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孤獨的旅程》:生來就是形單影隻,但那只是孤單而非孤獨

贾平凹先生的文字是我最青睐的那种风格——朴实却有嚼头,早年农民的经历让他的作品有根可依,没有基础的文学作品只是空中楼阁,不中看也不中用。

孤单是产生孤独的前提条件,但两者又不是相伴而生的。

《生命是孤独的旅程》:生来就是形单影只,但那只是孤单而非孤独

最初的孤独都是源自于孤单

小时候的孤独是爸妈晚回家而饥肠辘辘翘首以盼的孤单,长大后的孤独是彬彬有礼却无人可倾诉的孤单。我们大多数人对孤独的第一次觉醒都是源自于孤单的生活状态——只有当一个人独处时,你才会明显地感觉到一个人的意义。

当你习惯了时刻有人陪伴热闹的氛围,突然将你扔进一个陌生寂静的环境,这突如其来的不适感会让你显得越发拘谨,也就越难以适从。


《生命是孤独的旅程》:生来就是形单影只,但那只是孤单而非孤独

我第一次觉得孤单是在去大学报道的时候,相信也有人和我一样,在父母送我到宿舍楼下转身离去的时候,看着他们的背影变得越来越小,我逐渐意识到我将会去到一个未知且陌生的地方,并且在较长一段时间都不能再寻求父母的帮助。

人是群居性动物,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下我们总是在寻求有那么一两个自来熟,以此来缓解自己对于陌生的恐惧和不适。

在最初的一个月里我并没有碰到,和室友礼貌的问候反而让我觉得更难以亲近,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打游戏,一个人辗转反侧,但又羞于启齿,在这种状态下度过了白天和夜晚。

《生命是孤独的旅程》:生来就是形单影只,但那只是孤单而非孤独

人的第一次意识觉醒都是在孤单状态下启发的,只不过有的人不能适应进而会时常感觉到孤独,有的人能够逐渐调整过来变得即使孤单却不孤独。

孤单是指形单影只的状态,孤独是指无所适从的不安。

孤独,是因为找不到认同感

坦白地说,我们究其一生所追寻的尽头,就是各种各样的认同感,有的为了外界的认同感而将自己包裹起来,这样会受人欢迎;有的满足于内心的认同感而固步自封,丝毫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内心和外界同样重要,内心的认同感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和不想要什么


《生命是孤独的旅程》:生来就是形单影只,但那只是孤单而非孤独

人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感到孤独呢?在无聊的时候。

于是我们有着各种各样的方式去排遣这些孤独感——追剧、看电影、听音乐、打游戏等等,为的就是在无聊感即将来袭时快速填充这些空白,让自己不闲下来。

只不过这其中的方式有的是短期方式,收益快但影响小,你需要源源不断地输入来排挤孤独;有的是长期方式,见效慢却影响深,让你有着足够的勇气去接纳和理解孤独。

外界的认同感,是知道自己能够得到什么和放弃什么。

《生命是孤独的旅程》:生来就是形单影只,但那只是孤单而非孤独

因为不知道自己应该得到什么,所以会嫉妒和眼红他人的成功,在求而不得和自命不凡中苦苦挣扎;因为不知道自己该放弃什么,所以蝇头小利都想攥在手里,在患得患失和精疲力尽中闷闷不乐。

只有当外界的认同感足以匹配内心的认同感时,我们才能坦然地承认自己的平凡,才能够发掘自己的闪光带,眼光也就能看得越来越长远。

正如先生在书中所言:在街头上看一回人的风景,犹如读一本历史,一本哲学,你从此看问题,办事情,心胸就不那么窄了,目光就不那么短了,不会为蝇头小利去钩心斗角,不会因一时荣辱而狂妄和消沉。

孤单却有所好,便不是孤独

人无癖不可与之交,以其无深情也这句话在先生的书里是这样体现的:无好之人活着,活着如同死了。人有好,人必有趣,有趣之人则肯定有神至而灵,是性情中人。

只有当一个人对某个事物有着足够的热爱,他才会产生畏惧、向往、崇敬之情,才会从活着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义,无好之人活着只是浑浑噩噩,和时间互相打发罢了。

《生命是孤独的旅程》:生来就是形单影只,但那只是孤单而非孤独

孤独说到底也只是人的一种意识状态,我们常说一个人的精神生活贫乏,是指他难以从自己的内心获取力量,难以平和地去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突发状况,这样的人很容易被他人利用且不自知,充当着“人云亦云”的亦云角色。

现实世界是基础,人需要从外部得到生存资料和养分,我们必须先活着;精神世界是提升,如果不能培养和稳固它,我们也只是活着。

我们是孤单的,大多数时候我们需要一个人去面对生活的不易,一个人去融入新环境,去处理生活的各种琐事,这是常态;但是因为有着足够的情感,我既会对小白菜的悲惨一生感到愤怒和悲哀,也会对五棵树的历程充满美好的想象力。

孤单却不孤独,我们才是完整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