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市統一戰線傾力助推脫貧攻堅掠影

同心戰貧困攜手奔小康

——我市統一戰線傾力助推脫貧攻堅掠影

在推進張掖全面小康“一個都不能少”的進程中,全市黨外人士始終與黨同心同向同行,積極投身脫貧攻堅主戰場,湧現出一批積極進取、敢於擔當、樂於奉獻的先進典型。

開通電商車“扶”出新活力

我市農業資源豐富,農產品種類多、品質優,特別是高原夏菜、玉米種植、葡萄和馬鈴薯等特色產業優勢明顯。但由於農村地區交通不便、信息不暢,導致很多優質土特農產品“養在深閨人未識”。針對農產品“賣出難”的問題,市知聯會新聯分會副會長、電商創業園負責人、張掖至翔電子商務公司總經理史思陽利用“互聯網+”技術打通供需兩端,讓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順利搭上了電商“快車”,走出深山,進入千家萬戶。

史思陽積極推動電商創業園服務保障工作,著眼培育專業人才隊伍,形成“能人”矩陣效應。組織舉辦“新型農民工職業培育”工程、“青年創業交流”講堂、“千人培訓開辦網店”工程、“百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電商化”項目、“電商運營理論與實操培訓”沙龍等培訓班次和知識講座30餘場次、參訓10000餘人次,帶動入孵電商企業230戶、網店商家60多家,實現841人就業創業。他依託至翔電子商務公司,建設“張掖市電商扶貧同城網銷平臺”“張掖農特產品供應分銷平臺”“張掖市電子商務大數據平臺”“共享牧場”互聯網智慧營銷雲平臺,推動甘州區早酥梨、肅南縣犛牛肉、高山細毛羊等農特產品線上線下營銷突破10億元大關。他牽頭組織張掖市農特產品網銷系列活動,推動農特產品線上產銷對接和推介洽談,引導100多家電商企業和500多家網店入駐阿里巴巴、拼多多等大型電商平臺,拓展運用抖音、快手、今日頭條等新媒體營銷方式,積極為脫貧攻堅打造新引擎、注入新活力。

紮根脫貧線詮釋新擔當

“背後燙起泡,鼻子上結著冰,煙裡不見人,只聞狗叫聲”,是高臺縣羅城鎮紅山村冬天的真實寫景。一直以來,當地農戶冬天主要依靠土炕採暖,不僅汙染環境且採暖效果不佳。為此,該村駐村幹部、市民建張掖市委會秘書長、市科學技術局科技情報研究所幹部張海楓發揮界別優勢,為該村成功申報“農村可燃廢棄物回收再利用及炕暖氣專利技術推廣應用”省列民生科技項目,爭取項目資金10萬元,在幫扶村中推廣暖氣炕10戶,輻射帶動周邊42戶開展改炕工作。

2015年至2018年,在與紅山村結對幫扶期間,他搶抓“甘肅星火科技”12396“農村信息化試點建設”有利時機,積極與省科技廳溝通銜接,多方籌措資金配備25臺電腦,為紅山村、紅沙河村建起了農村科技信息服務中心。他大力推廣運用自己參與的“西瓜制種技術示範推廣”“現代化高效規模養殖技術推廣”“瓜菜良種繁育”“環形齒狀模生物質成型機試驗示範”科學技術,在助力增產增收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2019年,他再次積極響應省委、市委號召前往位於天水市麥積區大山深處的五龍鎮溫家灣村掛職,為天水市按期實現脫貧目標獻計出力。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走訪村上所有農戶,讓村民認識了這個“不會說當地話的當地人”。在他的協調努力下,為村上爭取資金2萬元農路硬化資金,積極致力改善村上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的情形。在鎮上對各村入戶道路進行統一硬化期間,他拿起皮尺丈量面積,配合施工隊開展道路劃線設計工作,每天蹲點施工現場監督施工,切實把好工程質量關口。在雨季期間,他自覺擔負防汛值班職責,組織村民檢修房屋、清理排水渠、開展巡山工作,在一次雨夜巡山中,他一腳踩空,從十多米高的坡上滾落,摔得一身泥水……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當好脫貧攻堅引路人,詮釋了新時代民建會員的精神風貌。

堅守公益路寫好愛心篇

市政協張掖市四屆委員、市工商聯總商會副會長杜國宏,是肅南裕固餐飲禮宴中心、萬家便民市場負責人,自創業以來,先後向社會慈善捐款捐物90多萬元。

他主動服務大局,充分發揮萬家便民市場在農產品銷售方面的優勢,支持貧困村專業合作社、貧困戶在市場銷售自產農產品,不斷拓寬群眾致富渠道,積極助力脫貧攻堅。他關愛貧困學生,啟動萬家"圓夢計劃"公益基金項目,先後對8名貧困大學生提供“青春助學金”6萬元,為市特殊教育學校、甘州區新墩鎮學校、肅南馬蹄中心學校留守兒童提供“暖冬”物資價值23萬元。他熱心公益事業,積極響應張掖市慈善協會倡導,為社區生活困難人員、特困老人捐助9.6萬元,為甘州區大滿鎮2戶貧困農戶購買價值9600元的電動三輪車2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