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老還鄉”、“致仕”是官員退休,唐宋官員退休特別

文献记载我国古代的官员退休叫“致仕”,又称“告老还乡”。最早记载“致仕”的是晋国,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出现在春秋时期,形成于汉朝,发展于唐宋时期,定型于明清,政策最灵活的是唐宋两朝。

“告老还乡”、“致仕”是官员退休,唐宋官员退休特别

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官员退休有年龄条件,《礼记.曲礼》说:“大夫七十而致仕”。退休的年龄依据从哪里来?来自教育家孔子。孔子总结人生几个质的飞跃年龄时说:“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越矩”。这就是说,他一个大学问家到了50岁才确认天命(当时的世界观),到了60岁对事情可以不费力地明辨是非,到了70岁可以自觉地按照天命的规定行动而不感到有丝毫勉强。也就是说人的智慧和能力极限的年龄是70岁,超过这个年龄就会糊涂。因此,春秋时期,诸侯国确定官员退休的法定年龄是70岁。

后来的两汉、隋唐、两宋和元朝均以70岁作为官员致仕的法定年龄,明清两朝把官员退休的法定年龄调整为60岁,“文武官六十以上者,皆听致仕”。

唐宋两朝的退休年龄灵活有特殊性。唐朝官员的法定退休年龄虽然是70岁,标准却不是年龄,是官员的健康状况。唐朝规定“老病不堪厘务者,与致仕”,意即身体有疾病或者因健康状况不能胜任官职,没有到退休年龄也要劝其“致仕”,反之,即使超过70岁,身体健康可以继续为官。以健康状况为标准,说明唐朝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大发展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身体健康的官员多,我们从唐朝的绘画、壁画和文献资料中得到佐证。今天常说唐朝胖为美,实际上是反映当时人们生活水平高,身体健康,女性丰盈,男性健壮。

“告老还乡”、“致仕”是官员退休,唐宋官员退休特别

宋朝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生活水平超过唐朝,宋朝的疆域仅限于汉族地区,但是经济的总量远超唐朝,被称为“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官员法定的退休年龄也没有改变。从宋太祖开始实行的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并且立下祖训:“不杀士大夫”(士大夫没有死罪),整个两宋时期都注重培植文臣,重用文官,文官的地位高待遇好,很多官员超过70岁不退休,为此,包拯(999-1062年)曾上书弹劾不退休的官员。

当然也有主动请辞“告老还乡”的情形,一般都能如愿。如明弘治四年(1491) “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岁,俱令致仕。”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反映清朝宰相刘罗锅上奏皇上请求告老还乡,获得了“恩准”后回山东老家。“告老还乡”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有回避权力斗争的,有厌恶官场的,有被排挤不得已的,当然还有因病的。

“告老还乡”、“致仕”是官员退休,唐宋官员退休特别

退休后的待遇如何呢?这是涉及古代官员养老及社会对官员是否认同的问题,也是统治阶级维护特权的重要措施,因此历朝历代都重视。习惯上,人们一般不改变官员退休前的官职称谓,表示尊敬。经济上的待遇,“致仕”后不同的职官有相关的规范,汉代规定,年俸禄在两千石以上的官员“致仕”,可领取原俸禄的三分之一,唐代五品以上“致仕”给半俸,有功之臣“致仕”给全俸,如房玄龄和宋璟赐全俸。两宋时期退休官员退休待遇最高,宋神宗以后,为了解决超龄不“致仕”的问题,允许带职退休,官员致仕时,升一级享受待遇。明清官员退休待遇多次发生变化,明朝通常是致仕官食原俸,后来规定 “有司月给米二石,修(终)其身”,清朝基本参照明朝执行。

“致仕”是中国古代官制的重要内容,在封建政治中,既是人才政策,又是统治阶级的特权体现,同时,它折射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后世的人才政策和退休制度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