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家不自律所以上網課荒廢了2個月,現在後悔了,還有辦法嗎?

水木楊子-海兒


因為疫情期間上網課不自律而沒有學習,荒廢了網課時間的確值得所有人反思,更不值得鼓勵和提倡。我們2020年即將畢業考生僅靠3個月時間想完全彌補或者是逆襲學霸,難度還是很大,彆氣餒;其他年級的學生也在後期學習過程中並非無藥可救,而且也許效果還會很明顯。下面一些方法可供參考。

一、擠出時間做合理而有效地安排。

魯迅先生說過:“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擠一擠總是有的”“世上並沒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才變成了路”。細細體會這些話,就會對時間的規劃和今後的日子如何堅持走下去就會有新的思考。網課二個月時間如果是小學生,每天只上語文和數學網課時間大概4小時左右,如果是中學生,每天語文、數學、英語、化學、物理等根據選科網課一般8小時左右,兩個月整計算下來,小學生浪費了240個小時,中學生荒廢了480個小時,的確太奢侈太可惜了,這樣不光是消耗了自己寶貴生命裡的學習時間,而且可惜了老師盡力上好網課的一切資源,但事實如此。

過分的回憶和追究那些逝去的時光毫無益處,只會讓人更加消沉和墮落。

所以記住魯迅先生的話,在學校上課的期間,擠出一切可用的時間,如早上早起床1小時左右,把應背誦默寫的課文、古詩文、文言文及單元日積月累去理解性背誦記憶默寫;上下午下課時間利用2—3次細心仔細地去消化課堂上老師講的每門單科功課知識點,不懂地題型經過思考的確不會的問題儘快去找老師和同學解決掉,並舉一反三地多做幾道這樣的題型;下午放學回家吃飯後,適當地休息一會兒,先保量保量地完成作業後,拿出整理本對當天所學的知識點進行總結和回顧,系統一下自己的知識點。有限合理地去補足網課浪費的時間,相信會很快見成效。

二、有效抓住和把握好學校根據網課實際效果調研,有針對性地安排老師對一些效果不好的知識重新講解和梳理的機會,細細地去學去補,亡羊補牢還為時不晚。

教育是立國之本,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教育部門從來就不可能耽擱學生們的學習時間,更會保證學生們的學習質量。作為學生,尤其是網課沒認真學習而浪費自己和老師資源的學生們,加足馬力,開動馬達,必須馬不停蹄地跟緊老師重複講解知識的機會,改變網課懶睡覺、玩遊戲、聽音樂等懶散習慣,打起十二分精神聽老師講知識點,尤其是學生平時感覺難度大且的確自學不懂不會的文言文、閱讀、口語交際和作文等語文知識點;應用題、和拓展訓練思維題型等數學知識點,還有中學生們物理力學、電學和化學、英語難學的知識點都必須利用好上課時間去解決網課沒有學到的點。

剛開始追不上網課自律的孩子是必然的,因為別人已經是第二遍複習了,但不要著急,循序漸進地進入重學的佳境,逆襲超過中等同學的機會還是大有可能的,但要追上學霸就需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和汗水,同時還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才能達到效果。

三、選擇合適的輔導班進行補充。這點我就不再贅述了,有反感輔導班的家會有些不認同,但對於想學而力不從心的孩子,這樣的輔導和知識補充我個人覺得效果會很好。

因疫情二個多月的網課雖然很多家長和孩子都覺得收效甚微,但我們依然要肯定那些想盡一切辦法找網絡、找安靜地點、第一次上網課等力盡所能為孩子講課都快變成主播的老師們,他們恪盡職守地為孩子們無私的付出是家長和孩子們都應該認可的。而孩子沒有認真上網課等諸多原因和問題也需要自身查找,尋求更好的解決方案。相信你的努力學習和老師的認真態度都會讓你走出一條不是路的路——通向成功的道路。





安琪學習樂園


自律是一個人最好的修行,疫情期間的網課,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效果,這裡面反映出來的就是一個人的定力,由此基本上可以判斷出一個學生未來是否有足夠的潛力去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沒有自律,方法再多也是枉然:因為必定後續還會有各種假期、各種需要自己獨立面對的情況,方法只是一種工具,而自律才是確保自身能力有效發揮的主體!那麼如何才能自律呢?


1、反思一件事:學習是為了什麼?

這看起來是個老生長談的話題,但是如果讓你來回答,說實話不見得你就能一語中的!學習無非兩個目的:第一是讓自己有自信;第一是為了在別人面前有自尊嚴!


腹有詩書氣自華,其實更多的反映的是一個人的自信,在同學同事朋友雲集的場合,別人把酒言歡、侃侃而談的時候,我們能主動介入,還能主動引導話題,還能贏得讚賞,這是我們做人成功的基本表現;


當我們在面對是是非非,能運用自己平生所學,引經據典,旁徵博引,有效維護自身權益時,這是我們最基本的自尊!


自己沒有自信,在別人面前沒有尊嚴,這是最基礎的失敗,卻也是永久的失敗,學習不見得就是顏如玉或者黃金屋,它最起碼可以滿足我們做人的基本需求!

2、反問一個人:學習是為了誰?

兒子才上四年級,但是我會經常讓他思考這個問題:學習是為了誰?其實不光是小學生,很多的中學生,甚至是大學生,也根本沒有搞清楚這個問題,是啊,學習到底為了誰呢?


從最基本的最直接的利益相關方來說,學習首先當然是為了自己,毋庸置疑,自己有了能力,未來才能自立於這個社會,才能贏得自己的人生,很多的孩子搞不清楚這個問題,學習靜不下心來,因為在他們心裡沒有起碼的危機意識!


家裡好吃好喝天天供著,吃不愁、穿不愁,所以他也懶得去考慮自己未來需要獨立擔當的時候,該如何去面對的問題,所以學習自然也就無法成為他的剛需,或者說完全看心情,高興了學點,不高興了就可以隨心所欲!你是為誰而學呢?又是在欺騙誰呢?

3、反省一句話:樹老怕空,人老怕松,戒空戒松,從嚴而終。

一顆鬱鬱蔥蔥的參天大樹,歷經風吹雨打不從動搖,然而老了,樹木中心全都腐爛,一陣狂風吹過,這棵曾經屹立不倒的參天大樹,轟然倒塌!人人都有年輕的時候,人人也終將老去,但是有的人老當益壯、老夫聊發少年狂,而也有的人卻: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這就是人與人的區別,同樣每個人的學識、積累的多與寡,也註定了會影響到一個人這一生的作為,起點決定終點,有的人活到老,學到老,一直能為社會所重要,能為大眾所敬仰;而有的人年輕的時候無所事事,為大眾所不齒,而到了老了,一無是處,反倒成為社會的負擔!這就是最大的區別!


批評他人易,反省自己難!一個人能夠成功,最基礎的要素就是自我反省,能夠清楚的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能夠認真的總結自己的得失,能夠努力彌補自身的短板與不足,能夠聽得進去別人的建議與意見,能夠有足夠的獨立擔當的勇氣與自信!

其實成功本來就是一件困難的事,包括自律也不可能是誰都能做到的,這就註定了我們的人生是不一樣的色彩,因此你想要哪種人生色彩,相應的對你的自律就會提出不一樣的要求,所以說還是那句話:方法再多都是工具,沒有自律皆為枉然!


葛老師教育新智匯


文科有可能,理科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