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接回來的留學生中有一例病毒攜帶者?還會不會繼續往回接了?

5G的老爺們


現在不是有關部門想接還是不想接的問題。

之前外交部和中國的駐英大使館也明確的表示,建議留學生謹慎選擇回國,因為在旅途的過程中會增加交叉感染的風險。

其實這道理也非常簡單,從英國到國內最少也得13個小時的時間,長時間在一個封閉的空間內,肯定會增加交叉感染的風險。

在正式接留學生回國之前,駐英大使館還要求這些小留學生的家長簽署責任承諾書,其中責任承諾書明確的規定,旅途中的所有風險由家長承擔,包括飛行風險以及機上感染風險。

讓小留學生的家長簽署責任承諾書,一方面是要釐清責任,另一方面駐英大使館的相關工作人員也清楚,現在接留學生回國肯定會存在著很大的風險。

簽署責任承諾書,也是為了讓家長在瞭解風險之後,由家長自己決定是讓孩子留在國外,還是搭乘臨時航班飛回國內。

在英國的疫情爆發之後,國外的小留學生確實遇到了很多困難,但在外交部的極力斡旋下,當地的相關部門已經採取相應的措施來保障留學生的安全。

並且英國的首相也明確表示,所有的留學生以及非法入境人員都可以享受免費檢測,免費治療服務。

但有一部分留學生的家長仍然想讓孩子回到國內,這些留學生的家長冒著孩子被感染風險,作出這樣的決定可能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有些家長認為國外的疫情非常嚴重。

在國外疫情剛爆發的時候,當地的很多防控措施嚴重不到位,國內的一些媒體也曾經針對國外的奇葩防疫措施做了相應的報道。

即便是現在國外的很多地區已經採取了嚴格的防控措施,但大部分家長可能是心理作用,一朝被蛇咬十年年怕井繩,現在對國外的疫情防控整體上還是非常不放心。

而現在國內相對有比較安全,即便是旅途的過程中有感染的風險,大部分家長還是想讓孩子回到國內。

二是,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都把孩子送出國留學,在一開始很有可能就是一個錯誤的選擇。

即便是成年人,在面對快速蔓延的疫情時,多多少少都會感到緊張、恐懼和焦慮不安。

這些未成年人就更不用說了。

而且這些小留學生處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他們在疫情防控期間不僅會有語言上的障礙,而且還會有文化上的衝突。

人在最困難最絕望的時候,需要的不僅僅是物理上的保護,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安慰。

可能在有些小留學生的家長看來,讓孩子儘快回到國內,至少能夠緩解他們緊張焦慮的情緒,同時也會讓孩子更有安全感。

正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在我們一般人看來,既然在回國的途中有感染的風險,那還不如讓孩子待在國外,但可能在這些學校的學生家長看來,讓孩子回國才更安全,也有可能因為他們此時情感已經戰勝了理智。

根據濟南省衛監委公佈的消息,目前搭乘臨時航班回國的小留學生已經有兩例確診病例。

其中4月5號是公佈了一例。該類患者是福建廈門人,在英國留學,入境的時候體溫正常,也沒有其他異樣症狀,但在4月3日23點濟南海關通知其核酸檢查呈陽性,後來又組織相關的醫院對其複檢,檢查的結果仍然是陽性,經專家會診之後確定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而後在4月6號時又公佈了一例。該類患者年齡17歲,也是搭乘的東航的MU7072次航班,4月5號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目前沒有任何症狀,身體狀況比較穩定,現在傳染病醫院隔離觀察治療。

首批達成臨時航班回國的168名留學生當中,目前已經有兩例確診病例,但估計仍然有一部分家長還是希望孩子回到國內,具體的原因就是上面分析的兩點。

只要小留學生家長仍有回國的需求,他們仍然有我們的國籍,外交部肯定不可能直接拒絕這些家長的要求。


我是“升學與考試”---分享學習方法,關注教育時事,指導升學規劃。期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



升學與考試


濟南首批英國小留學生一人確診!消息一出,後續報道滔滔不絕。

留學生是最近國內熱議的話題,尤其是這些小留學生,最小的才11歲以下,自理能力差,歸國途中風險極大。

以這些孩子的情況,家長出國陪伴隔離自然最安全,或者花錢請人在國外照顧也可以,但是,就是有家長不管不顧,非想把孩子接回來,現在好了,一飛機的孩子都有可能被傳染,後悔也來不及了。

按中國正常的客流量,北京機場沒分流國際航班前,中國全國各地兩週入境人數在120到160萬,人數太多,無法做到全部集中隔離防疫。

現在排除外籍人士,只接留學生回國,應該可以控制在可集中隔離的人數範圍內,可防可控,所以國家會繼續安排包機。

但這個消息爆出後,留學生們應該考慮考慮,是否需要回國了。





七喜雜評


接英國小留學生回國本來就是一件“純屬多餘”之舉,現在接回來的留學生中有一例病毒攜帶者,同機之人都有被感染的風險。

對於接英國留學生回國,網上反對聲音佔壓倒性優勢,梳理他們的意見,主要集中在這樣幾條:

1.英國是疫情重災之國,留英學生人數眾多,從概率論上講一定有新冠病毒感染者。此趟飛機上有一確診者便是明證。

2.旅途之中有一定感染風險。現在機上有一確診患者,那麼其餘人能否倖免呢?

3.這些小留學生是衝著英國國籍去的,真的有那麼必要接回嗎?

4.接英國的,其他國家是否接回呢?接小留學生,那麼大留學生呢?接留學生,那麼接回僑民嗎?

不公平、不平等是一個重要反對理由。

5.英國醫療水平好於中國,留學生交納費用是英國財政一項重要收入,他們不會捨棄這塊蛋糕的,再加上駐英使館工作人員協調溝通,英國政府一定會照顧好這群留學生的。

當然“純屬多餘”的理由我們能找出許多。我們只是希望國家在決策時能夠特別考慮風險因素,尤其是國內2億多學生及其家庭的風險,他們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綜上所述,強烈建議國家中止此做法,可以採取更加穩妥的方法處理這些國外留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