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管孩子越仔細孩子獨立生活能力明辨是非能力越差,這是為什麼?

天涯問教


關於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觀點不同,我的看法可能有些人不認同,那麼就當是討論的不同見解吧。

為什麼越管孩子,孩子的獨立性就越差。我先從我自身說一說,我是八零後,我們那時候的父母基本不管孩子,每天作業也不看,放學書包一放下就沒影了。可是你看,我們現在八零後也沒有成為廢掉的一代,同樣擔負了社會的使命。可是現在的孩子,父母管的很多,但是獨立性太差,什麼都不會。原因在於誰那?在於家長。

這麼說,有些家長就不認可了,孩子怎能不管那,別人家都怎麼管的,我這還差遠了那。這就是問題:攀附心,誰的攀附心?家長的。是誰讓孩子獨立性差的,孩子本身沒有獨立的能力嗎?有,可是是家長無形中剝奪了孩子的獨立能力。

從進化的觀點看,孩子的獨立性退化的不可能那麼差,只是家長沒有給孩子獨立成長的機會。只是沒有給孩子去獨立的時間。

那麼時間哪裡去了那?無休止的作業,輔導班,興趣班,佔據了孩子太多這個年齡需要成長,需要養成獨立性的時間。就像是籠中之鳥,你沒有給他學習飛翔的機會。

那麼我們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做,才能兩全其美,既跟上時代的步伐,又鍛鍊孩子的獨立性那?我的觀點是:創造機會,放開我們家長的手,適當的放手,是對孩子成長最好的幫助,比如,在孩子作業之餘,讓他去買點東西,事前講好安全要點,如果你不放心,前幾次可以遠遠跟著。比如分配一些家務活,不管幹的怎麼樣,也不要插手,跟他講不好的地方,鼓勵他的優點,這樣會慢慢好起來的。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我們家長也需要跟上時代,既要讓孩子健康成長,又要更新觀念,科學規劃孩子的成長。希望我的文章能夠有一些幫助,謝謝。



油漆未乾


在中國的藝術界,有一個沿用至今都沒有過時的技巧——留白!

什麼是留白?

是指在書畫藝術創作中,為使整個作品畫面、章法更為協調精美而有意留下相應的空白,留有想象的空間。

你可以找兩張白紙,一張畫滿,一張只留少許意象。

高下立判。(當然,你說你就覺得畫滿好,我也無話可說。)

同理,教育也理應如是!

流水線,人參果!

在西遊記中,鎮元大仙的五莊觀中,有一株人參果樹,上結有人參果,外觀似人形,九千年成熟一次,人聞一聞就能活三百六十歲;吃一顆就能活四萬七千年。

在小時候,我也吃過。

多少錢忘了,但不貴。

吃後,我還常幻想得道成仙。

結果,有一天一個電視節目打破了我的幻想。

主角不一樣,電視內容講得是,利用“人形何首烏”行騙。

然後,我知道了“模具”這麼一個東西。

家長的事事幹預就像是模具。

咱們的孩子就像那一顆顆人參果。

再“模具”的干預下,我們的“人參果”看似完美,但早已失了個性,禍根深種。

別忘了“人參果”的結局——被賤賣!被人吃掉!

何況於人!

如何“留白”!

“留白”不是隨隨便便的留下空白,它是有前提的。

畫面的架構

“留白”所營造的意境是建立在,已有的意象之上。

對,你可能已經看出了關鍵詞“框架”和“引導”。

孩子是有“個性”的,這是他們的優點,也是缺點。

各種區別,我就不說了。

你見過玉雕嗎?

好的作品,除了玉原本的品質外,更是因為雕刻家的因勢利導——順應它的形狀,將“瑕疵”化為特色。

定下一個大方向,在孩子的一些關鍵轉折點,加以引導,即確保孩子走向正途,又不會讓他失去“個性”。

結語

最後,溝通是必不可少的。

孩子是一個有“獨立思想”的人。

而不是任你操作的“作品”。


陳桃浪


對於父母而言,管理孩子不僅是一種責任,更是一門藝術。下面,我想從三個方面與大家交流一下為什麼父母管孩子越仔細反而效果越差,往往事與願違,培養出了一個又一個的“小皇帝”、”小公主”、”小霸王”等。不到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1. 越位——不該管的也去管。父母在管理孩子時切記不能管的過多、過寬、管過”地界”,並且還美其名曰”我是為了孩子好”、”孩子還小呀”等。通常那些事無鉅細、包辦一切的父母是最容易培養出獨立生活能力差的孩子的。越位主要表現為兩種情形:(1)孩子完全自己可以勝任的事情,被父母給代勞了;(2)父母總認為自己是孩子的唯一管理者,往往不接受、不放心、或不尊重別人對自己孩子的管教,有”越權”的嫌疑。這兩種行為都是越位的表現。


  2. 缺位——該管的不去管。這類父母堅定的認為”樹大自然直”,總說孩子長大就自然會懂事啦!所以就會在管理孩子中表現出履職不認真、不盡責,甚至對孩子所犯的嚴重錯誤都會表現出毫無底線、沒有原則的寬容。這樣一種放任自流式的管理,往往會使孩子表現的無法無天、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到最後想管都來不及了。所以,父母一定要”在其位謀其政”,本著對孩子負責的原則,努力幫助並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3. 錯位——該管的不會管。對於部分父母而言,由於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在管理孩子時存在不會管、或亂管一通的現象。比如:父母受自身的文化素養、教育理念等的限制,教育觀念比較落後,跟不上時代的變化、或父母雙方教育觀念不一致、亦或父母本是就秉持一些錯誤的價值觀、教育觀等等;還有,盲目從眾,跟風隨大流,對孩子的教育不加以甄別選擇,填鴨式的蠻幹等都可等會弱化管理的效果。總之,教育無小事,畢竟孩子既是家庭的希望,也是祖國的未來嘛!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