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隊當炊事員好嗎?

轉角遇到愛3


你好,我是不羈瑪雅,一名選擇自主擇業的軍轉幹部。在部隊服役時,我也曾經是一名炊事員,有這個崗位的工作經歷,因此很高興與你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炊事員在基層連隊屬於後勤兵,這是相較戰鬥班人員來說的。我個人覺得,炊事員這個工作崗位無所謂好與壞,關鍵在於你個人的態度。

首先,希望你捫心自問,想當炊事員的真實目的是什麼?在我那個年代,新兵下連後,絕大多數戰友都不想下炊事班。因為去當炊事員,身上就會被貼上在同年兵中軍事素質差、怕苦怕累的標籤。話說到這裡,自然有些聰明人進炊事班的目的就是躲避軍事訓練和站崗執勤啦。另外,不排除有的戰友確實熱愛鍋頭灶腦,想去炊事班學習烹飪技能,喜歡從事後勤保障這個工作。我當時因為想報考軍校,自以為炊事班空閒時間多,可以有業餘時間複習文化課。誰知我打錯了如意算盤,時任炊事班長是尖子班班長出身,因為在訓練中手腕骨折才被調到炊事班當班長的。他有個愛好,就是每天晚飯後,組織我們剛進入炊事班的3名新兵與戰鬥班一起出操,進行艱苦卓絕的體能訓練,直到晚上熄燈就寢。你要知道,那時炊事班第二天早上4點鐘左右就要起床準備早餐了。第一梯隊當仁不讓就是我們3個新兵,那時生活條件差,生火做飯還要燒煤。而我不幸就是那個專業燒煤工,現在回想起來,真是甘苦自知啊,偶而回想起炊事班的經歷,會心一笑,回味無窮啊。說了這麼多,就是想說,如果你確實熱愛炊事員這個工作崗位,想在後勤戰線建功立業,就勇敢地加入這個特殊的集體吧!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

其次,部隊內部只有專業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炊事員因為工作性質的不同,平時參加軍事訓練課時要少於戰鬥班。但是這不代表炊事員就是軍事素質差的代名詞。身為軍人,具備共同科目基本軍事技能也是炊事兵必備的素質要求,因為我們首先是戰鬥員,其次角色是炊事兵。在我軍發展壯大的歷史進程中,伙頭軍也出了不少英雄模範。遠的暫且不說,近些年活躍在軍事評論崗位的,大家熟悉的張召忠將軍,從軍之初就是連隊炊事班的奍豬倌。由此聯想到自己,通過不懈地努力,當初也是從後勤崗位上成為全連兩個考取軍校的戰士之一。所以說,在部隊沒有平凡的崗位,只有不甘平庸的兵。

最後,如果一定要區分炊事員這個崗位好與壞,取決於你熱愛不熱愛。俗話說得好,熱愛是最好的老師。炊事員這個崗位非常普通,因為你的熱愛,也許能在這個看似平淡無奇的工作崗位上幹出不平凡的事蹟。即使在這個以三尺灶臺為舞,以菜刀和鍋鏟為武器的特殊戰場上,取得不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偉業。但是能讓辛苦勞累的戰友們吃上美味佳餚,這不就是體現我們工作價值的地方嗎?以前部隊常講,“伙食搞得好,能頂半個指導員”,意味著炊事員憑藉高超的廚藝可以解決戰友們的思想問題,你說牛不牛,當然這只是個比喻啦。“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如果我們能以這種態度熱愛炊事員這個工作崗位,不斷鑽研進取,拾階而上,不斷進步。你說它到底好還不好呢?

以上僅是我個人的一點淺見,希望對你有所啟發,如有謬誤,歡迎批評指正。


瑪雅的自主生活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在部隊,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講的是沒有高低貴賤,只有分工不同,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行行出狀元。

在部隊當炊事員肯定好,軍地兩用技術,走到哪,起碼餓不著,技術精還可以考廚師,我新兵下老連隊時就在炊事班幹過,時間不長,但現在也會做飯。[呲牙][呲牙][呲牙]


xiaochao綠葉


我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入伍的。

在部隊當炊事員好不好,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因為,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也沒有脫離具體的時間和環境的好與不好。

如今部隊與我們那個年代相比,變化是天翻地覆的,發展是不可思議的,人員成分是紛繁複雜的。因此,對於目前的部隊,做一名炊事員究竟好不好,我沒有太多發言權。要說我們那個年代的炊事兵好不好,我還能夠說幾句。

我當年服役的是南方的一個通訊部隊的無線電臺連隊。連隊人不多,六十餘人,炊事班不大,加上司務長、上士和飼養員,十人左右。

那會兒,部隊講求平等一致,無論你做什麼,都是為人民服務。報務員、炊事員、飼養員都是人民勤務員,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津貼費也同年同樣,沒有差別。我們報務員也沒有比炊事員、飼養員高人一等的思想觀念。

那年頭,想進步(入團入黨),就要到最艱苦的地方鍛鍊,炊事班和飼養場是最鍛鍊人的地方,髒活累活臭活都在這裡了。很多人在這裡身體得到了鍛鍊,同時也獲得了榮譽。

在我們無線電連,最講究的是收發報技術。技術好的,就能多幹幾年,就能提拔幹部。技術一般般的,有的退伍,有的改行,有的就去炊事班工作。有些天資差的也會去炊事班,這也是事實。

如今的部隊與我們那個年代的部隊千差萬別了,雖然大家都是普通一兵,平等對待。但是你想進步,就要上軍校,才能當軍官。如果總在炊事班,學不了軍事技能,想進步也是不容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