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錢怎麼創業

窮人做大事自有妙辦法,窮人缺錢,很容易陷人惡性循環。

  • 沒有錢,就難有大的作為,只能為柴米油鹽操心。
  • 沒有錢,就不敢放棄手裡這塊麵包,去追求更多更好的東西。
  • 沒有錢,就進不了有錢人的圈子,就只能在窮人堆裡混。

身居底層,便很難高瞻遠屬,於是窮人總是錯過機會,一生都在仰望別人,為別人的事業添磚加瓦。

窮人的無奈,只有窮人自己能夠體會,缺錢就沒有事業的基礎,缺錢得不到良好教育。缺錢影響心態,缺錢更進不了上層圈子。

總之,缺錢的後果不僅是影響到生計,更重要的是影響到心計,影響到為人處世的方法,影響到人的整個前途。

所以,窮人也要創業,窮人更要做大事,狼有浪道,蛇有蛇蹤,窮人做大事自有巧辦法。

  1. 敢於做大事


窮人總是直觀地認為路邊的雞毛店飯菜便宜,大飯店必然昂貴,其實不然。就算小飯館單價確實便宜,但如果敞開肚子,毫不節制亂點氣,最後結脹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何況小飯館並不一定便宜。

  • 你看過《水滸》沒有?孫二孃可認識?她那店感覺如何?不要以為店小老闆就善良,大飯店反而更講規矩,更重信譽。

小飯店生存艱難,說不定早就練就了一身刀技, 宰起客來絕對是穩準狠。

  • 何況還要算一筆賬,要是在路邊的雞毛小店吃壞了肚子,你還更是得不嘗失。所以,窮人不妨壯起膽子走進大飯店,試先問個價,如果不行, 無非是題出來而已,又不損失什麼。

至少還長了見識。何必憑空想象、自甘平庸,自絕於更好的機會。

做個大生意和做個小生意, 費的口舌往是一樣的, 不要認為小生意,好做就選擇它,很多時候兩者花的功夫一樣多。是否做一件事,選擇的標準不應是大小,而是看自己是否適合。


  • 中央電視合的許多主持人都是從地方臺既去的,當年他們在地方臺時,當地的觀眾也沒有覺得他有多麼出眾,多麼了不起。

但去了中央臺,漸漸就氣度不凡了:如果再返回地方,與過去的同事同臺主持,真的就不一樣了,讓人刮目相看。

每個人身上都蘊藏著豐富的潛質,你所面臨的挑戰越大,對自己的潛能挖掘得越充分,就越可能有非常的建樹。

一個人的思維和氣質常常是由他所從事的工作打磨而成的,並非他刻意如此,而是每天所接觸的人和事,每天必須思考和處理的問題,培養出了一種個人風格。

環境會給每個人打上烙印。一個人對自己的評價常常不是基於自己對自己的認識,而是隨別人對自己的態度而改變的。當別人認為你是重量級的人物時,他的態度謙卑,你就不知不覺氣宇軒昂;而當週圍的人都覺得你無足輕重,你自己要麼畏縮、要麼激憤,都難有大度雍容的感覺。

人生如同一場戲,既然都是唱,都要花費同樣的力氣,還不如選個大舞臺、好角色,痛痛快快演一場。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2.把一件事做透

我們都熟悉一條組織原則一一少數服從多數。 但是實際上,生活中很多的“多數”意義並不大,反而是“少數”在決定著事物的性質。一個將軍的某一個念頭,可能左右一場戰爭的勝敗,從這種意義來看,很多人的血是白流的。

十隻股票中,你只要買對了兩隻,這兩隻所賺的錢,也許比其他八隻都多。

一個公司,佔總人數20%的那部分員工,卻創造了超過80%的利潤。同樣,只要有20%的員工和你搗亂,你這個公司基本上就稀里嘩啦了。


窮人創業,往往並不是沒有遇到過賺錢的機遇,也曾經有過潛力很大的項目,那真是一段愉快的日子,於什麼都順,前途無限光明。然而當那一陣高峰過後,日子又漸漸平淡了,許多人便開始煩躁,一心想創造新的輝煌。於是大量的精力用於開拓,原來賺錢的事反而顧不上了,時間一長,自然廢棄。

千辛萬苦開了頭,卻不能堅持下去,一輩子都在追尋,一輩子都在選擇,等到發現不對時已經快走到人生盡頭, 才像那掰苞谷的猴子, 隨便對付一個了事。

一個好項目的珍貴,是要在事過很久以後,回頭再看,才能發現的。

並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得到相應的回報,正如你買了十隻股票,也許80%的利潤來源於其中的兩隻,如果你不緊緊把握住它們,狠賺一把, 那另外八隻的虧損就可能把利潤全部吃掉。

人生就是這樣不公平,那兩隻賺錢的股票也許並沒有消耗你多少時間,另外八隻賠錢的買賣,卻讓你殫精竭慮。

  • 所以把一件事情做透,是成功人生的捷徑,千萬不要以為機會遍地都是,人一輩子大量的活動其實都只是鋪墊,真正起決定作用的就只有幾次,當你手上抓住一個機遇時,再難也不要鬆手,也許完成這一件事,就奠定了一生的價值。

重要的不是決定要做什麼,而是決定不做什麼。

不做什麼是為了等待那要做的什麼,一旦決定要做, 就定把它做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