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國際油價暴跌,最終受益者會是誰?為什麼?

飛哥144718450


首先我們看一下主要國際油價暴跌對哪些國家有最直接的影響,換句話說就是主要原油出口國家。

  • 已沙特為首的OPEC國家(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委內瑞拉、阿爾及利亞、厄瓜多爾、加蓬、印度尼西亞、利比亞、尼日利亞、卡塔爾、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突尼斯)

  • 俄羅斯

  • 美國


我們再來分析一下這次油價暴跌的起因。

疫情當然是其中一個因素,由於全球疫情的發展,封城,限航導致對原油的需求大量較少,沒有需求價格自然會降低。但是這些原油出口國家對這種情況是有應對手段的,就是降低產量來應對需求減少。

但是為什麼有應對手段,原油價格還是在暴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俄羅斯、沙特和美國之間的角力。期初,沙特和俄羅斯談判討論已減產來應對疫情對油價的影響,但是俄羅斯並沒有同意沙特減產的提議,這樣油價就會一直下降。但是為什麼俄羅斯不同意呢?穩住油價不是對雙方都好嗎?原因是俄羅斯為了打垮美國的頁岩油產業日益增長的出口量和對俄羅斯石油市場的蠶食。

沙特開採每公升石油的價格在要比俄羅斯低,俄羅斯的價格又比美國頁岩油價格低。

其中美國的頁岩油要保持在30-50美金每桶時才不會賠錢。沙特開採成本最低。

所以沙特是為了他的美國老大哥來跟俄羅斯死磕。前幾日,普京和特朗普同時發聲明稱,當前的油價不符合兩國的利益,油價應聲上漲20%,從這點我們就能看出其中的利益瓜葛。俄羅斯同時要求美國的頁岩油主要已國內的內需和中南美洲出口為主才肯定結束這場石油鬧劇,但是特朗普並沒有明確的回答,所以油價漲幅也就停留在了20%-30%之間。


總結,所以綜上所述,油價暴跌不停止的話,最終最直接的收益者會是俄羅斯,打趴了美國頁岩油,搶佔了市場。沙特跟美國的聯繫太密切,美國不好過,沙特必定不好過

。如果再已長遠和間接的角度來看,俄羅斯好,美國不好,中國肯定會收益,但著也是要靠我們自身的努力,天上不會掉餡餅,你要天天躺著等著看戲,機會來了也抓不住的。


目標100


國際油價暴跌,最終的受益者無疑最大的是原油消費國。因為消費國是自己消耗使用掉了,所以越低越好。那些進口冶煉加工再出售下游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油,這樣價格經過一段時間的話,可能會有損失。比如汽油當前8元一升,經歷半個月跌成7元。而進價時的原油卻是一樣的時候,則加工冶煉再出口國則是虧損的。


信號交易高手錢哥


油價下跌對不同行業的直接影響,需要考慮上下游關係、替代關係、競爭結構等因素,造成價格傳導影響整個產業體系,最終影響消費需求。

油價下降整體利好成本不透明同時對下游有一定議價能力的企業。如化肥行業,我國生產化肥所用原料主要是煤、重油、天然氣,原料費用、能源費用佔成本比重很大;化纖以合成纖維單體(聚合物)為原料,原料價格對油價變動非常敏感;塑料製品業以基本石化產品比如聚乙烯、聚丙烯等為原料,而且原料成本佔生產成本比重很大,油價變化對其影響亦較大。

行業處在景氣向下週期的背景下,塑料(PP、PS、ABS 等)、合成橡膠等產品價格處在歷史低位,成本端的價格下降利好下游改性塑料、輪胎等行業盈利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改性塑料和輪胎作為剛性需求產品,其自身存在較為穩健的增長需求,將保持較高的景氣度。

改性塑料上游原料(如PP、PS、PC 等)未來供應偏寬鬆,利潤有望向下游加工環節轉移,且下游需求仍將穩定增長以及行業自身存在產業升級的內在動力。

輪胎行業是石油化工下游應用的另一重要領域,隨著汽車保有量的提升將帶來穩步增長的輪胎市場需求,國內輪胎企業一方面通過海外建廠規避貿易壁壘,另一方面不斷提升品牌影響力增加其在配套和零售市場的滲透率,業績有望持續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