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為什麼找工作那麼難?

常小律


您好,國際教育行業十年老兵,願意為您分享:

2020年的開頭太難了,新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很多行業和企業受到了重創,也有很多職場人正在遭遇著職場危機。30.4%的企業表示將會減員縮編,還有29.68%無法為員工按時發放薪資。還有被裁員的,要求員工體諒公司難處被降薪至領取最低生活保障補助的,更有一覺醒來,發現公司沒了的。

疫情考驗著每一個職場人,它更像一面“照妖鏡”,放大著人們所有的焦慮。為什麼你會擔心找不到工作,在疫情之下,它是怎樣影響著你的職場決策呢?


1.疫情暴露了你的不自信

疫情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影響著中國各行各業的發展。旅遊、餐飲、交通運輸、酒店,教育培訓等線下傳統行業毫無例外是受創重災區,以在線辦公、線上消費、在線娛樂、在線教育等等為代表的線上服務將在此大環境下加速發展。疫情對中小微企業的影響將加速各個行業的整合,部分在線上佈局落後的企業將加速淘汰。

行業影響了企業,企業的生存狀況直接影響了職場的崗位招聘數量。據“智聯招聘”發佈的復工第三週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月24日,與去年同期相比企業招聘職位數下降57.27%,簡歷投遞數下降76.4%。廣告傳媒、汽車、交通物流等行業對應屆生的需求降幅超過65%,一直被認為利好的互聯網、金融、電子通信等線上行業的新增崗位降幅也達到了38.7%,和大家生活息息相關的生產服務業崗位則迎來大幅增長。

雖然整體招聘量降低,但釋放的招聘崗位其實都是企業核心業務需求的崗位,考驗個人職場硬實力的時候到了。這個時候對自己的能力不夠自信的人就會猶豫了,面對競爭如此激烈的人才市場,我能過五關斬六將跳槽成功嗎?擔心找不到工作,其實是不自信的表現。


2.疫情帶給人們深度的行業思考,不知道是否要轉行

疫情讓更多人看到行業的發展前景,職場人開始思考自己所在的行業可以長久不衰嗎?是朝陽行業嗎?如果再來一次類似的疫情,自己的飯碗還會在嗎?因此在跳槽的時候大家都會問自己一句,我該轉行嗎?這一問讓很多人猶豫不決。因為轉行窮三年,轉行不但需要勇氣,更是對你職業規劃能力和職業決策能力的考驗。一旦轉錯了行,後果很嚴重,所以人們擔心走錯,不知道該不該邁開這一步?


3.疫情放大了人們的焦慮情緒,職業安全感降低

有些人年前就對工作各種不滿意了,原本就想著拿完年終獎春節後跳槽。可遇到了疫情,行業受到影響,招聘數量減少,找工作變得更難了。這讓他們猶豫了,還要不要跳槽?很擔心自己這一跳,從一個坑跳到了另一個坑。其實,沒有疫情,你也可能會跳錯。疫情只不過放大了你的焦慮情緒而已。當疫情發生,人們感受到威脅和不安全,焦慮是人類抵禦威脅的自然反應,這就是人類得以生存的法則。人們職場的焦慮其實原本就存在,只不過疫情讓你看到那麼多人一覺醒來公司沒了,那麼多人被裁員,職場焦慮不斷放大,不安全感不斷加強。焦慮反作用於你的跳槽行為上,讓你開始猶豫不決。


現在你知道了你為什麼害怕找不到工作,那麼在疫情之下,我們該如何積極的找工作,有效的準備跳槽呢?


01/ 跳還是不跳?

給你幾點建議:

(1)看行業機遇多少。其實跳槽的影響因素有很多,如薪酬收入,人際關係,企業文化,工作強度,晉升空間等等,而疫情是放大了外部環境的影響。如果你所在的行業受到疫情的影響較大,招聘崗位較少,且你目前的職業經歷一直在這一個行業積累,跳槽到相似行業的機會也不多,那麼建議你現在謹慎跳槽。

(2)跳槽之前,先權衡風險。看看自己是否可以承擔跳槽帶來的一系列風險,可能新公司工作會更加辛苦,同事間的關係會十分複雜。

(3)評估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勝任新公司的高知崗位。如果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到新崗位也會站不住腳,自己現在離職跳槽的時機是否準確,是不是會讓自己未來的職場生涯更加輝煌。

(4)自己心理是否做好充分的跳槽準備

跳槽前要做好心理上的準備,因為環境的轉換、工作的轉變、要面對的風險等都會給你造成一定的壓力,也許還沒能那麼快的從原單位的工作中抽離出來,所以心理上做好的準備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才能繼續前行。

(5)你現在是選擇臥槽還是跳槽?

經過以上幾點的考慮,你應該更加深入的瞭解自己,也更加明確自己的意向了,此時留給你的選擇就“你現在是選擇臥槽還是跳槽?”如果你準備充分,信心十足,那就提交你的辭職書,通過跳槽進入你人生的康莊大道;如果你覺得你的能力還不足,那就繼續臥槽,待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時機成熟時再選擇跳槽改變自己的職業生涯。


02/ 未雨綢繆,提前做好職業規劃

在我們身邊,有許多人對於自己的職業生涯漠不關心:像無頭蒼蠅般隨波逐流,會去哪裡只能聽天由命。兜兜轉轉幾年後,回望自己的職業生涯,只有一團亂麻,慘不忍睹。於是乎,“35歲失業”,“中年危機”這樣的字眼也變得無法避免,好像自己的各種狼狽與不堪都是因為年紀這個原因,恨不得時間停留在25歲,靠著青春來保住飯碗。

同時,在我們身邊,也有這樣一小群人:他們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著長遠可行的規劃,努力把自己職業生涯沿著自己預先鋪好的軌道發展。他們中既有從一線互聯網走出的創業成功的創業者;也有看準方向,從傳統行業轉型到互聯網行業的達人;更有穩紮穩打,從底層走到高層的總監。對這些人來說,既沒有35歲失業,也沒有中年危機,有的只是對自己職業生涯的牢牢把控,以及從一個目標邁向下一個目標的努力和堅持。

而這群人,他們之中可能很多人有著相似的背景:來自不分伯仲的高校,有著拿得出手的成績單,但他們中的大多數,卻因為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沒有規劃,慢慢在畢業後被人拉開了差距。由此可見,詳細,可行及長遠的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超出了大家的想象。正如“菩薩畏因,終生畏果”,如果把“因”做好了,那麼最終的結果一定不會差。做好每一步的規劃,正是職業生涯順利發展的“因”。


03/ 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等待時機

我們已經進入了公司沒了時代,一份穩定的工作不再是國企,體制內的工作,大家看好的外企在疫情期間裁員更兇猛,打臉的很。無論你做什麼崗位,專業能力才是你的鐵飯碗。若你還沒有看清這是事實,還把“穩定”寄託在公司上,在崗位名頭上,寄託於你無法控制的外部機遇上,想想你所謂的穩定是否能給你持久的安全感?若你有了可辨識的專業優勢,你還會擔心被裁員嗎,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這種讓你可以自由轉身的感覺,是不是更爽?

所謂專業就是可以被他人辨識的技能優勢。對於專業能力,有很多人有這樣的誤區,認為基礎事務性工作缺乏專業,只有技術崗位才有專業性。事實上在我十多年的HR生涯中,我面試過很多高層管理者,哪怕是行政總監,總經理助理這樣的崗位,在大家的眼裡專業技術型要求不高,但事實上這方面做得優秀的人是鳳毛麟角,越是這樣的崗位,對人綜合能力的要求卻更高,對溝通協調能力,問題處理能力,為人處世能力,情商的考驗更多。

所以,任何一個崗位都值得你深入專研,都可以讓你靠專業生存。


04/ 培養可遷移能力

雖然受疫情影響,整體招聘職位有所降低,但那些由於疫情加速發展的行業,未來會釋放大量的招聘需求,招聘旺季會延遲出現。若此時你有轉行的想法,你目前急需做的是培養可遷移能力。可遷移能力是指可那些能夠從一份工作中轉移運用到另一份工作中的技能,如表達溝通能力,資源整合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問題解決能力,人際關係能力等等。HR選人看的不光是你是否有類似的工作經驗,更看重的是這些經驗之下的能力素質是否和崗位匹配。若你的可遷移能力和新崗位恰好匹配,你就很容易獲得新機會。


05/ 打造多職業策略

未來的職場人士,不會再一棵樹上吊死,打造多職業策略是降低職業風險的最好方式。你可以有多重身份,比如我是一個職業諮詢師,也是一個作家,也是一個講師,當你有多重身份疊加起來,你的職場才會更加穩固。

最後,預祝各位求職順利,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疾風驟雨初歇


疫情期間,工作難找的原因主要有:1、近兩年,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巨大,尤其是在北方,遇上經營困難的企業不在少數,此番又遭受突發的疫情影響,原來來之不易的訂單隻能推遲,甚至被迫取消,經營困難雪上加霜,企業元氣大傷,能維持下去已是不錯,非緊缺崗位能暫緩招聘就暫緩了;2、疫情期間,各種管控措施,讓很多企業對外來應聘者的健康存疑,能延後招聘就延後再招;3、應聘者的所在的行業、專業、崗位不是完全匹配,企業招聘寧缺毋濫,對未來經濟預期不佳……都會進一步降低企業招聘意願,從而影響找工作。

但我相信,隨著中國經濟逐步走出低谷,新的招聘高峰將會到來!




管理者說


很高興回答你問題。疫情首先是政府很多行業都在管控當中,比如餐廳和遊樂園人多的地方都在管控。第二現在疫情已經蔓延到全球很多國家了,我們中國有絕大部分的產品都出自外國,現在外國疫情的一些國家也都封城了。貨物賣不出去自然就不會再訂購,中國的一系列的上下產業鏈也就跟著沒事做。企業不招工,找工作就變得越來越困難。我建議有車的話可以考慮先自己做點小創業,比如滴滴或者貨拉拉,有摩托車的話跑跑外賣平臺也是可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