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別人鑽破腦袋都想上市,華為最有資格上市卻不上市?

特斯拉2019


在中國眾多的企業當中,主要分為兩種公司。就是上市公司和未上市公司,這兩種公司的性質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而大家對於這兩種公司的區別知道是哪些嗎?下面就為大傢俱體進行分析一下。

一、上市公司。

在上市公司的概念當中,主要就是說這家公司可以進行對外發行股票,可以在證券交易所進行交易股份的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可以劃分為股份有限公司當中的以找那個,除了得到有關部分的批准之外,還需要符合一定的條件。這些公司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可以在證券市場進行融資,可以非常廣泛的吸收社會當中的閒置資金,有了這些資金的支持之後,可以快速的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和市場的佔有率。

在公司發展到了一定規模之後,往往都是以上市為一個主要的目標。從一些國際的經驗來看,世界上很多知名的大企業基本上都是上市公司,就比方說在美國的500家最大的公司當中,就有95%的公司都已經上市了。

在上市公司中,可以對社會的一些資源進行整合。就比如說可以公開的上市增發股票,在這些權益當中,非上市公司都是沒有這樣的權利的。

二、非上市公司。

與上市公司有著很大區別的就是非上市公司,所謂的非上市公司主要就是指的就是其股票沒有上市或者沒有在證券交易所當中進行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同時,非上市公司在制定員工持股計劃或者管理者收購計劃當中。非上市公司的股權購買價格沒有非常明確的定價基礎,因此,在確定價格的過程中難度也非常的大。在美國的一些公司當中,對於非上市的公司通常都是採用的對企業價值進行評估。然後確定企業每股的價值,按照這樣的基礎來進行出售價格。

三、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主要的區別有哪些?

1、融資的渠道不一樣。

在融資渠道方面,上市公司的渠道明顯要比非上市多了很多。在公司進行上市的過程中,主要就是由投資資本進行領投。在領投的過程中佔據了一部分公司的股份,在上市的過程中就可以獲得投資者的資金支持。而在上市了之後,還可以通過不斷的增發股票在資本市場上籌集更多的資金。

非上市公司想要進行融資就和上市公司有著很大的區別,當然這些非上市公司可以進行發債,但是從發債的比例上來講,上市公司發行的發債比例就會多很多。而且,在非上市公司當中也只能夠進行定向的融資,而不能夠面向大眾。

2、公司的管理構架不一樣。

在上市公司當中,有著非常嚴格分明的管理制度。必須要擁有著完整的股東大會制度、董事會、監事會等等,而在非上市公司中,就沒有這些明確的規定。同時在管理層有了變動之後也要進行修改披露,而且在每個季度當中也要及時的公佈出自己的財務信息,而這些在非上市公司當中都沒有著明確的要求。

3、對於股東的意義不同,同時知名度也不一樣。

在大多數企業當中,在發展到了一定規模之後,都是以上市為一個主要的目標。而在公司進行上市了之後,這也主要體現出了資本市場對於這家企業的一個認可。在上市公司的日常運營當中,作出的每一步決定也需要對公司的股東進行負責。在做出了決定之後,要需要及時的告知股東,同時也需要將企業的每一步發展計劃都進行告知。在決策一些重大的事情上面,上市公司也需要進行股東代表開會進行協商決策。

而在非上市公司中,就不需要這麼多的繁瑣條件。同時,在公司進行了上市之後,公司會在交易所進行公開的交易,對於公司的知名度而言會有著很大的提升。我們可以發現在中國眾多的品牌公司當中,基本上都進行了上市,而在上市之後公司的知名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這些在非上市公司當中都是沒有辦法進行實現的,對於推廣自己公司的知名度也有著很大的限制。

綜合所訴:看完了這些之後,對於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大家是否有了一定的瞭解?對於這兩則之間還有什麼樣的疑問,歡迎在下方進行留言。


奶思兔米球000


小蜥蜴認為主要為四個方面,具體如下:

一、融資渠道暢通,融資額度寬裕且成本極低

上市是直接融資的方式。2019年以前,華為的融資渠道主要是外資銀行(利率水平極低),2019年下半年開始,華為首次試水國內直接融資方式,發行境內債券,3年期票據利率3.48%。各大銀行瘋搶,認購倍數為3.08倍。受歡迎程度與一流AAA國企無異。其實該債券利率對於很多銀行來說根本不賺錢,但為了落個名頭或者可以以此打開與華為合作的下一步業務,仍紛紛跑步入場。畢竟華為每年賬上的現金大幾千億,讓各個機構垂涎欲滴。\r 所以,華為不上市,首先是因為華為不差錢。發行境內債券並不等於缺錢,主要是汲取貿易戰中的經驗,在資金融通方面,試水境內融資渠道,提前未雨綢繆打通國內外融資渠道。

二、管理體制完善,避免上市資本多元化影響控制權

眾所周知,華為的領袖人物是任正非。但從華為的組織架構來看,華為採取的是集體管理模式:採取輪值董事長當值期間為最高領袖,領導公司董事會和常務董事會。共有1位董事長,3位輪值董事長,合計17位董事,各司其職。\r 當年的“萬寶之爭”,資本大舉入局,使得地產巨頭萬科一度處於風口浪尖,控制權和經營權受到嚴重威脅,對公司經營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華為無疑是一家優秀的公司,一旦上市定會面臨資本重倉大舉入局的態勢,屆時將成為公司發展很不確定的因素。

三、薪酬制度健全,使得股權激勵與上市公司激勵無差別

華為的薪酬制度完完善,主要是固定薪酬、變動薪酬、長期激勵和福利組成。其中固定工資在市場定位為50-75分位,高於行業平均水平。變動薪酬主要是根據公司利潤分配到公司的獎金池,下發給部門的獎金包,再分配給個人,主要與公司績效、個人績效和個人職級掛鉤。長期激勵踐行“為長期奮鬥者為本“的核心價值觀,演化出了TUP計劃:以每股1元的價格購入公司股票,合資公司員工也有認購資格,持股員工有華為所發的股權證書,並蓋有華為公司資金計劃部的紅色印章。\r 華為重視人才及研發投入,無疑,完善的薪酬制度與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制度對於人才的激勵和回報沒有太大差別。

四、企業文化決定,穩健經營避免大幹快上

華為的核心價值觀是“成就客戶、艱苦奮鬥、自我批判、開放進取、至誠守信、團隊合作。“。華為的企業文化特色是”狼性文化、墊子文化、不穿紅舞鞋、文化洗腦“。企業文化要求大家有奮不顧身的進取精神,群體奮鬥,秉承上世紀的艱苦奮鬥精神,以勤補拙,艱苦鑽研,並且經受其他領域的豐厚利潤的誘惑。\r 摩爾定律演進速度變慢甚至停滯,給了中國科技追趕的時間和空間,“中國製造“效應和工程師紅利讓中國企業具備成本和速度優勢,而此刻,我們更需要華為這樣腳踏實地的企業帶領中國科技企業實現飛躍發展和彎道超車,而不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追逐短期利益,舔舐帶血的資本。

上市不上市沒有好壞之說,關鍵是真的要匹配到公司的長遠發展和產業佈局的需求,而不是為了一時圈錢套利離場。

小蜥蜴一點拙見,請大家指教。


蜥蜴觀點


上市這個問題,大家都知道有利也有弊。數智風認為華為公司為什麼不上市主要有以下幾個考量:

1、華為股權結構非常複雜,未必最有資格上市

曾經,任正非在企業艱難的時候,沒有找到渠道融資。急中生智想了一個讓員工投資的辦法。從此,華為的股權結構就變的非常複雜。請看下面華為的股權關係圖:

在這張股權關係圖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總資本402億元。全部由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出資。而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股權中,任正非出資僅僅2.76億元,佔比才0.94%。真正佔大頭的是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佔比99.06%。而這個工會里面是千千萬萬的華為持股員工。

其實,這個在科技圈裡,大家都知道,只要在華為幹滿3年,上到一定級別就可以配股。當然這個配股是虛擬受限股份。不是拿到就可以立即兌現權利的,設置了時間限制,讓員工為華為多做貢獻。設置了一些兌換條件,就算離職也是需要滿足條件才能兌換的。主要還是獎勵忠誠精幹的員工為華為做出貢獻。

大家想想看,如此複雜的股權結構,如果要上市,股市的股東們指定是不樂意的。所以上市未必就那麼有資格。

2、華為雖然龐大,卻不好講故事

華為公司體量雖然很龐大。和那些上市公司比起來,很多故事不好講。請看下圖:華為官網查的近3年(2017-2019)財務年報截圖

數據顯示,華為的利潤率也不高。主要原因是它每年投入研發費用非常高。這對於上市來說,故事不好講啊。

3、如果上市,企業的決策權就變化了

如果華為真的上市了,公司的決策權就應該交給股東大會。而股東大會基本是大股東說了算。那華為將不再是今天我們看到的華為。

我們今天的華為,已經打上了很多民族英雄企業的標籤。為什麼呢?正式因為決策權還在老闆手裡,老闆想要做一件事,可以發動企業大家一起努力做成這件事。華為敢花巨資請IBM為其做諮詢設計,同樣也敢和美國高科技企業一干到底。這些決策換做上市公司恐怕追逐利潤的投資股東們是絕對不會同意的。

再來看看決策案例:

  • 萬科的王石,自願退出。大家心裡恐怕都不太相信吧。

  • 格力的董明珠,號稱大姐大。想投資汽車,董事會也是不同意的。

所以,華為不上市也是非常正確的決策。否則決策權丟了,公司基本就不是現在公司的了。

4、華為現在不缺錢,無需融資

現在的華為已經發展壯大,資金上並存在困難。所以,沒有資金方面需求。它也無需上市去融資。各大業務發展也很穩健,自主創新的長遠道路也非常正確。

總結

綜上所述,華為無需上市,也不該上市。專注走自己的“自主創新,為客戶創造價值”挺好的。

我是數智風,用經驗作答,歡迎關注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