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大唐貞觀時期的和親政策為什麼比漢代的成功?

教育佳人


愚見,漢唐和親都在於穩定邊疆,以利於政治統治,國泰民安,所不同的地方有幾點:

1.西漢時期,由於連年戰爭,勞民傷財,急需休養生息,公元前198年,高祖劉邦確立和親制度,向匈奴貢獻大量財物,這種帶有貢賦性質的和親,實際上也是無奈之舉!但是到了漢武帝時期,經過文景之治,西漢國力強盛,漢武帝此時的和親又一高姿態以達到讓匈奴臣服的目的!這兩種和親都是在當時社會背景下產生的,都是為了穩固政權,是一種策略,如果有利自然會存在下去!

2唐朝時期和親是在發展中有策略的調整由策略改為政策繼而升級為國策!具體為,和親的公主身份都比較高貴,基本都是皇親國戚,而漢朝和親的公主品級都不太高!其二唐朝時期和親頻繁,據不完全統計,唐朝與異族之間的和親有28次之多,並且貫穿整個唐朝,而漢朝也只有在西漢時期有奉行!其三唐代和親的範圍與對象廣。唐朝與周邊的異族蕃王幾乎都有過和親的歷史。這種另類的和親目的是擴大與鞏固了皇親國戚在軍隊中的恩威,以達到維護邊疆穩定,這也是推行和親國策的體現。其四,漢與唐都把和親作為治國安邦的政治策略,而不同的是,漢是以武力為主,和親為輔,這種和親自然不可能長久,而相反,唐朝則以和親為主,武力為輔,以達到恩威並施的目的!

當然唐朝有五代十國民族大一統的根基,這點漢朝是沒辦法比的,所以說和親政策,唐大於漢,當然了,產生的歷史影響也就不盡相同了





有夢想的黑灰


“和親”是歷史上中原王朝與邊疆少數民族政權之間政治聯姻,多以中原王朝將公主或宗室女子嫁與少數民族首領為主,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雙方的友好與邊境安全。

“和親”之策,從春秋戰國至清朝延續兩千餘年,又以漢唐的“和親”影響較大。漢朝與匈奴的“和親”分為兩個階段,西漢武帝前和西漢元帝時。

西漢初年,劉邦抗擊南下的匈奴,被匈奴冒頓單于圍於白登山七天七夜,險些喪命。後用陳平之計,賄賂冒頓閼氏得以脫身。其後,西漢被迫採取“和親”之策,求取邊疆安全。

西漢武帝時國力強盛,劉徹廢止了“和親”之策,派大將衛青、霍去病率軍北擊匈奴。漢軍最終擊敗了匈奴,解除了匈奴政權數百年來對中原王朝的威脅。

西漢元帝時匈奴分裂,其中匈奴呼韓邪單于南下臣服漢朝,並向漢元帝請示和親。漢元帝將宮女王嬙嫁與呼韓邪單于,促進了漢匈友好。此次和親不同於漢初的“和親”。

唐貞觀年間,唐與青藏高原的吐蕃政權時戰時和。在唐軍取得軍事優勢的情況下,吐蕃贊普松贊干布請示和親。唐太宗李世民將宗室之女文成公主嫁與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入藏,促進了漢藏友好,也促進了吐蕃經濟、文化的發展。

唐中宗時,李顯將養女嫁予吐蕃贊普赤德祖贊。金城公主在吐蕃生活近三十年,對唐蕃交往有所貢獻,鞏固了文成公主進藏後的唐蕃“舅甥之盟”。

漢初的“和親”與漢元帝和唐的和親不同。原因就是國力,國力弱時的“和親”是屈辱被迫的,國力強時的和親是平等友好的。所以,實力才是硬道理!


林城布衣10001


漢朝的和親政策和唐朝的和親政策有本質的不同,一個是乞和,一個是施恩。

漢朝在什麼情況下實施和親政策的,楚漢爭霸剛結束,國內百業凋敝官員乘車馬都沒有,這時北方的匈奴完成了草原統一,勢力正盛。漢朝是在白登之圍後考慮的和親政策,可以說是無奈之舉,是乞和,當然後來通過休養生息漢匈實力轉換,到昭君出塞時已經是匈奴向漢朝乞求和親。才改變不利局面,這是後話。

唐朝特別是唐太宗事情東征西討,滅東突厥,驅逐西突厥,唐太宗成了遊牧民族眼裡的天可汗,唐太宗時的文治武功有目共睹,這個時候對外和親,可以說是對外施恩,遊牧民族沒娶到大唐公主應該視為榮耀,這和昭君出塞時期遊牧民族心理是一樣了。

和親政策的成功與否,一看所站角度,二看國家實力。當然無論是乞和還是施恩,和親的當事人都是作為政治犧牲品,對這些公主來說都是人生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