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是從記憶中構建出來的嗎?

Panny-小婧


夢是什麼?

不是從記憶(意識)中構建出來的。

根據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

夢是潛意識的反映。

潛意識,是我們能量的容器,藏著無數資源,意識只要設定目標,潛意識就會朝向這一目標前進。

潛意識就像此配圖水平面下的冰川,它比露在外面的意識強大的多。

夢,是讓我們深入潛意識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徑,並且通過夢,潛意識會暗示我們很多重要的信息。

我以前白天只要內心比較矛盾,不願意接納一些不可理解的體驗,晚上就經常做生活中常出現可怕的意象的夢。後來知道是因為我自己不能承受的體驗轉入潛意識的結果。

莊周夢蝶的故事,家喻戶曉,可能因為我們隱隱約約感覺到,自己在夢中更加真實。

夢是潛意識的顯現,潛意識不會欺騙我們,而意識有時候反而很容易欺騙我們。

代表潛意識的夢比我們的意識更富有洞察力和創造力,我們可以從夢中,找到人生中的許多答案。



夢嫻君


夢從靈感深處構建出來的。


李江鋒17


夢的機制比較複雜,甚至對其研究只是冰山一角。從古至今都有很多關於夢方面的故事。在宗教典籍裡有不少關於夢的預測作用的解釋,雖然夢的機制沒有完全能清楚,到也沒必要將其神秘化和宗教化。

弗洛伊德著有《夢的解析》,認為夢是潛意識的再現。我們的大腦無時無刻不接受外在的信息和內在的信息。所以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個窗戶,連接外在和內在的橋。但是神經系統有個特點,對信息的刺激是遵循全或無的模式,啥意思。就是當我們接受外部刺激的時候,內在刺激的作用被抑制或處於閾下。比如,我們白天的時候很少會關注內在唸頭,晚上的時候外部刺激減弱,內在刺激就會表達。各種刺激整合後,在大腦以意像的形式呈現就是夢。當然,對各種刺激的組織可以借鑑系統理論的機制,比如控制論和混沌理論。有時候在我們處於淺睡眠,慢波睡眠或白日夢的時候其實意識參與了作用,所以這時候我們自己能理解夢的隱喻就是知道為什麼會做這個夢。比如最近很焦慮,會做一些被人追啊,答不完題啊等。但處於深度睡眠時有時候夢的呈現就比較離奇,就像混沌理論,這時候意識參與的作用少。夢所呈現意向的背後涉及深層的刺激或早期情結。所以就像冰山,不是所有的夢都能被我們分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