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狀元出爐,總分725:優秀孩子背後,都是父母的奮力託舉

-1-


这两天,高考成绩陆续出来。


一个很可爱的女孩,一跃成为家长朋友圈的明星人物。


她叫唐楚玥,高中就读于湖北最顶尖的中学——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在不久前放榜的2020年高考中,以725分的优秀成绩摘得了湖北理科“状元”。其中,语文146分,理科数学149分,英语143分,理科综合287分。


2020高考状元出炉,总分725:优秀孩子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


尤其是她语文成绩逆天拿到了146分,比去年广西状元杨晨煜更高6分,成为十年难得一遇的语文高分状元。


2020高考状元出炉,总分725:优秀孩子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


网友纷纷感叹:语文只扣4分,估计给我正确答案我都达不到这么高的分吧!调侃中都是钦佩。


唐楚钥的父亲唐强说,孩子之所以取得佳绩,与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大关系,一定要从娃娃抓起,另外也要从小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爱好。


2020高考状元出炉,总分725:优秀孩子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


正如唐爸爸所说:根本不存在天才,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寻的因果。


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今年在家复习期间,唐楚玥严格执行学校的教学和作息安排,一有问题就会问各科老师,没有丝毫的松懈,并注重保持劳逸结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唐楚玥并非只会学习的“书呆子”,还是个课外活动的积极分子,学校歌咏比赛、课本剧大赛、运动会等活动,都能见到她的身影。


2020高考状元出炉,总分725:优秀孩子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


如此优秀的孩子,真如同上天送给父母的礼物。


但只有唐楚钥的爸妈才知道,为了精心培养女儿,他们十几年如一日的身体力行、用自己的眼界和格局去有意识的引导。


-2-


因《诗词大会》上的亮眼表现而被大家认识的上海女孩武亦姝,去年,以理科总分613分的成绩(上海高考满分660)位列上海考生第65名,被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录取,即将入驻九字班


消息爆出,包括我在内的群众也是有点吃惊。


这姑娘真是人如其名,动静皆宜,文理双修啊。


果然,优秀是一种性格,有这种属性的孩子做什么都会出类拔萃。


2020高考状元出炉,总分725:优秀孩子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

我对诗词大会并不感冒,一个经过设计的综艺节目而已,也不必苛求原创性、思想性。但我很喜欢武亦姝流露出的沉稳、得体。


武亦姝选择的新雅书院,从定位上看,与全面发展的她相当般配。


新雅书院是2014年清华为探索本科教育改革而特设的文理学院,宗旨是“古今贯通、中西融汇、文理渗透”。


说白了就是仿效以耶鲁为首的美国高校所提倡的博雅教育、通识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提倡学生从狭窄的职业化学习体系中解放出来,在科学、人文等多个领域进行交叉选修。


至此,应试教育下的孩子沦为“考试机器”、落得“高分低能”的历史也是彻底翻篇了。


2020高考状元出炉,总分725:优秀孩子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

武亦姝表示:“清华大学严谨求实的学风一直以来都吸引着我。无论是追逐人生理想,还是过好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严谨求实、行胜于言,从来都是最重要的品质,也是我希望自己能够一生践行的准则。”


其实,武同学在高二时就应邀参加了清华夏令营,并被清华大学“全国领军人才选拔计划”相中,允诺“高考只要达到一本线即录取”的最高优惠。


据说,全上海获得这个特招名额的学生只有2个


眼下,武亦姝的成绩突破清华录取线,不用优惠也足够资格进入清华,真是名副其实的学霸。


2020高考状元出炉,总分725:优秀孩子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

谁不喜欢这种品格端正、柔中带刚、才气与英气并存的女孩子啊。


《诗词大会》火了之后,武亦姝拒绝了所有的媒体采访和节目邀约,在学校安心读书。


武同学家中开有国学书院,父母也没有拿孩子来炒作。


能够抵御住一夜爆红的诱惑,在被自主录取后也没有懈怠,如果不是拥有坚定的意志,是做不到这些的。


这种不屈不挠地自我实现的动力,归功于武亦姝的家庭教育。


真实的生活没有剧本,只有拼尽全力,用心浇灌,做好该做的,等着时间发芽,等着开花结果。


为了培养武亦姝的文学天赋,武爸爸4:30关手机陪武亦姝。


优秀孩子的家庭教育都相似,而失败的教育家庭各有各的问题。


有人说,没有这一路父母的披荆斩棘,就没有这么顺理成章的“运气”。


是呀,好运气,都是父母从小种下的。


-3-

教育的诀窍


一位做教育咨询师的朋友,她的儿子毕业于哈佛法学院,女儿是整形外科的住院医生。


作为80年代怀揣400块钱来到加拿大的一代移民,她并没有什么社会资源以及充足金钱来狠砸孩子的教育。


不仅如此,这位朋友对我说,孩子小时候做过智商测验,分数仅处在普通人的区间。


上学后,也未能被华人青睐的“gift”班(天才班)录取。


但最终,他儿子以全国IB分数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哈佛,并且拿到了最大份额的奖学金。


朋友说,教育的诀窍很简单,那就是:


1、大量的阅读


一个图书证每次最多可借99本书,她家每周都会借满99本给孩子阅读。


大量的阅读带动了孩子的写作。


事实上,孩子的申请文书写得真诚、动人,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特质,在海量自荐信中令人眼前一亮。


2、参加团队运动


朋友的儿子高中时是冰球校队队长,游泳成绩达到中国一级运动员标准。


运动培养吃苦耐劳能力和锲而不舍精神。


团队运动还锻炼了孩子的协作力和领导力。


这两点都是西方教育非常看重的特质。


2020高考状元出炉,总分725:优秀孩子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


以上两点都是技术性的,最重要的是,朋友两口子反复告诉我的:


我们家每说一句话都是很小心的,从来都是使用正向的语言鼓励孩子。你为孩子贴上什么样的标签,他就一定会去印证这个标签。你说他糟糕,他就会糟糕给你看,你说他优秀,他就会优秀给你看。


此外,孩子从小到大都是爸爸陪着写作业。


孩子高中时学习大学数学,爸爸在一边也把题拿来做


女儿中学时一度跟不上物理课进度,也是在爸爸的带动帮助下赶了上来。


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指责、没有训斥,只有长久的陪伴。


临走,朋友又再次对我说:


你要有信心,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一定会有Pay Back(回报)的。


其实陪伴孩子的过程,何尝不是挖掘一个更优秀的自己的过程。


真正的陪伴,是和孩子一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