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起石頭砸自己,印度大面積叫停武器進口,戰鬥力卻可能大幅下降

最近印度国防部长宣布,将在5年内叫停101种外国武器的进口,并以本国制造的产品取而代之。禁令的内容除了包括雷达,军事模拟器,突击步枪这样的小件装备之外,还包括运输机,火炮,轮式装甲车,轻型直升机等这样的大件,此次印度推行武器国产化的雄心之大可见一斑。


搬起石头砸自己,印度大面积叫停武器进口,战斗力却可能大幅下降


过去印度也曾经多次强调武器国产化,但从没有像这次这样激进过:逐步叫停武器进口实际上是逼着本国的武器工业部分加快自主研发的脚步,但自产武器到底合不合格印度政府似乎并不怎么关心,一味强调国产很可能忽略质量,这在未来将给印度军队的战斗力埋下隐患。

禁令的本质,就是印度政府想给军事工业提供更多的资金。印度似乎认为,只要节约出外购武器的钱来加大本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就能够解决军事工业的发展问题。表面上来看还算靠谱,毕竟印度每年外购金额一度超过100亿美元,但其实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印度军事工业不能快速发展的问题远不止资金这么简单。

回顾中国如何发展工业的历史可以发现,发展工业化除了需要具备大笔的资金投入外,还需要外国技术的引进,与工业化适应的国民教育水平,良好的运输条件,一定程度的资源,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这些条件可以说缺一不可。


搬起石头砸自己,印度大面积叫停武器进口,战斗力却可能大幅下降


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都没有一家单位能制造重型火炮和拖拉机,在苏联的帮助下中国启动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由此走上工业化之路,军事武器的大规模研发也是在这一时期展开的。中国在当时开展了国民教育的扫盲运动,为了给工业化积攒原材料开始大规模的挖石油炼钢铁,同时从苏联引进军事武器技术,把大量其他领域的发展资金都投入到了工业化的生产中,从而建立了第一批军事工业基础。

尽管在中苏关系破裂后,中国受到外界条件限制很长一段时间未能取得突破性的进步,但是自主研制的步伐并未放缓,在80年代后,中国再次遵循着这些基本发展条件实现了军事工业的突飞猛进。改革开放后,中国拥有了更多的资金,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也拥有了更多的技术人才,中国更是从俄罗斯,乌克兰,以色列,法国等多个先进国家得到了技术支持,才到现在逐步研发出了现在的五代机,055万吨驱逐舰,运20大型战略运输机和国产航母。


搬起石头砸自己,印度大面积叫停武器进口,战斗力却可能大幅下降


相比于中国,印度的武器工业发展在起步阶段有远远超过中国的外在优厚条件,甚至直到现在,美国和俄罗斯两个军事大国的许多顶尖武器装备仍然对印度是开放购买的,印度国产武器之所以一塌糊涂,更深层次上是因为印度国民教育水平仍然低下,国家依然奉行种姓制度,社会管理混乱,阶级矛盾和宗教矛盾都十分严重,地方政府不作为。由此导致印度的军事工业既不顶尖,也不完善,这才是印度国产武器如此失败的根本原因。

军事工业是全国工业水平的代表,但却是最高水平的代表,整个国家的工业基础实际上才真正决定了一个国家军事工业水平的下限。换句话说,工业化整体水平高低和完善程度才真正决定了一个国家是不是能自己制造好用的武器装备。

例如瑞典是欧洲的一个小国家,但是工业水平是顶尖的,因此瑞典大多数军事武器都是自己制造的,甚至战斗机能够达到出口水平。另外就是工业体系的完善程度,这方面俄罗斯造不出航母就是最好的例证了。

搬起石头砸自己,印度大面积叫停武器进口,战斗力却可能大幅下降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多次想过制造航母,但是因为再也无法凑够当初涉及航母制造所需要的的9个部门,600个专业单位和8000多家顶尖制造商而只能延缓计划。过去这些制造单位分布在全苏联多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只是其中一部分的生产研发基地,解体之后俄罗斯只拿到了一部分技术,因此直到2014年俄乌冲突时,俄罗斯都不能自己制造航母上的阻拦索,由于航母制造涉及的项目实在是太多了,缺乏其中一个就可能导致项目无法进行,由此推及其他领域,可见军事装备生产对于工业体系完善程度的要求之高。

据此分析,印度想要实现军事上的自主生产,当务之急应该是首先革除社会弊端,清除掉影响工业化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在基本上建立更为完善的工业化体系后,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武器的国产化。现在莫迪显然有些急于求成,尽管加强资金的投入是一个方面,但是改革社会更重要,急于求成直接限制本国武器的进口,很可能到头来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为军队的战斗力埋下隐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