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水平開放持續加速

4月13日,海南多地舉行自由貿易港建設項目集中開工和簽約活動,涉及200個項目逾1000億元資金。這也成為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兩週歲”的特殊禮物。

近期,多個自貿試驗區推出一系列新的開放政策舉措:浙江自貿試驗區提出十一個領域26項改革創新具體措施,支持對油氣全產業鏈的開放發展;江蘇自貿試驗區連雲港片區出臺“1+8”政策,即1個總體指南與8個專項扶持政策,強化增量培育,深化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自貿試驗區連雲港片區發展;河北自貿試驗區正定片區出臺《關於加快推進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定片區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試行)》,從企業註冊、產業用地、資金支持、人才引進等方面確定了20條扶持政策,全力推進片區內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創新發展……自貿試驗區的擴大開放為中國高水平開放注入了新的活力。

高端產業發展提速

“自貿試驗區出臺的新政策顯示出自貿試驗區的政策體系更加全面,具有多管齊下的特徵。”商務部研究院對外投資合作研究所副研究員王是業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說,新政策總體上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行業准入限制進一步放寬,如浙江自貿試驗區推動油氣全產業鏈開放發展;二是推出大量便利化措施,這在三個自貿試驗區的政策中均有體現,主要是行政審批領域的便利化;三是財政資金支持政策,這在連雲港片區、正定片區的政策中更為突出。

王是業進一步表示,三個自貿試驗區的政策圍繞能源、金融、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等重點產業展開,重點鼓勵這些領域的投資,著力推動人才、資本等優質要素集聚。“這也表明各個自貿試驗區的政策是以優化行業結構為主要目的,結合自身優勢,做大做強高端產業。與此同時,為對沖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自貿試驗區出臺的政策更有針對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較大,進一步增強了對產業和投資的吸引力。”

此外,王是業認為,各個自貿試驗區相繼出臺力度較大的“硬核”政策也反映出自貿試驗區之間形成了一定的競爭態勢,高端產業、高端要素成為各個自貿試驗區競爭的重點領域。

對外開放持續推進

王是業表示,近年來,我國持續推動自貿試驗區的開放力度,不斷縮減負面清單長度,降低各行業的准入門檻。“減少准入限制、擴大對外開放將是我國自貿試驗區未來一段時期的趨勢。可以預見,我國自貿試驗區的對外開放將在未來達到較高水平。”

“除了相關行業市場準入的開放,規則開放可能是下一步需要繼續加強的領域。”在王是業看來,規則開放首先是要處理好行政機構與市場之間的關係,建立穩定、可預期、透明、廉潔的行政環境,增強各類資本對我國市場的信心;其次是要著力打造公平、有序、開放的市場格局,為各類主體提供平等的競爭環境,加強對各類企業、人員合法權益的保護。

王是業說,自由貿易試驗區未來不僅要成為我國開放政策創新的試驗田、集聚全球高端產業發展要素的重要平臺,更要成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重要示範和標杆。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劉向東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各地自貿試驗區不斷出臺新的政策,對解決我國在高質量發展中面臨的關鍵環節和核心技術短板等問題進行試點探索,將有助於更好地建立更現代、更前沿的產業集群,有利於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開放型產業體系,也有利於探索形成對國際有建設性貢獻的開放規則及治理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