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一生的成就有哪些?請細說?

小勝剪輯


漢武帝被稱為是漢朝最偉大的皇帝,一生的貢獻甚至超越了劉邦。雖然漢武帝被稱為千古一帝,但人無完人,漢武帝也做過很多錯事,綜合來看漢武帝到底是算明君還是暴君呢?漢武帝一生最大的貢獻就是對匈奴的壓制,基本上做到了全方位的勝利,而且還為漢朝擴土開疆。但晚年的漢武帝就開始昏庸了起來,因為他也陷入到想要長生不老的漩渦當中,所以做了很多糊塗事,很多皇帝到了晚年都會這樣,說不定早點退休還更好。

漢武帝劉徹,是西漢王朝的第五個皇帝,諡號孝武帝,死後葬於茂陵。他16歲即位,一直到70歲去世,當了55年的皇帝。這是一個我國一個著名的皇帝,他的名字和秦始皇嬴政並列。秦始皇我們都知道,他的功績不用多說,領先了西方世界好幾百年。而劉徹則是他最偉大的繼承者,將這個華夏帝國再次擴大,領土增加了一半,擊敗外敵,成了當時最強大的帝國。

我們來看一看,這位帝王的一生吧!劉徹,原名劉彘,是漢景帝的小兒子。原本他是沒有即位的機會的,不過人生就是這麼充滿曲折。他的母親王娡非常聰明,與皇帝姐姐的女兒陳阿嬌結成了姻親。所以最後長公主多次勸劉啟立劉彘為太子。而劉彘也的確很討父親喜歡,再加上原太子犯了錯,所以劉彘因此得到了太子的位置。隨後,改名劉徹,很快就當上了皇帝。

但此時,劉徹並沒有實權。因為此時的兵符在他的祖母竇太后的手上。所以劉徹做任何事情都受制於祖母,無法施展,於是他便整天打獵,消磨時光。竇太后去世後,劉徹掌權,此時他開始施展自己的雄才偉略了。他尊崇儒術,打擊外戚專權,不過他自己也重用了外戚。

隨後,在國內的改革完成的差不多的情況下,他將矛頭對準了北方的匈奴。延續了七十年的屈辱的和親政策,國家北方終日籠罩在匈奴的陰影之下,為此,他決定主動出擊。他先後重用衛青,霍去病,對匈奴進行了強有力的打擊,收回了河套地區,接著對漠南的匈奴進行了遠程奔襲,再次重創匈奴軍隊。終於,在決戰中,徹底消滅了匈奴主力,使得他們逃回了漠北,再也不敢侵犯漢朝,最後逃向歐洲。

後來,西方的大宛國,仗著天高皇帝遠,殺了漢朝的使者,搶走黃金。結果劉徹勃然大怒,出兵十萬,歷經千辛萬苦,穿過窮山惡水,進攻大宛國。期間的糧草由周邊的國家進行供給,有閉門不出,不迎漢軍者,一例破城之後,進行屠城。就這樣,終於殺到了大宛國,殺死了國王,進行了屠城。從此之後,西域各國都征服於漢王朝,良馬也一匹匹地送了上來,再也沒有主動挑釁漢朝的國家了。

晚年的劉徹,變得有些昏聵起來。他想要長生不老,所以迷信與道教術士,而且對巫蠱這類東西更是深信不疑。而且,他重用奸臣江充和蘇文,導致了最後出現了嚴重的內亂,史稱巫蠱之禍。這場災難十分嚴重,最後有幾萬人無辜死去。就連他自己的太子也死於這場內亂,他的身體也是大不如前。幸虧他最後清醒了過來,殺了李廣利一家,還有江充蘇文就被燒死。

晚年的他,立了鉤弋夫人的兒子為太子,然後殺掉了他的母親,以免後宮干政。他重用霍光等五人進行輔政,維持了漢王朝的長治久安。他本人更是發佈了有名的《輪臺罪己之詔》,反思了自己的一生,向天下百姓道歉,從此之後止戈消戰,70歲時駕崩。

他的一生,是成功的。當然,他的成功離不開他的父祖。正因為他的父祖給他留下了一個殷實的家底,他才有這個國力去征服西域,打擊匈奴。所以,他的成功並不是他一個人的成功,而是祖孫三代人的成功。晚年時,他也的確犯了許多錯誤,內亂也好,窮兵黷武,常年征戰也好,這一切也耗盡了漢王朝的國力。

他當了五十五年的皇帝,在他的統治下,漢王朝的疆域多了一半,人口也減少了一半,百姓生活也大不如文景時期,所以後來泰山等地也發生了起義,不過規模不大。客觀地評價一下他,我認為,他是個一個偉大的帝王。至少,在他的手上,漢王朝真正的挺立於世界之林,他給了一個民族挺立千秋的自信。

他罪在當代,卻是功在千秋。而且,劉徹並不是一個頑固之人,死不悔改的個性。他是第一個向天下人道歉,自我批評的帝王,也是唯一一個老年還能夠醒悟過來,及時回頭的帝王。臨終託孤,完成了政權的平穩交替,國家沒有因此走上秦朝的老路。所以,不管他犯了哪些錯,也無法掩蓋他的千秋功績。


哇哦你好美


既然講功績,那就就事論事,過失的一面就不討論了。

綜合來講,漢武帝的主要功績如下:

漢武帝開疆擴土方面貢獻大:多次派衛青霍去病攻擊匈奴,解除了匈奴的威脅外;開發了大西南,征服了南越;在東北設置了樂浪等四個郡,在西域設置了都護府,至此,從東北地區到西南西區,包括夜郎國等,在到漠北西域,都有漢朝軍隊的影子。

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試圖聯合月氏國等,一起攻擊匈奴,這個目的雖然沒有達到,卻無心插柳,開通了古代絲綢之路,推動了東西方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大交流。

文治方面,他設立刺史,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監督;執行推恩令,削弱諸侯實力,增加中央集權;實行鹽鐵官營,增加中央財政收入;打擊社會豪強,遏制土地兼併和社會分化;進行貨幣改革,收回地方鑄幣權,以調控物價,促進社會的穩定,等。


一家之言,歡迎探討。


孤舟釣江雪


1、漢武帝是第一位使用年號的皇帝,先是六年一個年號,後來四年一個年號。

2、漢武帝是第一位在統一的國家制定、頒佈太初曆的皇帝,以正月為歲首這一點,一直用到現在。

3、漢武帝時期寫出了我國第一部紀傳體的史書《史記》,對後世的史學產生了巨大影響。

4、漢武帝時期出現了秦統一後我國見於史籍記載的《輿地圖》,元狩四年四月丙申,“太僕臣公孫賀行御史大夫事……奏輿地圖,請所立國名。”《漢書•武帝紀》載元鼎六年秋“遣浮沮將軍公孫賀出九原”,注引臣王贊曰:“浮沮,井名,在匈奴中,去九原二千里,見漢輿地圖。”據顏師古說,臣王贊生活的時代“在晉初”。這說明漢代的輿地圖晉初臣王贊還見過。這也說明漢代已明確出現了關於國家的地域概念。這對後世自然地理研究有不可忽視的影響。

5、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對策,武帝親自策問,選拔人材做官。後世科舉之制始此。

6、漢武帝尊儒術,以儒家思想作為國家的統治思想始於此。

7、元朔五年為五經博士置弟子五十人,復其身;地方郡國可按一定條件選送一些人,可受業如弟子。經考試,能通一藝以上,可用作官吏。從國立太學生中選拔官吏始於此。

8、漢武帝在尊儒術時,又“悉延(引)百端之學”,形成了在以儒家思想為統治思想的同時,又兼用百家的格局。這點對後世也影響巨大。

9、元封二年(前109),漢武帝親臨現場督察堵塞黃河瓠子決口。自秦統一後,皇帝親臨現場治理黃河,這是第一次。

10、漢武帝時推廣耬車(土法播種機)下種,此後這一方法在中國用了兩千多年。

11、漢武帝派張騫通西域,打通了絲綢之路,促進了中、西雙方的經濟、文化交流。這在中國史上屬首次。

12、漢武帝元封六年(前105)以宗世女細君為公主嫁烏孫和親。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與西域國家和親。

13、在輪臺、渠犁屯田,並置使者、校尉。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在今中國新疆地區屯田。

14、漢武帝時用井渠法作龍首渠,後傳入今中國新疆地區,並進而入波斯等地。

15、從西域引進葡萄、苜蓿種植,從大宛引進了良種馬---天馬,西域的樂曲、魔術傳至中國,中國的鑄鐵技術、絲織品、漆器傳至大宛等地。

16、漢武帝外施仁義,實行德治;同時又重視法治,用嚴刑峻法治理國家。這在歷史上也是首次。

17、元封五年(前106),為加強對地方官吏和豪強的監察,置十三州部刺史,令六百石級別的刺史督察二千石級別的郡國守相。

18、為加強皇權,改革丞相制度,設立中朝(內朝),對後來的丞相制度演變發生了重大影響。

19、元鼎二年(前115)禁郡國鑄錢,專令國家所屬上林三官鑄錢,非三官錢不得流通,郡國以前所鑄錢皆廢銷。從此國家壟斷了鑄造錢幣的權力,對後世影響重大。

20、漢武帝通過大量移民在西北邊郡屯田,這對反擊匈奴戰爭的勝利、經營西域起了重大作用。對後世也有重大影響,曹操在《置屯田令》中曾說“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就說明了這一點。

21、漢武帝時任用官吏是多元化的。二千石以上官吏可通過任子制度使子孫當官;有錢人可通過“貲選”當官;先賢的後裔可以受照顧,如賈誼的兩個兒子就被關照當了郡守。然而,尤為突出的是武帝用人惟才是舉、不拘一格。如皇后衛子夫是從奴婢中選拔出來的。衛青、霍去病分別是從奴僕和奴產子中選拔出來的。而丞相公孫弘、御史大夫兒寬,以及嚴助、朱買臣等人都是從貧苦平民中選拔上來的;御史大夫張湯、杜周和廷尉趙禹則是從小吏中選拔出來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漢武帝任用的一些將軍是越人、匈奴人。而金日石單這樣一位匈奴的俘虜在宮中養馬的奴隸,竟然與霍光、上官桀一齊被選拔為託孤的重臣。這些情況說明漢武帝選拔人才是不受階級出身與民族差別限制的。然而,這不是說漢武帝用人沒有標準,標準還是有的,標準就是“博開藝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學”,“州郡察吏民有茂材異者,可為將相及使絕國者”。這就是說,只要願為漢朝事業奮鬥,有藝能、有才幹的人,能為將相和可以出使遙遠國度的人都可任用。一句話,用人的標準是惟才是舉。正因如此,漢武帝時人才濟濟。班固就驚歎地說:“漢之得人,於此為盛!”這種現象的出現是值得認真研究的。

22、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派大軍深入匈奴腹地進行決戰的皇帝。

23、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提出要北方遊牧民族---匈奴臣服於中原王朝的皇帝,為此又在今內蒙築受降城。武帝生前雖未達此目的,但在宣、元時期,匈奴歸服漢朝為藩臣。

24、李廣利伐大宛後,西域南道諸國多臣服於漢,漢宣帝神爵二年(前60),匈奴日逐王降漢,匈奴不敢爭西域,罷僮僕都尉。宣帝任命鄭吉為西域都護,管理西域南、北道諸國,西域諸國臣服於漢。這在中國歷史上是首次。

25、漢武帝平定南越後,首次在今海南島置儋耳郡、珠崖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