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疫情爆發,普京抗疫選錯戰略方向,沒想到歐美才是重災區

從3月份開始,整個海外疫情大爆發,歐美被新冠病毒橫掃,截至目前,全球累計確診已超過180萬人,死亡超過11萬人,整個西方世界一片哀嚎,情形如同末日降臨。美國更是創下累計確診、新增確診、總死亡人數等數個第一,特朗普焦頭爛額,四處搶物資、忙甩鍋。

俄羅斯疫情爆發,普京抗疫選錯戰略方向,沒想到歐美才是重災區

然而一直靜觀其變的俄羅斯,疫情卻突然惡化,從3月22日確診新冠病例100餘人發展到現在,兩個星期不到,已累計確診18328人,死亡148人,昨日新增數字更是創下疫情發生以來的新高,新增2186人,情況急轉直下。

按照全球病毒發展軌跡,俄羅斯社區傳播已經擴散,近日確診人數還會繼續爆增。為什麼一直硬核的俄羅斯疫情會突然惡化,從以下幾個方面可以看出端倪:

俄羅斯疫情爆發,普京抗疫選錯戰略方向,沒想到歐美才是重災區

一是黑龍江綏芬河陸路口岸不斷查出回國公民被感染新冠肺炎。黑龍江綏芬河口岸是中國與俄羅斯接壤未關閉的陸路入境口岸(現已關閉),目前途經俄羅斯和俄羅斯國內中國人,從此口岸返回國內已經確診新冠肺炎病例達253例,形勢非常嚴峻。

俄羅斯疫情爆發,普京抗疫選錯戰略方向,沒想到歐美才是重災區

二是從俄羅斯入境的航班新冠肺炎確診率高達30%。4月初,俄羅斯CA910飛抵太原後,這趟載有204人的航班,已檢測出了60例確診病例,也就是說,30%的人員確診了新冠肺炎。

三是俄羅斯輸入國內病例多點開花,俄羅斯疫情大爆發已無可避免。據黑龍江省衛健委4月13日通報,我國自俄羅斯的輸入性病例已達419例,其中黑龍江綏芬河市報告253例,內蒙古滿洲里71例,上海60例,山西35例。

俄羅斯疫情爆發,普京抗疫選錯戰略方向,沒想到歐美才是重災區

俄羅斯疫情急劇惡化,與以下三個方面原因有關。

第一個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俄羅斯防疫的戰略方向錯誤。雖然普京在得到中國通報新冠肺炎疫情後,於1月31日第一時間關閉中俄邊境,並暫停向中國公民發放電子簽證。但是全世界人都沒有想到,2003年SARS以後,中國對傳染病疫情是如此的敏感,處理的是如此快速、果斷,以致於我們將新冠疫情控制住了,全世界才反應過來。

俄羅斯疫情爆發,普京抗疫選錯戰略方向,沒想到歐美才是重災區

普京總統對新冠的重視程度極高,很早就參考中國的方法,建設了方艙醫院和傳染病醫院,並儲備了醫療物資,但是讓普京崩潰的是,他用對了方法,卻選擇錯了戰略敵人,歐美國家才是這次疫情的重災區,一直到3月份,俄羅斯才關閉與歐美的邊境和通航,可是已經為時晚矣,疫情早已進入社區傳播階段。

中國對疫情的快速反應,也給那些敵視中國的歐美國家留下藉口,他們不停的向中國潑髒水,汙衊中國是病發源地,其實歐美早就存在新冠疫情,特別是美國,2019年就已經大流行並死了兩萬多人,現在更是確診超過56萬人,死亡2.2萬人。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不是你負大國責任,無私救助他們就能消除的。

俄羅斯疫情爆發,普京抗疫選錯戰略方向,沒想到歐美才是重災區

第二個方面,俄羅斯上緊下松,領導重視,民眾漠視,才造成現在不可挽回的局面。總統普京3月25日發表電視講話,宣佈從3月28日起放假一週,且工資照常發放,要求民眾高度重視、居家防疫。然而俄羅斯民眾並不在意,他們將防疫放假當成了度假,部分民眾根本不遵守政府制定的各項防疫措施,反而不停聚會、燒烤、運動、宴請,民眾的防護意識極差,甚至出現確診患者出逃情況,極大影響了防疫的成效。

俄羅斯疫情爆發,普京抗疫選錯戰略方向,沒想到歐美才是重災區

第三個方面,俄羅斯開始全民檢測。俄羅斯以前確診新冠病例少的原因就是沒有進行大範圍的檢測,而且檢測單位只有西伯利亞的一家實驗室,目前檢測試劑已經下發到了中央聯邦管區、南部聯邦管區等境內八大區域,俄羅斯政府為了提高檢測能力,已經同意私營以及非國有實驗室進行新冠病毒檢測。

俄羅斯疫情爆發,普京抗疫選錯戰略方向,沒想到歐美才是重災區

俄羅斯疫情爆發已成定局,按照現在的發展速度看,如果大範圍檢測,俄羅斯確診可能很快超過10萬人,到時候普京總統的壓力將極大。按照俄羅斯和中國近年來的戰略合作關係來看,中國肯定會盡最大努力幫助俄羅斯,不只是捐贈、供應醫療設備,派出專家組人數將超過意大利。

俄羅斯疫情爆發,普京抗疫選錯戰略方向,沒想到歐美才是重災區

世界各國從來沒有遇到過傳染烈度如此強的病毒,所有的國家都被虐了一遍,而且疫情什麼時候能結束,最後會死多少人,根本無法預測。在疫苗和特效治療藥物沒有出現之前,我們國家要嚴格管控輸入性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堅決防止國內第二次爆發。

俄羅斯疫情爆發,普京抗疫選錯戰略方向,沒想到歐美才是重災區

近期大家也看到,許多回國的華人華僑和留學生吃藥入境,隱瞞病情,企圖矇混過關,給全國防疫工作帶來了非常嚴重的隱患。據此,網友們呼籲國家一定要加大管控和懲罰措施,決不能讓國內大好形勢毀於一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