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見你,不是為了愛情

1

漫长的假期,除了书、植物与家务,还可以追追剧。

看了部大火的台剧《想见你》,起先觉得是爱情剧,青春靓丽,养眼又养心,时年34岁的主演柯佳嬿一人饰两角,演起17岁的高中生,居然一点都不违和。

想见你,不是为了爱情


看着看着,却发现,虽然有浪漫的爱情情节,但这部剧的目的显然不是爱情,爱情只是它的外壳,内核其实是一个自卑内向寂寞孤僻女生自我救赎之旅。

所有的穿越、凶杀,甚至于甜到腻的爱情桥段,都只是为了让你看到一个怯懦的女生如何与自己和解。

2


头两集看得一头雾水,我真的是靠9.5的高分支撑着看下去。黄雨萱怀念飞机失事的男友王全胜,日思夜想,总觉得他依然在自己身边,生日时居然还能收到“他”备好的蛋糕。而显然,他似乎又不是他。

直到,她收到一个老式的随身听,然后就通过这个随着身听穿越到20年前,伏身于一个17岁的高中女生陈韵如身上。

阳光开朗的黄与封闭内向的陈,似乎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女生。但从心理成长的意义上,其实,从来没有一个黄雨萱,她只是陈韵如的另一面,一个未被陈韵如认识的未知的自己。

我向我的成长小组“心伴侣”安利了一部剧,因为特别想让她们看到陈韵如在自杀时的那段哭诉:我不想要再努力了,我累了。还有她对体内的黄雨萱的“控诉”,不要再让我努力一下,不要更好。

想见你,不是为了爱情


我想,这部剧就是想告诉观众:与自己和解才是一个人最伟大的“爱情”。

“爱自己,这是最至高无上的爱”,我在多种场合说过这句话,但有多少人会爱上你自己?

所以,当陈韵如努力模仿黄雨萱,只是为了获得心爱之人李子维的爱,弹幕里全是对她的咒骂,我却是无尽的心酸。

有多少人一直不爱自己,却渴望成为别人眼里最好的样子?

3


其实,我一向最质疑的一句话就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什么才算最好的自己?活泼开朗人人喜欢就是最好的自己?如黄雨萱。

内向寡言的陈韵如就是差的,注定被排斥?

一个人一生,注定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前提是,你够不够爱自己。从外形到性格,从眉眼到习惯,如果自己都不曾爱自己,怎么奢望他人之爱。甚至你心心念念的爱情也只是一个机会,让你更全面的认识自己。

所以,我愿意相信,剧中黄雨萱再度穿越救下自杀的陈韵如,对照的是生活中一个人与内在的和解。

正所谓,绝望的尽头才是希望的开启,

我很怀念17岁时的自己,那时的她就是陈韵如的样子。走上心理学之路,也正是因为那段自卑懦弱的时光。感谢那时的自己。

想见你,不是为了爱情

“接纳自己的不好,爱上自己的全部,才会有完整的自我,真实的自我。

我们的一生,努力也好,颓废也罢,能找到真实的自己,拥抱她,与之和解,已经属不易。还要做更好的自己,什么才算是更好的自己?

这个真实、鲜活的自己都不曾被看见,被接纳,哪里又会有更好的自己?

请记着,爱自己,是这世间最至高无上的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