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別人,不要什麼忙都幫,你沒有那個義務”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我認為是對的,以前在學校的時候,力所能及的事都會主動去做,當時覺得自己人不錯,周圍也覺得你性格好,人也好。後面出學校,實習了,你幫助了別人,但是別人感覺這是應該的,後面你會越覺越累,你逼自己很緊,你把所有的不滿發洩到自己身上,你心口堵著怨氣,你感覺自己變得跟以前不一樣,你否定自己,你開始懷疑是自己變了。

當我被這些想法壓死的時候,我每天都過得很累,然後我不想做個好人,我想成為自己,我發洩了不滿的情緒、離開公司,我只想成為自己。

好人太累人了,而且任人宰割!


四毛的拾荒者


人生在世,都有親朋好友。相互之間,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幫忙是自然的事情。但在現實生活中,的確有部分人,總認為是親朋好友,別人幫自己是天經地儀的事,並且以幫不幫忙做為衡量朋友親蔬標準。更有甚者,只索取,不回報。鬥米恩,擔米仇。對於別人,不是什麼忙都要幫。幫是情份,不幫是本份。《農夫與蛇》的故事告訴我們:做好事是有準則的,因人而已,量力而行。同時要把握好分寸,避免好心辦成壞事,費力不討好,幫了倒忙。有的忙超出自己能力,更不能勉為其難。因此,對於別人,不要什麼忙都幫,要有原則,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別人負責。創建和諧社會,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高山流水412639018351


客觀地看,此話有理。大到一國,小到一人,在能力範圍內,盡力去幫助需要幫助的對象,是道義上的義務,但是,如果對方任何需求一概不加區分地都去幫,不僅沒有這樣的義務,也沒有這樣的時間和能力。作為個人,一旦有人可以依賴,往往事無大小,均等待可以依賴之人,而作為援助方,一旦喧賓奪主,往往到最後,總是以吃力不討好收場。所以,民間有云:可以救一時,不可救一世;可以救急,不可救窮;碗飯養恩人,擔米養仇人,說的都是這個道理。作為一個國家也一樣,對他國的援助,要有所甄別,不是任何國家的任何請求都值得去幫。僅從數十年來我國的對外援助就可以總結出來。一些國家,不懂感恩,甚至恩將仇報,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我們國家並不富裕,人們勒緊褲帶,將省下的緊缺物資拿去援助世界上的很多國家,這其中,就有很多的貪得無厭的白眼狼。這次疫情防控過程中,我們對包括美國、英國在內的國家都給予了巨大的援助,到頭來,他們卻串通一氣,訴諸法院,要求我國進行所謂的鉅額賠償,印度、法國這樣,甚至我們付出真心的意大利、伊朗都跟著起鬨。

所以,對於來自各方的援助請求,要看看自己的能力,更要仔細加以甄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