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T+0是利好還是利空?

遊隼68


對於藍籌股率先實行T+0交易,是否能從中長期拯救處於熊市的A股市場,近期成為了投資界和研究界爭論的焦點。

  1、支持者中以獨立經濟學家金岩石和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為代表,支持的主要依據是T+0交易將提升A股流動性,尤其是藍籌股的流動性。

  金岩石認為,在“T+0”的短線交易中,當日交易者在逐利動機的驅動下捕捉股價波動中轉瞬即逝的財富機會,提高市場的效率。同時,“T+0”和融資融券相結合會激勵股市中的高頻交易,如果再有股票期權的輔助,市場交易量必然成倍增加。

  李大霄則表示,T+0可以在滬深300中先實行,這樣能夠提高績優藍籌股的溢價,同時不會助長市場過度的炒風。這是一種“獎優罰劣”的措施,對市場健康發展有好處。

  大藍籌資產執行董事肖雄文指出,“管理層推出大藍籌的T+0交易是有可能的,這一方面有利於引導市場資金向藍籌股靠攏,也有利於給藍籌股帶來流動性溢價,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藍籌股的估值。當然,如果實行T+0,更大的可能還是對滬深300的標的股都實行為好,這樣可以和股指期貨相對應。”

  2、而否定者中也不乏像吳曉求和董登新這樣的“名家”。

  著名經濟學家吳曉求表示,T+0救不了市場,T+1也不是中國證券巿場低迷的癥結所在。對於中國證券市場來說,採用T+0無疑於飲鴆止渴,因為這隻會加大交易成本,對證券公司有利,對市場本身無益。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則指出,A股如果恢復T+0,短期將增加市場流動性、活躍市場人氣,但是在T+0交易制度安排下,散戶可能處於更弱勢的地位。

  董登新稱,T+0交易制度對中小投資者不是利好。由於機構擁有資金、技術和信息的優勢,T+0制度下更利於機構操縱市場,如果放開漲跌停限制,那散戶的弱勢更明顯,從長遠來看,需要引導和培養投資者成熟的投資理念。

  新京報援引財經評論人楊國英的觀點稱,對於眾多中小投資者而言,A股市場重啟T+0交易制度,雖可取得與大資金相對的形式公平,由此中小投資者既可以在行情拉昇時,通過日內頻繁的迴轉交易追逐利潤,更可以在行情發生逆轉時,迅速通過T+0交易制度進行平倉止損。但是,形式公平並不代表實質公平,與之相伴的是,重啟T+0不僅意味著交易成本的大幅上升,而且機會亦與風險同在。與大資金和機構投資者相比,中小投資者由此造成誤判加大損失的幾率反而更大。



股海搏浪


這個問題要分2方面分析

對於券商來說,肯定是利好!而且是重磅利好。

T+0實施後,大家當天可以進行多次買入和賣出交易,沒有任何限制,當天的交易頻率會大幅度提高,出現換手率超過100%也不是什麼稀罕事,甚至有可能更高。不考慮風險和利潤的情況下,交易頻率越高,你需要繳納的佣金累計也就越多,那麼作為券商一半以上利潤來源的佣金收入,也會大幅度增加,券商肯定賺得盆滿缽滿啊!

如果T+0實施,估計券商會來幾個漲停板長長臉吧!

但是,對於散戶來說,T+0可能意味著更多的是風險,而不是利潤。

T+0交易制度,使得交易頻率增多,震盪加大,那些大資金和遊資可能會更加猖狂,通過利用盤中不斷的上漲下跌,買入賣出,不斷盤中獲利,而小散戶可能無法承受這種來回的震盪,而且,大部分散戶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盯盤的,因此,風險相對來說會更高。

所以,我認為對於大多數散戶來說,T+0制度可能是更快的鐮刀,割起韭菜來那是相當的利索。。。。

散戶朋友不要跟風製造輿論,很多散戶認為自己炒股虧損是因為不能當天買入當天賣出,錯過了機會。其實,這是你自己選股的問題,要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不要怨天尤人。T+1都賺不到錢,T+0就一定能賺到錢嗎?

如果你一定認為T+0好,那麼可以做可轉債,或者去做港股和美股的交易,嘗試一下,是賺錢 還是虧得更慘?

最近今天,T+0交易被很多人提起,其實這都是一些機構和大V的政策誤讀,管理層從來沒有說要恢復T+0模式,也沒有說現在實施T+0條件成熟,大家不要人云亦云。

20多年的實踐證明,目前的T+1和漲跌停板的交易制度,是非常適合我們國情的,可以制約過度的投機炒作,有利於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因此,我認為A股市場短期內不可能實施T+0的交易制度。

你們覺得T+0有對散戶投資者來說,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


禪壹


4月11日,證券日報發表了一篇文章,標題為《A股基礎制度體系日趨完善 “T+0”改革可期》。這令市場對T+0制度再次熱議,紛紛談論T+0制度對A股市場的利弊問題。就這個問題我簡明地表達一下個人的看法。

1992年的12月24號,上交所率先推出了A股和基金的日內迴轉交易制度,也就是“T+0”規則。深交所在1993年10月開始實施“T+0”。1995年1月1日起,滬深兩市又改回了“T+1”規則,原因是股市投機過度,風險過大。但是國內的大宗商品期貨、期指與期權等一直採用的都是T+0規則。

當前,A股市場不論主力、機構還是普通投資者都普遍樂衷於短線炒作,就連北向資金今年也充分體現了短炒的特點,所以單就T+0規則的恢復來說,我不認為會給A股市場帶來什麼明顯的好處。在投資市場中頻繁的追漲殺跌原本就是普通投資者虧損的主要來源,而T+0規則明顯會加重這一現象的深化,因此對國內市場的多數投資者來說並不是什麼福音。

A股市場的前途,在於市場的公正公平與上市公司的質量問題,把A股市場的希望寄託在一些脫離根本問題的變革之上都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但時隔20多年之後,國內市場重提“T+0”話題,還是有深意的,因為這和國內金融市場開放有關,與國際市場接軌有關,與A股未來的做空機制有關,應該說再提t+0規則是為了A股市場進一步國際化服務的,因為T+0機制是健全市場做空機制的前提之一。

但是A股市場歷史遺留的問題比較多,長期以來累積了相當多的負面問題,一旦A股市場開始健全個股等做空機制,預期A股市場還會有一個再次擠泡沫的過程,對於市場的利弊也是顯而易見的,這必然會導致國內股市出現一個先抑後揚的過程。

由於A股市場當前尚不夠透明,這就會給諸多普通投資者帶來更多更大的投資風險。因此投資者需要對T+0規則保持高度關注,因為一旦A股再次推行T+0機制,會給市場後續帶來一系列的變革,會對國內股市產生較為深遠的影響,這樣的市場要求廣大投資者進一步強化風險管理。

T+0之後的做空機制,對A股市場是一個先破後立的過程,所以會給A股市場首先帶來陣痛,之後才會進一步促進A股向健康的市場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