頂一塊龍元,但購買者照樣很多。

朱元璋積存的酸梅越來越少了,但價錢越來越高了。後來,竟改做賣酸梅水,又收了一筆數目可觀的銀錢。朱元璋的酸梅賣光了,瘟疫也就沒有了。

這瘟疫就是三眼道人散佈的。不過,散佈瘟疫的時候,給大戶人家染得更嚴重,散佈了一次又一次,染了又治,治了又染,把從老百姓身上榨得的血汗錢,全源源不斷地送給了朱元璋。

如今瘟疫傳染到誰家,人都要挨個兒病倒。人都說瘟神沒長眼睛,三隻眼睛是樣子貨,摸到誰家就摸不出門,就是當初朱元璋罵了一聲瞎瘟神的緣故。

朱元璋有了銀錢,腰桿硬了,便開始招兵買馬。他歷經多年戰事,反抗元朝,攻佔集慶路,將其改為應天府。命徐達、常遇春舉兵北伐,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接著,在軍師劉伯溫的繼續輔助下,又一鼓作氣攻佔大都,結束了元朝在全國的統治,隨之平定西南、西北、遼東等地,最終統一了全國。

看更多民間經典小故事,請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