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與年齡的關係,面對年齡與現實,你是否會選擇妥協?

Mr範Fan先森


每個人生活大約三萬多天,每天的日子過一天就少一天,同時年齡伴隨著不斷增長,面對這樣的現實,我倍加珍惜時間,我選擇堅持做自己,把握當下,好好的愛自己,好好的過好每一天,拒絕妥協於現實。



一,伴隨年齡增長,父母的催婚頻率如同指數上漲,朋友結婚生子的也越來越多

這就是現實的,但那又怎樣了呢?

我經歷過父母,朋友的提醒後,學會思考婚姻,思考今後自己要過的生活,明確了我今後生活的方向,促使我向上生長。



二,伴隨年齡增長,意識到婚姻生活沒有物質經濟基礎,就會寸步難行,事事悲哀

我的朋友在這次疫情期間離婚了,為什麼呢?朋友向我傾訴,婚後兩人彼此都在工作,每天見面的時間有限,由於這次疫情在家休息的時間長,企業倒閉,失掉工作,再加上兩人平時大手大腳的花錢,現在沒有錢去生活了,貧賤夫妻百事哀,兩人時時拌嘴吵架,一件小小的事情都能大吵起來,最後無奈,分手離婚。


三,伴隨年齡增長,不急於結婚,心態平和

一旦過了三十歲,我的心態發生變化,由急躁變得緩和,平靜的看待周圍的人和事。

四,伴隨年齡增長,審視婚姻是生活的一部分而非全部,懂得與自己和解,學會裝扮自己,更加愛自己,興趣愛好會增加

孤獨是人生的常態,一個人呱呱墜地,一個人獨自的消亡,懂得審視自己,溫柔對待自己,穿著舒適大氣,有廣泛興趣愛好。




五,伴隨年齡增長,依然相信愛情,水到渠成造就婚姻,只有適合結婚的感情,沒有適合結婚的年齡


面對年齡,現實與婚姻三者之間的關係,我依然堅持做自己,不卑不亢的,不向現實妥協,保持心底的明媚,陽光快樂的生活。


金昕姐



雨亭569


婚姻與年齡的關係,面對年齡與現實,我們是否選擇妥協呢?我可以非常明確的告訴你我的觀點——不會妥協。

我始終認為,婚姻應該建立在一定的感情基礎上,而不是妥協於世俗與年齡,在現實與年齡的逼迫下成就的婚姻,雖然不能武斷的說他們過得都不幸福,但至少有那麼一部分人生活得並不好,覺得婚姻讓他們的人生充滿了遺憾。

我可以結合我自己的婚姻經歷來談一談婚姻與年齡和現實的一些看法。

01

我出生在偏遠農村,頭上有個姐姐,姐姐從22歲開始相親,也算是屢相屢敗吧!姐姐看不上那些相親對象,在我們鄉下的男青年,大多是煤礦裡的工人,沒啥拿的出手的東西,比如學歷、職業等等。不過,說到底,人都是視覺動物,不過是“見色起意”罷了,也就是相來想去都沒有遇到一副好看的皮囊而已。

當然,那個時候我姐姐也還年輕,選擇的區間也就相對寬泛些,最後還是遇到了各方面條件都在她理想中的人選。很快,我又到了該談婚論嫁的年齡,雖然我各方面都不如我姐,但在挑對象這事上,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讓她們操碎了心。


02

我的第一個相親對象在我20歲那年,也是老家煤礦裡上班的小夥子,除了靦腆,身高和長相都不錯,我媽說你們先試著相處看看吧!

由於特殊原因,那時我在讀中專,我們是寒假裡見面的,然後他來我家玩,我也不大搭理他,臨走前,他邀請我去他家,我窩在房間裡不出去,還藉口說,我的暑假作業還沒有做完……然後,我捂在被子裡笑到肚子痛。再然後我們就沒有下文了。

後來我又陸續相過許多親,感覺他們都不是我要找的那個人,我媽和姐整天在我耳邊嘮叨,村裡的媒婆都不待見我了,我也累了,心想,我找個自己喜歡的人有錯嗎?


03

23歲那年,我只身來到了城市,開始找工作上班,養活自己,我想,即使沒有人可以依靠,我也可以活得很好的。

到了上班的地方,那些熱心的同事們也張羅著給我介紹對象,還有我的房東阿姨也不消停,礙於情面,我也只好去應付著……總之,在成都的那幾年遇見過很多男人,卻始終沒有邂逅過愛情。有時候我也會懷疑,懷疑自己的固執和堅持,懷疑這個世界上不會有我要的那個人……

那個時候,我已經25了,老家的同齡人都生了兩個孩子了,可我還是冥頑不靈,這時我媽幾乎都要放棄我了,我仍舊故作堅強樂觀的生活工作著,一邊耐心的等著。我始終記得安妮寶貝說過的一句話:上帝偏愛任性的孩子。

終於,在我26歲的時候,他出現了,那個滿眼都是我的男人。他滿足了我長久以來對另一半的所有幻想,比如身高、學歷、外貌,而且人品也特別的好,突然感覺自己如獲至寶,無比的滿足和驕傲。


結語:

都說,欣賞一個人,始於顏值,敬於才華,合於性格,久於善良,終於人品。我覺得面對婚姻,同樣如此,雖然不能面面俱到,但總得在這裡面挑幾樣吧!千萬別把年齡和現實擺在了最前面,前提是在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基礎上,性格和人品才是婚姻生活的長久之道,因現實問題而妥協的婚姻,或許在婚後將會有更多潛在的妥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