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改革建設--福建篇

关键词:世界第二大港 ‘三都澳’;闽赣运河;东南方向的国家中心城市;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逐步走向都市圈时代,福建非常有必要组建两个特大型城市,即厦门和福州。(即全国分为60个特大型城市/一级行政区,详见‘全国篇’)。

厦门以厦漳泉合并的主城区为都市圈核心,下辖龙岩。

福州以福、宁合并的主城区为都市圈核心,下辖南平、三明和莆田。

行政区划改革建设--福建篇

由于福建省总人口只有3973万人,发展两个特大型城市/都市圈,人口略显偏少。但只要经济能快速发展,移民必大量增加。届时海峡两岸的福州、厦门和台北三个一线城市互为犄角,此区域必可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最为重要的城市群之一。

在这三个一线城市里,应设一座‘国家中心城市’。中国的国家中心城市,未来也应是世界的一线城市;而国中之外的特大型城市,可能只是国家的一线城市。国中肯定不会多设,但作为整个东南地区、海峡两岸,是完全可以设立一个的。

其实我们从已设立的国中之方位来看,如果除开首都 北京,国家意图已非常明显,即内核四个、外核四个,外核即东/南/西/北 之上海/广州/成都/天津。但是相对边远一点的东北/西北/西南肯定也是要加大发展力度,从而扩大影响、争取更多活动空间的。所以延展开,加再上东南,就可再补充四个边核,从而凑齐 ‘十三太保’(参考‘国家篇’)。↓

行政区划改革建设--福建篇

除北京外,应设12个国家中心城市

东北和西北设立哪个城市,大家平时讨论较多。东北应为沈阳,最主要的原因是与朝鲜半岛的三大城市处在一条直线上,能最大程度的影响东北亚,未来发展高铁、潜力最大。西北应是乌鲁木齐,以影响中亚。西南没得选,只能是昆明,以辐射东南亚。而东南地区、海峡两岸这三大城市其实都有一定的资格去争取,但最佳选择还是应该为 福州。

虽然福州现在GDP比泉州略少,但这毕竟只是一时之长短,但是福州有三个非常巨大的地理优势,是泉州/厦门和台北都比不上的。如下:

一、有世界级的天然优良最深港口:三都澳港

良港三都举世无,水深湾阔似天湖。“谁控制这个港湾,谁就可以控制整个西太平洋。”

行政区划改革建设--福建篇

三都澳港区属中亚热带气候,口小腹大地震少,水深浪平投资省。10米以上深水域有173平方公里,是宁波北仑港的26倍,是荷兰鹿特丹港的8倍,可建数十个 30万吨级泊位,在任何潮位上都可随时航行和停泊50万吨巨轮!单一港口就可形成年吞吐量超3亿吨及1300万标箱的能力。

行政区划改革建设--福建篇

三都澳港在深水岸线、深度水域均为世界第一位

如果将三都澳港发展成类似新加坡的水转水中转自贸港,则海峡两岸的经济都可得到极大受益。如配合规划中的闽赣运河,则中华腹地尽可来去,并节约从南中国海方向到武汉的航运距离510公里。只因两岸局势,该港却长期得不到大发展,可惜之至!

行政区划改革建设--福建篇

三都澳港没能大发展还有一个原因,即港口周边缺少可供开发的平地。但在现时技术下,这其实已不成问题,无非是钱而已。

如号称中国最大的填海工程 ‘温州殴飞工程’,计划新增土地320平方公里,其每亩成本20.55万、总投资接近1000亿。三都澳海域虽水深一些,如造价以倍计,用2000~3000亿填海、可得312平方公里港口用地,足以打造一个世界级大港。如再加上溪南半岛和东冲半岛的削山取土、从而得到的平整土地,面积应该比这还宽。

二、未来的赣闽运河

闽江多年全年径流量 561亿立方米,完全可以调水200亿立方米到赣江,特别是在鄱阳湖‘大草原’的干旱季节。

欲建运河并调水、须修造一个超大容量、能调节多年径流量的大坝。可于闽侯县西北3公里的大峡谷处,建造230米高的特大型水库。

行政区划改革建设--福建篇

大坝下游海拔6米,用束水冲砂、形成深水航道

运河地址可从 光泽县/止马镇,到江西的黎川县/厚村乡。沿途海拔最高370米,280米以上路段仅7公里,可露天开挖、节约成本。其它地段则可采用先建小坝、再用爆炸和束水冲砂方式操作。

运河全长40公里,设高程230米、深15米,能通五万吨级轮船。再经抚河、转赣江,直达中部腹地的武汉和重庆等多个特大/超大城市(参见‘江西篇’、‘荆州篇’)。

诚然,如果把闽江打造成通行万吨轮船的黄金水道,则现有 闽赣铁路等相关道路肯定需要大幅修改;同时三明市和南平市的大部分市区和县城,都会被淹没!损失不可谓不大。故此运河的修建,只能循序渐进,先冻结长期基建投入、只做日常维修保养,即用50~100年的时间缓冲。当所有固定资产基本都已损耗完,损失自然已减至可忽略的程度。

同时在福州主城区,也要进行相应区域规划,划出专门区域、移交给要淹没的市县,分50~100年来安置人员和机构。用这种行政 ‘飞地’ ,以保证组织能够正常运转。

其实那些被淹没的山区县市,本身就属于财政亏损、需要补贴的地区,只有福州/泉州/厦门这些二线城市(市区人口达到200万),才有财政盈余。小编在 ‘安徽篇’ 亦有阐述此理。

将需要补贴的山区县市人口、逐步转化为能够产生盈余的人口时,财政压力将大减、民生福利则日增。参考下图。↓

行政区划改革建设--福建篇

二八法则,赚钱的永远是少数

山区的县市,未来必将成为收缩型城市。如果能够有大型水库可开发,搞旅游、做疗养,走小而精的线路,反倒容易盈利。

三、福州更便于用高铁连接省会城市,如南昌和台北。

行政区划改革建设--福建篇

福州在2019年的GDP 为 9392亿元,比一般新一线城市都不如。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两岸问题,无法全力发展经济。否则对标南边国中广州和东边国中上海,就算低一个档次,GDP也能达到1.5万亿以上。故两岸对恃,仅福州市一年的损失都是5千亿以上!须尽快解决,时不我待。

其它建议:

1.在行政区划上,以中央名义,将马祖列岛(现为台湾代管)划给福州市,然后连接东犬岛、将黄岐湾围堰,填海造地1350平方公里。再与三都澳填海之地和现有之地一起,足以支撑一个特大型城市的建设。

填海的石料取自周边低矮的石丘;泥土则为鄱阳湖吸砂后的淤泥,用万吨轮船运来,还以改善鄱阳湖的淤积问题。同样,将大小金门岛划给厦门市,共同打造环厦门湾经济圈。

行政区划改革建设--福建篇

2.填海的经费,向台湾同胞、特别是台湾的现役军人集资。按小面积出售,尽量让更多的台湾同胞购买。以福州和厦门主城区的商品楼抵集资款,看还有多少人愿意开炮去炸自已的房子?!

欢迎关洼,查看其它篇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